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jù)對大連市某三所高校學生進行戀愛心理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對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重視教育和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戀愛觀,引導大學生性意識健康發(fā)展,積極開展團體咨詢和個體咨詢,促進大學生人格完善和順利成才。
關(guān)鍵詞:大學生;戀愛心理;分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4-0157-02
戀愛是人類生活的中心,孟子說:“食色,性也”。所謂戀愛正是天賦的本能,愛情也是大學生最為關(guān)注的話題之一。當前在校的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8-23歲之間,隨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發(fā)展,走過性疏遠期和性接近期,進入戀愛期,對情感的需求大大增強了,正如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所說:“哪個少男不善鐘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就是說戀愛人人都會,但是不見得人人都懂,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即是成熟的,又是幼稚的。在心理咨詢過程中,許多學生因為愛情問題而苦惱、迷惘,以至影響學業(yè),有的人在失戀后出現(xiàn)沮喪、抑郁以至精神失常??梢姡瑧賽壑谐霈F(xiàn)的心理問題已經(jīng)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業(yè)和人格成長。
為此,在2014年3月中旬,為了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對大連市某三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戀愛心理問卷調(diào)查,共發(fā)出問卷800份,回收問卷693份,回收率為86.6%。
一、當前大學生戀愛心理現(xiàn)狀分析
在“你正在戀愛嗎”的問題中,32.02%的學生選擇“是”,67.98%的學生選擇“否”。表明有近1/3的大學生正在談戀愛。
在“你的初戀是什么時候”的問題中,11.33%的學生選擇16歲以下,23.7%的學生選擇17—18歲,16.89%的學生選擇19—20歲,15.11%的學生選擇20歲以后,32.89%的學生選擇沒談過,也就是說有51.92%的學生在20歲以前有過情感經(jīng)歷,在18-20歲以前,是性和生理逐漸成熟時期,愛情只有純精神的性質(zhì),是自然正常的,但過早的偷吃禁果會帶來不良后果,妨礙心理發(fā)育,還可能造成重大心里打擊,此時他們?nèi)菀准?,情緒不穩(wěn)定,比較隨便易人,易引起極大的失望,對精神成長造成危害。
在“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的問題中,35.1%的學生選擇人品,23.5%的學生選擇“感覺”,16.7%的學生選擇性格,6.99%的學生選擇相貌,6.78%的學生選擇學識,4.45%的學生選擇家庭,3.39%選擇工作能力,2.97%的學生選擇只要對我好。在“你認為愛一個人就是……”的問題中,64%的學生選擇愛是彼此奉獻、彼此互助,21%的學生選擇不在乎長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7%的學生選擇對方一切必須聽我的,做我喜歡的事。6%的學生選擇努力去做戀人喜歡的事,不管對不對。在“你喜歡的異性類型是什么”的問題中,29.17%的學生選擇活潑大方,23.73%的學生選擇溫柔體貼,14.86%的學生選擇獨立性強,10.14%的學生選擇時髦靚麗,7.97%的學生選擇家庭觀念強,6.88%的學生選擇冰清玉潔,3.08%的學生選擇個性鮮明,1.99%的學生選擇學識淵博,各有1.09%的學生選擇百依百順和沉默保守。
數(shù)據(jù)表明,大學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愛情觀念。大部分大學生的愛情認知是合理的、健康的。但是21%的學生選擇不在乎長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反映出大學生在戀愛中缺乏責任感,但是仍有23.5%的學生選擇靠感覺,10.14%的學生選擇時髦靚麗,心理學家認為,感覺只是人們認為客觀事物中的一種初級形式,反映的只是事物的個別屬性,因此往往會對事物產(chǎn)生不正確的反映,產(chǎn)生“感覺”基礎(chǔ)上的“愛情”只是一種感性感情,不能與真正的理性的愛情相提并論,容易形成戀愛心理問題而導致作繭自縛,如單相思和愛情錯覺,容易陷入空虛、煩惱甚至絕望中。
在“你想在大學談戀愛的動機是什么”的問題中,69.8%的學生選擇是被對方某些優(yōu)點吸引,10.5%的學生選擇是想彌補內(nèi)心空虛,13.79%的學生選擇是其他,4.6%的學生選擇是對方追求強烈,1.31%的學生選擇覺得單身沒面子。在“你覺得大學里談戀愛與婚姻掛鉤嗎”的問題中,72.69%的學生選擇順其自然,19.82%的學生選擇為了精心挑選,最后結(jié)婚,7.49%的學生選擇自己只是單純找一個男女朋友。在“你怎樣看待大學生同居或婚前性行為”的問題中,45.01%的學生選擇不應(yīng)該但可以理解,24.39%的學生選擇反對,17.74%的學生選擇無所謂,12.86%的學生選擇很正常支持。
數(shù)據(jù)表明大多數(shù)大學生的戀愛動機是單純的,非功利性的,對婚前同居等持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但是仍有11.81%的學生是為了彌補空虛、孤獨從眾的心理,這種建立在不良動機基礎(chǔ)上的戀愛是不會持久的,也容易對彼此形成傷害,導致困擾和不良心理產(chǎn)生。
在“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戀愛的未來是什么”的問題中,67.73%的學生選擇盡量朝一個目標奮斗,17.16%的學生選擇一起考研或找到工作直到走進婚姻,10.07%學生選擇管不了那么多,現(xiàn)在快樂第一,5.03的學生選擇其他。在“你認為戀人間理想的見面頻率是……”問題中,41.16%的學生選擇隔一、二兩天在一起,38.93%的學生一周兩三次,14.32%的學生選擇天天在一起,5.59%的學生選擇每月見一兩次。
數(shù)據(jù)顯示,多數(shù)大學生是希望能經(jīng)常與戀人在一起,并且希望共同面對生活的壓力和挑戰(zhàn),通過各種辦法維系兩個人的戀情,說明他們內(nèi)心渴望愛情,珍視自己的感情,但是仍有10.7%的學生有不負責任,游戲愛情的心理。
在“就大學生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你怎么看”的問題中,56.51%學生選擇因人而異,30.02%的學生選擇學習更有動力,6.18%的學生選擇分散精神,浪費時間,成績下降,4.42%的學生選擇容易脫離集體,2.87%的學生選擇影響正常同學交往。在“你有過網(wǎng)戀嗎”的問題中,44.8%的同學選擇有過,并認為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數(shù)據(jù)表明,不管是現(xiàn)實中戀愛,還是網(wǎng)戀,因為學生性格、氣質(zhì)和心理健康水平不同,自我控制能力不同,對學業(yè)和生活的影響不同,健康的戀愛能提供動力并促進大學生的學習,而不健康的戀愛,如網(wǎng)戀的虛擬性、不真實性,極易對大學生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不僅嚴重影響學習,也減少了與同學的交往,性格也變得更加孤僻,甚至形成精神障礙,以至荒廢學業(yè)。
