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改以來,一直都面臨教學時間嚴重不夠的問題,由于教材涉及知識面廣, 零散的小知識點較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既引導學習重點難點,又兼顧一些細節(jié)零散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在課堂中無從解決,因此本人通過制作釋疑型微課程將原課程按照學生學習規(guī)律,分解成為一系列具有目標、任務、方法、資源作業(yè)、互動反思,讓學生自學完成。以下是解決學生疑點的教學案例:
案例:什么是感覺媒體?
1 教學目標:認識感覺媒體
2 學生知識背景
學過多媒體,在學習媒體時,沒有涉及感覺媒體的知識,但考試要求里有。學生已經了解文字、聲音、動畫、圖片、視頻等都是多媒體的內容,知道媒體的載體。
3 微課程活動安排(見表3)
過程內容媒體類型時間
登錄微課程服務器(192.168.40.254)什么是感覺媒體視頻課前5分鐘
觀看什么是感覺媒體.pp尼加拉瓜大瀑布(圖)
汽車急剎車(聲音)
學校社團通知(文) Jpg、wav、word1’
由具體感覺媒體事例歸納定義能讓人感覺器官感受到的媒體都是感覺媒體。2’
作業(yè)以下哪些不是感覺媒體?
流媒體
光盤
文字、聲音、動畫、視頻1’
表3
此案例非常短小,以具體的感覺媒體呈現給學生,容易接受。通過鞏固練習,解決了概念不清的問題。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有多種學習類型,在諸多學習類型中,操作性學習內容使用微課程的頻率較高。對于操作步驟多,相關細節(jié)多,學生不易記住,難于順利完成的操作學習,常常會使用管仲多媒體網絡管理系統(tǒng)中的屏幕錄制功能,將操作步驟錄制下來,以窗口的方式屏幕回放,輔助學生完成操作。微課程對于解決零散知識點和操作點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