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啊,呂蒙正很窮很窮,窮到在臘月二十四拜新面公(即灶神,潮汕人稱灶王爺,司命宮或者新面公)的時候,連塊豬肉都沒有,只能拿夫人劉月娥的金釵跟屠夫換一塊豬肉。誰知道,屠夫懷疑金釵是假的,追到呂蒙正的家中,取回已經(jīng)下鍋的豬肉,只剩下一碗豬肉水,呂蒙正只能以這碗豬肉水拜新面公。于是,灶王爺知道了呂蒙正窮到連塊豬肉都沒有,稟奏玉帝,說一定要讓呂蒙正中今科狀元……”隨著母親年年說著這位“呂蒙正”的陳年往事,不知不覺,已經(jīng)接近年底了。
母親說:“新面公啊,最知道人間老百姓的冷暖,所以在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都要拜灶王爺,祈求灶王爺?shù)谋S??!痹钔鯛斉c呂蒙正這個民間故事后來潮汕地區(qū)家喻戶曉的潮劇《彩樓配》。
潮汕地區(qū),臘月二十四拜灶王爺,貢品一般要有三牲:豬,雞,魚,寓意來年的六畜興旺,以及潮汕的特產(chǎn)品——紅粿桃,表示著來年的五谷豐登。貢品中最重要的是糖粒,潮人用這些糖果討得灶王爺?shù)臍g心。晚上睡覺前,母親會把灶室(廚房)打掃得干凈整齊,并在灶室中放置一碗水,她說收拾整齊才不會把灶王爺?shù)鸟R兒絆倒,放一碗清水是給馬兒喝,讓馬兒有力氣送灶王爺上天。
臘月二十四拜灶王爺不能算是本地年節(jié)的開始,潮汕過年的序幕,那還應(yīng)該從“筅囤”算起。潮汕傳統(tǒng)的“筅囤”一般要選時擇日,時間通常在十一、二月“謝神”之前的12天。所謂“筅囤”,就是除塵,從農(nóng)歷十二月廿四一直到除夕。這段時間,也是每家每戶最忙的時候,人們?yōu)檫^年張羅著,開始了真真正正地忙年。
印象中,小時候每到此時我就要拉著母親給我辦置新衣服,新鞋子,然后把一整套新衣裳洗干凈放在衣櫥里面,有那么一兩年,我還偷偷地跑去發(fā)廊做一個好看的發(fā)型,等著在除夕夜洗完澡后就可以穿上漂漂亮亮的衣服,那是我過年記憶中,最開心的時刻。這是我自己的“辦年”。
辦年最麻煩的要數(shù)制作粿品——鼠殼粿(鼠殼,又稱白頭翁),鼠曲草等,原材料的準(zhǔn)備就得好幾天。先是姑姑要去田埂上采摘鼠殼草,拿回家后母親把鼠殼草熬成湯汁,調(diào)入豬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由豆沙,或者由豬肉、花生仁、蝦仁等等炒制的香米飯。再用桃形印模壓印成形,放到新鮮的芭蕉葉子上面,然后上鍋蒸熟,母親跟奶奶每年都忙得不亦樂乎。父親說,“別小看這鼠殼粿,它可是祖先留下來的智慧?!薄掇o源》上面就有記載:“鼠曲草,草名……可入藥。古時民間以三月三日取鼠曲草汁和粉,作龍舌料,食之可避時氣。”
除夕夜是過年高潮。在圍爐吃年夜飯之前,必須祭拜自己的祖先,拜祭時,從長輩到晚輩依序?qū)χ碜孀诘南銧t頂禮跪拜,祈求庇佑。祭祖的同時還要拜家里的土地公,保佑一家子平平安安。據(jù)母親說,在我們姐弟倆15歲前,還要拜公婆母(公婆母就是床神,又稱床婆子),等到滿15歲“出花園”(潮汕地區(qū)一種獨有的成人禮習(xí)俗)后,才不再拜公婆母。
圍爐守歲后,年初一天還沒有亮,母親就開始準(zhǔn)備制作“落湯錢”(潮汕小吃,叫甜糯米糍,俗稱“膠羅糍”,類似北方年糕,即“落湯錢”,寓意有錢),準(zhǔn)備拜老公老嫲(祭祖)。這一天,全家人必須素食,這一天吃的素,相當(dāng)于一年吃素。初一早飯過后,晚輩要給長輩拜年請安,親戚朋友之間串門拜年,路上遇到熟人也要互祝年安。登門拜年,腰帶大柑,柑稱“大吉”。親戚朋友拜年的“大吉”互贈吉利。初四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庭稟奏玉帝的第十天,家中要準(zhǔn)備一對“大吉”(大柑),面條以及紅糖迎接灶王爺回家保平安。灶王爺打道回府,意味著過年的高潮漸漸遠(yuǎn)去了。
年節(jié)的高潮雖然過去了,但年節(jié)還遠(yuǎn)遠(yuǎn)不算完。原先居住于潮汕的多為山民和漁民,他們靠狩獵和打漁為生,危險性很大,加之明清后實行禁海政策,使得出海更加危險,使潮汕人對大自然產(chǎn)生了強烈的敬畏心理,神明崇拜由此繁盛。潮汕的祭拜儀式沿襲自漢代祭拜的神明也比較復(fù)雜。除了大年初一拜天公和地主之外,大年初五,還要以“進(jìn)盒”(由六七種潮汕甜品組成的祭神貢品)祭拜眾位“老爺”:天公、財神爺、地主爺?shù)鹊龋ǔ比税颜乒芨鹘绲纳衩鹘y(tǒng)稱某某老爺);大年初九要拜天公,貢品必須是四把壽面,兩個紅糖球和一對“大吉”,等等。我開玩笑對母親說,“要當(dāng)潮汕好媳婦可真是不容易啊,那么多的老爺,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母親說:“就是有眾多老爺在天庇佑潮汕大地,潮汕才能年年平安啊?!?/p>
除祭神習(xí)俗之外,潮汕大地過年還有一些食俗以及民間娛樂活動。大年初七吃七樣羹。這七樣菜一般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其中五種是固定不變的:芹菜、蒜、蔥、香菜以及韭菜,其他可以與春菜,大菜,芥藍(lán)或者厚合菜一起搭配成七樣菜,一起下鍋煮熟就可以食用。這道菜除了寄托著祭祖的愿望,還有他科學(xué)的一面:春節(jié)親友聚會,免不了大魚大肉,這七樣菜的確能起到清除淤積、消食開胃的作用。因此,母親有時還會跟我講這樣的俗語“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后生(年輕),奴仔(孩子)吃了變紅芽(指面色紅潤),姿娘仔(小女孩)吃了如拋(朵)花(指變得美如花)?!边@樣詩意盎然的民間俗語,半是勸人進(jìn)食,半是禮贊人生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