在“戀愛失敗時你認為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意味著什么”的問題中,55.38%的學生選擇是經(jīng)驗的積累,15.75%的學生選擇從此可以得到解脫,集中精神學習,11.82%的學生選擇無所謂、再找一個,11.38%的學生選擇其他,5.47%的學生選擇是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動力了。
上面數(shù)據(jù)表明,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待戀愛挫折問題上,能夠坦然地面對,說明經(jīng)過這一段時間戀愛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應(yīng)對挫折的能力在不斷地增強,但是仍有5.47%的學生認為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有動力,這部分學生容易形成抑郁情緒,需要及時的心理咨詢和幫助,否則易形成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會影響學習、生活以至成才。
總之,通過調(diào)查分析表明,大學生的愛情觀已初步形成,60%左右的大學生對愛情有基本正確的態(tài)度,懂得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并能較豁達的對待感情,但仍有20%左右的大學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愛情觀念和問題,這些問題也是不能忽視的。
二、當前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愛情是人類精神的一種最深層的沖動,費爾巴哈說過:“愛就是成為一個人”。戀愛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和行為,戀愛心理越健康,積極的改變就越多,反之,也容易使一個人形成消極的性格,使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方式及人生觀發(fā)生改變,所以,認真思考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積極教育引導大學生處理好戀愛中的各種關(guān)系,對大學生成人和成才極為重要。
1.重視教育和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戀愛觀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在青春期需要解決“自我同一性”問題,大學生正處在動蕩的青春期,自我開始第二次分裂,理想我與現(xiàn)實我要重新取得統(tǒng)一,正因為他們的心理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所以要認真地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教育,如可以舉辦“戀愛與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提高大學生對戀愛心理問題的重視,了解戀愛心理知識等等,開設(shè)各種咨詢渠道,如:心理咨詢熱線、報刊信箱、網(wǎng)上咨詢等等,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戀愛中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調(diào)適和心理承受能力,明確愛不僅僅只意味著權(quán)力,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wù),使大學生的戀愛心理更成熟、更理性。
2.積極對大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性教育
性教育包括性知識教育和性道德教育。針對大學生對性知識的渴求,性欲望強烈等心理特點,切實開展有計劃、有針對性性科學教育,如:可以通過科普知識學習,專題講座形式,使大學生了解性科學知識,增強性道德和性法治觀念,引導大學生性意識健康發(fā)展,改變過去那種對性的無知和閉鎖狀態(tài),消除對性的神秘感、好奇心和羞恥感,讓學生明白性愛是人類感情中最復雜、最奇妙的感情之一,性的結(jié)合只有在肉體與精神達到統(tǒng)一時才是完美的結(jié)合。一個人的性行為取決于他的思想修養(yǎng)水平,并且是可以用理智控制的行為,真正的愛情應(yīng)仰賴于“相互尊重,人的尊嚴”,而不僅僅仰賴于感情的放縱,加強“性克制”教育,增強延遲滿足自己的能力,擺正學業(yè)、職業(yè)、戀愛、人際關(guān)系的位置,更合理的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
3.積極開展團體咨詢和個體咨詢,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大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完全成熟的特點,面對比較復雜的戀愛情感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很多人會不知所措或處理不好,容易陷入失望、沮喪、迷茫、煩躁和郁悶之中,嚴重的可能導致心理疾病所以向需要幫助的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詢,可以及時地緩解和消除大學生各種不良情緒,增加他們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使失衡的心理盡快恢復平衡,能夠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如:針對大學生戀愛中的共性問題,可以開展團體咨詢,使他們在團體中成長。針對個別問題開展個體的一對一咨詢,通過尊重、共情、傾聽等相關(guān)的心理咨詢的技巧和方法,幫助學生盡快地走出情感的“黑洞”,重新進入心靈的陽光地帶,促進他們形成健康的戀愛觀,促進人格完善和順利成才。
參考文獻:
[1]理查德·格里格菲里普·津巴多.現(xiàn)代心理醫(yī)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王重鳴.心理學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S.E.Taylor.L.A.Peplau.D.O.Sears.社會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張理義,袁國楨.心理醫(yī)生[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
[5][保]瓦西列夫.情愛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