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堂創(chuàng)新的深入化和擴大化,人們對于高素質人才也越來越重視。對于初中的化學學習來講,打好基礎是關鍵,所以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基礎是現階段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教學實踐;激勵教育;趣味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它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行領悟來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更科學地塑造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能力?,F在的初中化學教學有許多弊端,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進行自我認識,不斷淘汰落后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1.對實驗在化學教學的應用缺乏重視
許多的教師的課堂依舊是“一本教科書幾根粉筆”的上課模式,教師的重點始終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成績上,單一的知識教授讓課堂缺乏活力。在進行實驗的途中也只是加以演示讓學生大體了解,而不會讓學生參與其中,減少了實驗本身的趣味,慢慢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氛圍不濃厚
教師的授課通常都是對重點知識的講解以及對考試高頻出現題型的剖析,缺少了創(chuàng)新因素的參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消退,減少了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氛圍不濃厚,遺忘了以學生為本的中心,對實踐中遇到的生成性問題、后記問題忽視使知識的教授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以及知識結構系統(tǒng)的優(yōu)化。
二、化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
1.構建系統(tǒng)有層次的知識結構
學生在學習中往往不能將各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例如化學式的書寫就要與實驗反應、實驗的條件相聯(lián)系,沉淀、氣體符號的標注又與生成物的狀態(tài)有關。知識系統(tǒng)的構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有利于學生在對知識全面了解的情況下,進行主次分明的自主學習。各個部分的知識結構相結合,構成更大的知識框架,使化學的各個方面建立起聯(lián)系,在進一步的學習的同時又能對其他的部分進行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習更為扎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結構的解析,學生在不斷的吸收中慢慢學會知識框架的構造方式,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
不少同學總是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講的狀態(tài),即使是認真聽講,也只會堅持住半節(jié)課的時間,這就從本質上對教師的課堂創(chuàng)新提出了要求——要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不斷的改進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瘜W實驗是學生學習好化學的重要途徑,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已有條件和資源進行實驗,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又能加深學生對反應現象、反應條件以及生成物的印象。例如:當做“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時,一方面用“棉花、蠟燭、木炭”等幾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物質的燃燒代替大家較不熟悉的“白磷”的燃燒,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意識大大增強。另一方面,本來學生對“棉花、蠟燭、木炭”等平時已很熟悉物質的燃燒不感興趣,但當教師告訴他們這里蘊涵著重要科學知識時,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進行探究的意識也會大大增強。教師還要注意對實驗過程中生成性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實驗的目的、原理。
3.注意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許多化學實驗的原理在現實生活中都能得到應用,對于常見的現象,學生常常缺少思考和問為什么的意識,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以及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在課堂中多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發(fā)問。例如,老師在問及氧化鈣與水會有什么反應,反應生成物是什么的時候了,一些學生會翻書,這時老師就要適時地提及一些生活現象。生石灰與水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來提醒學生在生活中的延伸思考,提高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識。
4.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任老師,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持續(xù)動力。初中生尚處于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這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階段,教師要著重對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進行把握。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適當地插入一些有趣的小標志、有趣的短片和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有效的引導。在背誦元素周期表時,教師可以教學生用“唱”的方式進行記憶,將自己喜歡的歌的歌詞換成元素周期表的內容,讓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趣味,在這一方法的啟發(fā)下,學生可能會有更多創(chuàng)新的方式。
初中化學作為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于奠定學生化學學習的基礎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與生物、物理等理科學科構成自然科學的基礎。從微觀來講,化學還可以使生活的廢物進行充分利用,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提高了物質材料的利用率,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參考文獻:
宋文燁.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上, 2011(10).
作者簡介:張富剛,男,出生于1968年4月,學歷:本科,新疆博樂市小營盤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學及課堂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