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強調(diào),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精神的飽和、樂觀愉快的語調(diào),在培養(yǎng)學生牢固持久的學習愿望和取得越來越好的成績,及興趣培養(yǎng)方面都具有極大的意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寓言故事,幼兒興趣倍增,便有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尤其在活動中遇到一些難以解釋的道理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寓言故事來進行詮釋。
關鍵詞:寓言故事;有效教學;寓意
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相當盛行。中國民間寓言極為豐富,各族人民創(chuàng)作的寓言,多以動物為主人公,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系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諷喻的目的。反映了勞動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寓言故事到底能為我們的教學帶來哪些好處呢?
一、掩耳盜鈴——給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間
“自主”是一個人主體意識的體現(xiàn),是一種精神、品質(zhì)。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在任何時間、任何活動中都潛在于幼兒內(nèi)部,自主性的培養(yǎng)其實就是這一潛在動力的激發(fā),當這種潛在動力得到長久、持續(xù)地作用時,自主性才真正成為一種品質(zhì)。《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教師的態(tài)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笨梢?,營造自由、平等的氛圍不僅僅是指對周圍環(huán)境、對組織形式而言,更不容忽視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由自主寬松愉悅的心理環(huán)境。因此,我們老師不妨做掩耳盜鈴的主角,假裝沒看到,沒聽到,自欺欺人一下。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不應該把每個活動作為一項任務機械化地強加給幼兒,更多則是應該體現(xiàn)幼兒的快樂生活,在組織時盡量考慮人性化。幼兒需要每天有機會去奔跑、行走、攀爬、跳躍,他們需要機會發(fā)泄精力,滿足自己的運動需求。這個需求往往是在沒有限定時間和空間的自由游戲中表達出來的。因此,在幼兒園里老師應提供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感知。以就餐為例,我們尊重幼兒的合理選擇。誰先拿到誰就可以自己先吃,隨時可以添加,有的幼兒面對不是很喜歡吃的小菜,允許少吃一點,允許孩子們倒掉一些飯菜,我們老師可以裝作什么也沒看見,在合理范圍內(nèi)尊重孩子們的自主選擇。老師偶爾的一次掩耳盜鈴,給孩子們的一日活動帶來了無窮快樂。
二、愚公移山——以點滴的愛融化孩子的心
在一本名為《改變我吧》的書中,記錄著經(jīng)常受到大人們責罵的調(diào)皮兒童們的希望和煩惱。他們渴望得到大家的愛,不希望常常受到父母或教師的責罵。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對于調(diào)皮兒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責罵,憑借自己的“威嚴”管理孩子。
我常聽同事們抱怨:“我們班那個調(diào)皮鬼,天天都挨批評,可他就是改不了?!蔽乙宦牭竭@種話,就想到常常批評而沒有效果,也許他們每天都是用同樣的“臺詞”在批評孩子,沒有效果也就理所當然了。有關研究表明,一直持續(xù)一種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不敏感,到后來也就感覺不出那是一種刺激了。調(diào)皮兒童本身就經(jīng)常受到教師的批評,如果教師每次批評的話都一成不變,他們就會當作耳旁風;教師批評的話換成另一種說法,或許能給他們一點新鮮的刺激,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比如,有些調(diào)皮兒童,他們喜歡搗亂,活動時常打打鬧鬧,這往往是由于我們對他們付出的愛及關注不夠,他們中有的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老師的關注,獲得老師的愛。因此,對于調(diào)皮兒童,教師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多種形式,向他們表示我們的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還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通過長時間的感情交流,心靈感化,相信愚公移山式的精神一定能打動每個孩子的心。
三、草船借箭——借助他人的先進經(jīng)驗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以適應未來社會是目前廣大家長的共同愿望。但是,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成長和發(fā)展,加快教師師資培訓和建設的步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培養(yǎng)出一支敬業(yè)奉獻、樂于思考、善于學習、勤于工作的教師隊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付出相當多的努力。為此,我們在多方調(diào)查的基礎上,捕獲園內(nèi)外信息,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不斷獲取新的教育信息。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培訓,老師們有了更多的啟發(fā)和提高,對教學活動和班級管理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jīng)驗,為各個活動的有效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們通過分組討論、集中交流等方式,注重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不斷將自己的理性思考都形成文字。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聘請專家前來講座,開闊老師的視野,理清教師的思路,使得老師們在各個活動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都能輕裝上陣,把每一個活動都開展得豐富多彩,讓每一個幼兒都不亦樂乎。
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也不時地演繹著寓言故事,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定會讓我們有更多的啟發(fā),通過這些寓意,我們老師一定能組織好每一個活動,讓我們的教學活動真正發(fā)揮實效,成為名副其實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羅陽.寓言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狀況及策略.文學教育:上,2013(1).
作者簡介:吳霞,女,出生于1975年10月,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就職于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