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價值觀引導個人行為,是人格的核心,價值觀正確與否對高中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高中生正處于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和需要完善的關(guān)鍵時期,因此這一階段也成為對其進行價值觀教育從而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接班人的重要時期。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導致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更多地注重了知識的積累,而忽視對價值觀的教育,影響高中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以來,價值觀目標被寫進了課程標準,價值觀教育日益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把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課全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
關(guān)鍵詞:價值觀教育;教學誤區(qū);學習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得到考試的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提高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價值觀。高中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有待成熟和完善,正確引導和教育他們,關(guān)系到祖國和民族的未來,結(jié)合思想政治課的專業(yè)知識,對高中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它體現(xiàn)人們關(guān)于什么是價值、如何判斷價值的根本觀點,體現(xiàn)個人對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態(tài)度和看法,也是人們行為各異的原因。價值觀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對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有解釋、預測和指導的作用,可以說,一個人不能失去價值觀的引導。
價值觀教育是對受教育者的價值理論教育,價值觀念培養(yǎng)、價值心理引導和價值活動調(diào)控。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價值觀教育,就是要求每位思想政治教師,以課堂為載體,以該學科專業(yè)知識的教學為手段,對學生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與培養(yǎng)。也就是說,高中思想政治課不僅要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通過“教書”來實現(xiàn)“育人”的目的。
中學生由初中進入高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自我意識不斷發(fā)展,價值觀開始逐漸形成,開始具有判斷善惡、美丑、利弊和是非的系統(tǒng)觀念,這些觀念形成后會對高中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人生道路產(chǎn)生重要影響。由于當前社會存在著多元文化的碰撞,高中生價值觀形成的文化背景日益復雜,在面臨東西方文化、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在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等沖突的時候,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高中生們在選擇認同哪種價值目標的時候,一定會產(chǎn)生很多困惑,如果不能正確地教育和引導,他們很有可能會“誤入歧途”。因此把握高中生價值觀的形成、對其進行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政治方向成為思想政治課的重要目標。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我們往往更加重視知識和能力目標的實現(xiàn),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以后,我們應該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重新審視和定位,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要將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貫穿其中,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可以具備學會學習的能力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出發(fā),力求避免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誤區(qū),促進價值觀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
一、價值觀教育和知識教育應該相伴而行、相輔相成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時,將蘊含其中的價值觀自然地傳遞出來,就是價值觀教育。通過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教師要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教育,在進行書本知識教育的同時,教師也要挖掘蘊含在其中的價值觀目標,使價值觀的教育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例如在講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時,在講授理論和概念的同時,可以加入科學家錢學森歷經(jīng)艱難回到祖國懷抱、為祖國的科學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傳授基礎(chǔ)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受到科學家愛國精神的激發(fā),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國意識。教師要改變過去知識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相脫節(jié)的模式,讓價值目標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自然地實現(xiàn),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教法,讓學生融入教學中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扮演著課堂的主角,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學生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中學生進入高中,自我意識增強,思維活躍,為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進來,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學生的互動。例如教學中可以采用討論、演講、角色模擬、案例分析、游戲等多種方式,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同時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也應及時捕捉學生價值觀層面的閃光點和困惑處,給予合理的點評和引導。
三、提升教師個人魅力,用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通過恰當?shù)姆椒▊魇诮o學生,更重要的是,還要用自身的良好品質(zhì)修養(yǎng)去引導學生,扮演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調(diào)查研究也表明,教師的個人魅力、價值觀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且深刻的影響。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堅持用“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準則來要求自己,不斷提升個人魅力,形成健康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而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感染學生,這樣高中思想政治課才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四、立足實際,尊重學生需求和價值選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價值觀是在需求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高中生的價值觀隨著他們自身的需求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而不是通過教育手段強加于學生身上。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講的價值觀問題有興趣,認為符合個人心理的需求,自然會很主動地接受知識、積極互動和思考。因此我們要結(jié)合學生的不同需求來進行教學設(shè)計。同時,我們還要針對學生的個體特點,尊重學生的差異,在保證思想政治課教學向他們傳遞正確價值觀的同時,也尊重學生合理的價值選擇。
高中生處于人格形成和完善的關(guān)鍵時期,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同時提升自身修養(yǎng),將價值觀教育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享受更加有意義和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威娜,胡新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14.
[2]鐘添生.西方價值觀教育模式對我國當前價值觀教育實踐的啟示[J].網(wǎng)絡財富,2008.
[3]趙小春.中學政治課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誤區(qū)探析[J].才智,2014.
[4]楊維風.略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
[5]姜彥飛,劉憲宗.基于價值觀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析[J].教師,2011.
[6]許惠英.論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J].思想政治教學,2008(2).
作者簡介:李芳,女,出生于1989,04,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