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應用與生活實踐能力強的學科,同時是一門理論性強的學科,這使得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便能夠學好物理呢?生活化情境教學是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從而研究發(fā)展出的對學好物理這一學科幫助較大的一個學習方法。
關鍵詞:生活化;備課;重點
一、教師的生活型備課
將物理知識學科生活化,是對物理學科創(chuàng)造性的一大理論學習方法,而教師的備課過程,備好課不僅是自己職業(yè)道德的充分體現(xiàn),更是對學生上課質量的保證。備好課能夠獲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能夠與學生形成共鳴,同時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內容的同時,還凸顯了物理教學過程的重點。
二、教師的生活型引導
如何引導教學是整個教學的重點。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引導,找到一個好的課堂教學作為切入點。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比如:在學習內能和功的改變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可以這樣導入情境作為切入點,課堂開始前讓學生各自搓一下手,詢問學生會有什么感覺,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就成功引入了課題,從而進行情境教學。
三、教師的生活型探究
教師們通過情境化的教學內容,來與學生共同互動,探究式學習,這能夠使學生充分學到物理知識。比如說在浮力這一課中,當浮力運用到實際生活的時候,學生通常將其密度質量和體積等因素牽扯在一起,其實不然。如果讓學生能夠明白正確的運用方法,應該將浮力這一問題置于生活情境教學中講授。通過提出浮力為什么變化,怎樣變化得以解決。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關?應如何設計這一實驗?應該設計哪些實驗?這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夠使學生的實驗過程更加豐富。
四、教師的生活型聯(lián)系
教師在設計練習的題目時,應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且盡量讓學生動手實踐,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來學到相應的物理知識。舉個例子來說明:在“杠桿的平衡條件”這一課中,老師們可以這樣提出問題,陪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小商小販賣菜都存在“缺斤少兩”等現(xiàn)象,如何利用課堂上學到的物理知識去積極發(fā)現(xiàn)并加以改正,或者如何辨別才能不用使自己花一份冤枉錢呢?再如:教師可以通過光的折射這一章節(jié),要求學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lián),通過故事或是其他的形式表達出來。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在某個早上,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就發(fā)現(xiàn)眼前一片五彩繽紛,物理課上所學的光的反射現(xiàn)象就是這一原理。墻上影子的倒影,這就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然而當看到海洋館里美麗的魚兒時,反映出的影子,便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個方法的好處在于,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了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的主體意識,從而讓探究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升華。
總之,只有采用生活化教學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加強生活與物理知識的聯(lián)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到的物理知識得以運用實踐的重要方法。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也是經過教學研究實踐得出的,應用于課堂中,得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好物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歐陽小梅.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
[2]李皓.略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活動設計的生活化[J].文理導航下旬,2010(6).
[3]馬彥芬.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4).
作者簡介:江嫣紅,女,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