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進一步推進,不僅在全民中掀起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而且越來越受到各個方面的重視。眾所周知,語文是學生學習各科的基礎型課程,而漢字則是語文中的基礎,識字教育則是基礎教育的基石。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準確高效地學習認識漢字,對小學生的識字教學進行了淺析,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學習氛圍;聯(lián)想;游戲
一、為小學生學字提“趣”的重要性
小學生還處于成長發(fā)育的時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于某一點,對于傳統(tǒng)的漢字教學更是難以接受,若不加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很難使得小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很高的興趣,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對小學生的識字教育進行方法的革新,為小學生學字提“趣”,符合小學生的生理性格特點,不僅能夠使得小學生記憶生字的速度加快,數(shù)量增多,而且能夠很大程度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二、如何為小學生學字提“趣”
1.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多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渴望一探究竟,但是同時,小學生較初高中學生而言又對老師充滿“敬畏”,更多的是害怕。作為小學教師,只有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或者是家長般親人關系才能夠讓學生全身心放松學習。在學習漢字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適當播放一些動畫片段和圖片來幫助學生學字,將學生充分吸引到教學過程中。例如,在區(qū)分“目”和“淚”的時候可以先播放一張眼睛的圖片,給學生講解,眼睛不僅可以叫做眼睛,還可以叫做“目”,然后再播放帶淚水的眼睛圖片給學生看,向?qū)W生提問“從眼睛里流出來的水叫什么???”從而引出從眼睛里流出來的水叫淚水,從而引出“淚”是眼睛“目”旁邊加三點水。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形象直觀,而且符合學生的靈活形象思維,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進行聯(lián)想,隨文識字
小學生語文課本的每課內(nèi)容都配有相關的彩色圖片,教師要學會積極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多方面、多角度幫助小學生識字學字,可以以課本圖片來引導小學生看圖說話,再進而引導學生進行生字的認識和學習,層層遞進、抽絲剝繭。同時,也要注意課文的引導性學習,讓學生找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再通過大的語言環(huán)境背景進行引導性猜測,進而給出準確意思。例如,在學習生字“瓣”和“掌”的時候,我就會先組詞,“瓣”組詞“花瓣”,“掌”組詞“手掌”,讓學生從生活中理解意思再讓學生記憶,把生字放到組詞中學習,把組詞放到造句中學習。這樣不僅會提高小學生對所學生字的認識和理解,而且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讓學生不僅學會了字,還學會了組詞,學會了造句。
3.設計小游戲,進行學字教學
小學生的活潑好動和豐富的想象力賦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可行性。許多字可以運用簡單的拆字法將其本身拆解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小學生學習的“游戲?qū)W字”。例如,在講“碧”的時候就可以說“王老師和白老師坐在石頭上講故事是什么字”,在講“樣”字時可以說“一只羊拴在樹上”,等字謎猜出來了,當然學生對要學的生字記憶也變得深刻了,認識度也會加深。再者還可以通過編順口溜的方法幫助小學生進行生字的區(qū)分和辨別。例如,在進行“清、請、睛”的辨別時,可以說“有水說水清,有言說請客,有目是眼睛”,這樣的方法不僅能使學生進行字音的辨別還能進行組詞的記憶,提高學習的趣味,調(diào)動學生的學字積極性。
通過對學字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提高了學生學字的興趣,還能夠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生字教學的多樣化越來越成為小學學字的重點關注內(nèi)容,我們還要不斷進行學字教學方法的總結和探究,不斷發(fā)現(xiàn)和挖掘更合適的學習方法,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唐壽家.淺談小學識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2(9).
[2]董傳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藝術性[J].軟件:教學,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