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寫生作品最大的特點是表現(xiàn)方式率真而生動,并保持著客觀對象鮮活而感人的個性特征。寫生是藝術家直接與客觀對象接觸,能深刻體會到對象的情與景,從而煥發(fā)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
——《美術與人的發(fā)展》
明代畫家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立成鄄鄂,隨于寫生,皆為山水傳神矣?!笨梢妼懮诿佬g創(chuàng)作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美術基礎訓練要寫生,美術創(chuàng)作更要寫生,只有這樣才能縱情揮灑,自由描繪心中的所想、所感,才能使美術創(chuàng)作作品綻放出奇異的光彩。
——《中國畫史》
【發(fā)生背景】
巨大的困惑
2013年1月,我將要代表湯溪鎮(zhèn)中心小學美術組到厚大完小下鄉(xiāng)支教一節(jié)美術課。為了了解那邊的孩子和教學學習情況,我提早一天來到厚大小學,詢問了三、四年級的美術教學情況。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里的孩子除了幾只水彩筆和白紙就沒有其他任何美術材料,沒有專職美術教師,美術課基本上都是照著老師或書本畫畫……我指著書本上的范畫問他們,這是什么畫?用什么工具畫的?回應我的是一雙雙“眨巴眨巴”的大眼睛。之前我只知道山里完小的孩子美術感覺要稍弱一些,但現(xiàn)在才明白,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怎么辦?”一個大大地困惑放在我的面前。明天就要上課,鎮(zhèn)小和完小的老師領導都來聽課,我之前安排的手工課材料多,難度大,看來是要放棄另尋出路了。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案例描述】
山重水復巧設疑
經(jīng)過一晚上的思考和準備,我決定給“一張白紙”似的孩子們上節(jié)寫生課——《手的寫生》。當我把課題告訴我的同事時,他們對我的課堂表示擔心:第一次就評寫生是不是太難了?孩子們能完成創(chuàng)作嗎?面對著“危機四伏”又“變化無?!钡男抡n堂和一群“不知底細”的孩子,帶著同事們的疑慮和從沒有過的彷徨我就這樣“糊涂”地進入了課堂。
課題:《手的寫生》
執(zhí)教年級:四年級
課堂實錄:我?guī)е终Z操進入課堂,“同學們好,很高興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學習,分享快樂!”我一邊說一邊做,孩子們也跟著做了起來。
師:“我們的手不僅能說話、交流,還能創(chuàng)造出許多賞心悅目的藝術作品來呢!”
孩子們齊刷刷地看向電視我提前準備了十多幅中外名作,大多以寫生創(chuàng)作為主,每當播放一張圖片,孩子們就“哇哇哇”地驚呼起來,他們的臉上滿滿的寫著:怎么可能!
如下圖:
(德)丟勒 《祈禱之手》 羅中立 《父親》中手的截圖
【設計意圖:美術需要大量的視覺圖片來對欣賞學習者產(chǎn)生共鳴,在美術課上圖片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圖片起著“一圖抵千言”的巨大作用。欣賞作品,有利于提高學生審美水平,開拓藝術眼界?!?/p>
師:欣賞了大師的作品,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畫得真像!
生2:像真的一樣!
……
由于受到客觀事物的所謂的“標準化”錯誤的評判標準的影響,孩子們對欣賞過的作品唯一的印象就是像,沒有更多的美術語言(結構、色彩等)來表達了。這對于藝術而言,是可悲的。
師:你肯定特別崇拜大師吧!想不想也和大師一樣的創(chuàng)作?挑戰(zhàn)一下大師?
生:想?。ㄠ诹恋幕卮穑?/p>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看來這“龍?zhí)痘⒀ā笔且尯⒆觽兒煤藐J一闖了,聽那自信的聲音,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獲呢!帶著僥幸我打開了課件,出示了課題——《手的寫生》,解釋了“寫生”的定義,孩子們開始了第一次寫生創(chuàng)作。
孩子們拿著水筆,看著自己的手,開始在紙上“瀟灑揮筆”了。沒等我走下講臺,孩子們早已經(jīng)想出了自己的“繪畫方法”——把手平放在紙上,用水筆畫出外輪廓。兩分鐘時間全班孩子都畫好了。
我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孩子們的作品。
師:說一說你們的作品有什么特點?你在寫生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生1:都一樣的,最大困難就是不知道怎么開始畫。
生2:都是印下來的,手上的紋理不知道怎么畫。
生3:沒有大師好看,不知道先畫什么。
師:每一個你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我們的手也一樣,我們擁有世界上僅此一雙的手,有著屬于自己的手紋,你們要把屬于你自己的手表現(xiàn)出來。你們離藝術大師已經(jīng)不遠了,因為你們第一次寫生就找到了這么多問題,設問是發(fā)展的前提和動力,只有愛問問題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成功的人。
【設計意圖:巧設問題,讓孩子自己遇到、發(fā)現(xiàn)寫生時所存在的困難,來自人的內(nèi)因所產(chǎn)生的問題更能激化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說說自己作品的特點,讓孩子們知道美術不是重復,而是個性的張揚。】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我們用放大鏡來看看自己的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我看到了有的毛孔里面有汗毛。
生2:我看到指甲上有豎的紋理。
生3:關節(jié)的地方紋理深、分開一點。
師:再來看看同齡人的作品吧,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播放圖片)
生1:把細節(jié)都表現(xiàn)出來了,手紋、關節(jié)都畫出來了。
生2:手的邊緣是凹凸不平的,不是直線。
生3:可以變各種姿勢來畫。
師:說一說寫生的注意點。
生1:先畫大的地方,再畫細節(jié)的部分。
生2:線條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細。
【設計意圖:寫生教學示范為的是讓孩子知道從整體到局部的繪畫過程?!?/p>
創(chuàng)作要求:做和剛才不同的手型寫生自己的手深入細致刻畫出手的結構特征,大膽表現(xiàn),對有個性的特征部分要充分刻畫出示手的各種動態(tài)圖。
【給我的思考】
俗話說:“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教師也是一樣的道理,不上沒有“底”的課。雖然第一次給山里孩子上課,而且還是第一次寫生,伴著同事們懷疑的目光和自己忐忑的心情,從模糊地進入課堂,到“柳暗花明”地結束課堂……就像是NBA球場上,不到最后一秒永遠不能知道結局是什么樣,課堂的“江湖”上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1.把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內(nèi)在動力→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深化吸收的模式來貫穿課堂,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
2.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持久的知覺活動,感知覺是人類認識活動的開端,是思維活動的基礎。觀察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學習和將來的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學生前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對比
作者簡介:胡苗苗,女,1984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