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就是把“教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自習或做作業(yè)”的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nèi)化過程,晚上自主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課堂模式;案例
近年來,“翻轉課堂”這個新興的教學模式正悄然滲入我們的課堂,改變著我們之前的教學“常規(guī)”?!胺D課堂”,筆者理解就是把“教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自習或做作業(yè)”的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nèi)化過程,晚上自主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這種模式的影響,近年我校也對翻轉課堂進行了大量的嘗試,以下筆者以蘇科版“分式的乘除(1)”為案例解析一節(jié)翻轉下的數(shù)學課的教學模式。
一、課前設計
1.微視頻的制作
在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傳授一般由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來完成。教學視頻可以教師親自錄制或者使用網(wǎng)絡上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微視頻雖然只有短短的數(shù)分鐘,但是也需要教師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設計微視頻,有針對性地解惑、啟惑,盡可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課前針對性練習
在學生觀看微視頻時,應該對視頻中的收獲和疑問進行相關記錄。之后,學生還要完成有針對性的課前練習,以加強對學習內(nèi)容的鞏固。對于課前練習的數(shù)量和難易程度,一般適合利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幫助學生利用舊知識完成向新知識的過渡。
案例:
【學習目標】(達成目標請打“√”)
能應用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法則進行分式的乘除法運算( )
【主要知識點】
分式乘除法則:
分式的乘方與分數(shù)的乘方類似,只要把 .
二、課堂設計
翻轉課堂在最大化地開展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是否能達成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關鍵還在于課堂活動設計能否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應充分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要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完成對當前所學知識的內(nèi)化。
1.解決課前練習
教師可以通過批改學生獨立完成的課前練習中前期預習的困難與惑點,課堂第一環(huán)節(jié)有必要把這些問題解決,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2.設計拓展練習
翻轉下的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新知,新知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在課前完成,所以課堂上的教師應該就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課前練習中提出的疑問,設計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對教學進行個性化的設計。班級學生能力基礎不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分層設計問題,以問題為驅動,引領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把課堂交還給學生。
三、當堂反饋
翻轉課堂,問題當堂解決,以保證充足的課后時間給學生預習明天的課程內(nèi)容。所以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在課堂最后,應設計一個當堂反饋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當堂反饋就能在課堂上馬上暴露問題,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激發(fā)。從學生的角度看,當堂檢測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體現(xiàn)時效性。從教師的角度來看,當堂反饋能看到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教師隨后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體現(xiàn)真實性。
案例:(當堂反饋)
【自我評價】評價今天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達成目標請打“√”)
知道分式乘、除運算的一般步驟,能熟練進行分式的乘除運算( )
以上即為筆者對一節(jié)翻轉下的數(shù)學課的模式的總結,翻轉課堂尚在探索階段,簡單和大家分享。“翻轉課堂”作為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作為教育者,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我們勇敢嘗試,積極探索,相信“翻轉”之花會愈加鮮艷。
作者簡介:徐明怡,女,出生年月:1979年2月,學歷: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常州市北郊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教學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