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行,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不斷被運用于教師教學活動中。其中,導學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覺性、自主性,使學生共同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在進行高中數(shù)學教學時,一定要深刻理解導學案的實際意義,并依據(jù)學生的特點靈活安排教學任務。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導學案;含義
一、導學案的含義
導學案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能夠自動自主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導學案常常與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形式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導學案使學生按時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導學案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使用導學案學習形式時出現(xiàn)的問題
現(xiàn)階段,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導學案的使用方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學生不能夠自主進行學習,面對困難學生選擇逃避,不查閱資料也不向教師求解;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學生不愿意通過導學案方式進行導學,不能及時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使用導教案進行學習時,只有部分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絕大多數(shù)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一些學生為了應付教師布置的任務,抄襲別人的導學案,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只能念出答案;課堂交流過程中,學生不自信不能夠聲音響亮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師編寫導學案存在的問題
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對使用者的定位不準確。編寫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編寫,脫離實際情況。一些教師在編寫時只會在課本、教輔資料上的例題照搬照抄,使導學案實用性較差。教師在編寫導學案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導學案是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教師沒有目的地編寫并不利于學生的自學,也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成績。另外,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教師在編寫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分清不同層次學生不同需要,選取的題目太難,一些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不能夠有效進行自學。因此,教師在編寫時內(nèi)容不宜過多。
三、導學案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導學案的具體操作
針對高中數(shù)學導教案學習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意見。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必須要控制小組人數(shù)以及組間成員的優(yōu)勢互補,一般以4人為宜,原則上不超過6人,并且要實行互幫互助形式,將成績優(yōu)秀的與成績較差的編為一組。教師必須給各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使組間成員能夠明確自身責任,并且要加強評價機制,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要及時進行評價。并且組間成員一定要明確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之間的關系,在學習上不能過多依賴地其他同學。為了更好地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積極進行學習,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以及具體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等。
導學案講究的是“導”與“學”兩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導”是關鍵,預習的資料必須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且能夠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瓶頸?!皩W”指的是學生將此作為出發(fā)點,更好地服務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如何有效編寫導學案
教師在進行導學案編寫時,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學科研小組的力量,使小組中每一個教師都能夠積極參與導學案的編寫。具體可以分為以下步驟:首先,備課組長可以按照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的分配;其次,各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編寫初稿;再次,教師可以開會集中討論,將自己編寫的導學案在會議中進行講解,其他教師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見;最后,教師可以進行修改,定稿。
總之,只有合理使用導學案,才能夠真正起到作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雷劍平.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下,2011(4).
[2]靳菲.淺談高中數(shù)學導學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
作者簡介:王海龍,男,1981.10,碩士研究生,寧夏育才中學,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