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育的作用下,中學生的思維由寫真人真事的再現(xiàn)性的形象思維向具有文學性的創(chuàng)造性形象思維發(fā)展,由初級的形象邏輯思維向高級的辯證邏輯思維發(fā)展。這兩者的發(fā)展是隨著從記敘文、說明文向文學作品、議論文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
[關鍵詞]語文 思維 教育
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思維,這是未來社會向學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當今教育發(fā)展的潮流。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思維教育正在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語文作為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應該主動地適應時代的這種新要求。
一、在語文教學中為什么要實施思維教育
首先,應該全面理解語文學科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要理解語文學科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首先應該考慮構成一個語文綜合素質所包含的基本方面。一個人語文的綜合素質是由其語言的素質、思維的素質和人文的素質這三方面基本的素質構成。我們知道,在大腦思考的時候,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彼此交流思想的時候,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首先應該抓好語言素質的教育,讓學生掌握語言這個工具。但語言總和思維密切聯(lián)系著,二者的關系如同形式和內(nèi)容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沒有語言,思維就會失去憑借,思想也就沒有物質的載體;然而沒有思維,思想就無從產(chǎn)生,也就不可能有彼此的交際。語言和思維的這種密切關系又決定了語言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的密切相關。要想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必須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又必須重視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素質和語言素質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語文學科既是一門語言學科,又是一門思維學科。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應該是語言的素質、思維的素質和人文的素質教育的統(tǒng)一。
其次,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更強調對學生的思維教育。因為語文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特殊的思想教育的功能。教學生學習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思維和思維表達是語文學科特有的功能。 從思維科學的探究可看出,人的思維可有不同的參照,比如音樂家需要參照旋律來思考,美術家需要參照色彩和線條來思考,但無論怎樣,人類主要是參照語言來進行思考的。中小學設立語文學科,就是要學生掌握語言,學會用語言來進行思維,并把思維的接果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學生掌握了語言這個工具,學會了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思維,并以語言為工具表達思維結果的本領,才能學好其他學科,因此我們說語文學科是基礎的基礎,叫學生學會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思維,發(fā)展學生參照語言思維的能力,是語文學科特有的任務。
語言學科的特殊功能,又表現(xiàn)為它有比其他學科進行思維教育更有利的條件。首先,語言學科反映了人類思維最基本的形態(tài)。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傳承人類的思維與智慧,可以說是中小學各學科共同的責任,而且語文學科涵蓋了人類思維最基本的形態(tài)。這些人類思維最基本的形態(tài)(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以及分析思維、知覺思維、再現(xiàn)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語文學科中的反映是最全面的。其次,語文學科反映了中外最優(yōu)秀的思維經(jīng)驗。教科書中所選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僅是語言的典范,而且是思維的典范。這些作品反射著人類智慧的光芒,“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學生學習語文,就好象在這座人類智慧的百花園中盡情享受著智慧的沐浴。因此,語文學科在思維教育方面比其他學科有著更有利的條件,也承擔著更重要的任務。
二、語文教學中實施思維教育的方法
第一,要做到思維訓練與語言訓練的有機結合,并把這種訓練放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語文的思維是憑借語言為工具的思維,思維的內(nèi)容有必須憑借語言這工具來表達,所以思維的訓練應和語言的訓練相結合。它們結合的方式就是聽說讀寫,同時聽說讀寫又是語言與思維訓練的憑借,即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達到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的有機結合。所以我們要善于把聽說讀寫的過程作為語言和思維相結合訓練的過程,又善于通過語言和思維的結合性訓練去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第二,要把握思維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我們應該把握基本的途徑和方法,來進行思維的科學培養(yǎng)和有效的訓練。比如觀察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通過對圖畫的觀察來培養(yǎng),二是通過對人和事物的觀察來培養(yǎng),三是通過對實物的觀察來培養(yǎng),四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來培養(yǎng)。只有把握了這些思維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的方法,思維教育的任務才能落到實處。
第三,要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同時結合文體的聯(lián)系來安排思維訓練的順序。在語文教育的作用下,中學生的思維由寫真人真事的再現(xiàn)性的形象思維向具有文學性的創(chuàng)造性形象思維發(fā)展,由初級的形象邏輯思維向高級的辯證邏輯思維發(fā)展。這兩者的發(fā)展是隨著從記敘文、說明文向文學作品、議論文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因此,我們要根據(jù)這個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好思維訓練的順序,即“對觀察對象的分析綜合→對形象材料的分析綜合→對理性材料的分析綜合”三級訓練的順序來進行,這樣一來,學生由直觀到形象再到理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抓住矛盾與問題,抓住解決矛盾與問題的過程,展示作者寫作活動中特有的思維過程,理清正確解決矛盾與問題的基本思維過程,使學生漸漸地掌握它,從而提高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