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K825.4 文獻標識碼:A
摘要: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fā)展起來的。葡萄酒文化已滲透進法國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世界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大國,法國葡萄酒文化也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情趣。了解法國葡萄酒文化將有助于我們對法國文化的整體認識。
關鍵詞:葡萄酒;文化;對我國啟示
一、葡萄酒的歷史
1、葡萄酒的起源和風靡
根據(jù)史料表明,葡萄的栽培和釀造技術,是隨著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從小亞細亞和埃及,在到達希臘及其諸海島之前,先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jīng)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北非的利比亞和意大利,從海上到達法國瀕臨地中海東南的瓦爾省(Var)境內靠海的普羅旺斯地區(qū)和西班牙沿海地區(qū);與此同時,通過陸路,由歐洲的多瑙河河谷進入中歐諸國。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來到了法國馬賽地區(qū),并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前51年,凱撒征服了高盧地區(qū),正式地葡萄樹栽培便在此展開。隨著葡萄種植區(qū)域不斷向北擴展,公元3世紀,Bordeaux和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制葡萄酒。公元6世紀,隨著教會的興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國葡萄酒業(yè)發(fā)展的腳步。中世紀時,葡萄酒已發(fā)展成為法國主要的出口貨物。
2、葡萄酒在法國的發(fā)展
法國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當時腓尼基人和克爾特人首先將葡萄種植和釀造業(yè)傳入現(xiàn)今法國南部的馬賽地區(qū),葡萄酒成為人們佐餐的奢侈品。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辛勤勞作與耕耘,終于成為世界葡萄酒舞臺的主角。到公元前1世紀,在羅馬人的大力推動下,葡萄種植業(yè)很快在法國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飲酒成為時尚。然而在此后的歲月里,法國的葡萄種植業(yè)卻幾經(jīng)興衰。公元92年,羅馬人逼迫高盧人摧毀了大部分葡萄園,以保護亞丁寧半島的葡萄種植和釀酒業(yè),法葡萄種植和釀造業(yè)出現(xiàn)了第一次危機。
公元280年,羅馬皇帝下令恢復種植葡萄的自由,葡萄種植和釀造進入重要的發(fā)展時期。1441年,勃口第公爵禁止良田種植葡萄,葡萄種植和釀造再度蕭條。1731年,路易十五國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葡萄種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國的葡萄種植和釀造業(yè)終于進入全面發(fā)展的階段。然而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卷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fā)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二、葡萄酒的文化
葡萄酒文化的宣傳,不是要鼓動大家買酒,因為傳播葡萄酒文化的目的在于為全社會營造一種飲用葡萄酒的文化氛圍,加深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鑒別,以及對葡萄酒保健功能的認識。廣義上來說,葡萄酒文化包括幾千年來不斷改進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術、葡萄酒釀造技術,法律制度,酒俗酒里,飲酒器,飲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創(chuàng)作的與葡萄酒有關的書畫、詩文、詞句等。
狹義上等葡萄酒文化則僅指葡萄酒品飲等禮節(jié),風俗,逸聞等。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種植業(yè)和釀酒業(yè)之神狄奧尼蘇斯為象征,到古希臘悲劇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論高度,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哲學使這種酒神精神得以升華,尼采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fā)泄,是拋棄傳統(tǒng)束縛回歸原始狀態(tài)的生存體驗,人類在消失個體與世界合一的絕望痛苦的哀號中獲得生的極大快意。西方人喜飲葡萄酒,其飲酒的目的也很簡單,往往為了欣賞酒而飲酒,為了享受美酒而飲酒。
1、法國的葡萄酒分布區(qū)
原產地名稱監(jiān)制葡萄酒(AOC)是法國葡萄酒中的極品,政府對這類酒的出品有嚴格的法規(guī)進行控制,這些法規(guī)涉及生產、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單位面積最高產量、葡萄栽培方法、釀酒方法,有時甚至包括儲藏和陳釀條件等,“原產地名稱監(jiān)制葡萄酒”只有在符合了該酒的特定標準以后,才有資格冠以“地名監(jiān)制”的美稱,否則無權使用“地名監(jiān)制。
特釀葡萄酒(VDQS)它的生產必須經(jīng)過:“國家原產地地名協(xié)會”的嚴格控制和管理,其生產條件包括:生產地區(qū)、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單位面積最高產量、葡萄栽培方法、釀酒方法等,在順利通過官方委員會進行的品嘗試驗之前,這類酒不能從地方企業(yè)聯(lián)合會取得VDQS標簽。
2、葡萄酒的品嘗
聞香:第一步是在杯中的酒面靜止狀態(tài)下,把鼻子探到杯內,聞到的香氣比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擴散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第二步是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順時針搖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里做圓周旋轉,酒液掛在玻璃杯壁上.這時,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質,大都能揮發(fā)出來.停止搖晃后,第二次聞香,這時聞到的香氣更飽滿、更充沛、更濃郁,能夠比較真實、比較準確地反應葡萄酒的內在質量。
飲酒:葡萄酒喝入口中后,舌頭以緩慢的動作攪動,讓葡萄酒液充分的與舌頭、上顎、下顎、臉頰內側以及舌根的位置接觸。葡萄酒經(jīng)過舌頭咀嚼后,吞下一、兩小口,然后吸入一些空氣到口中,使葡萄酒的芳香度更加強烈。(吸氣時,口的形狀類似發(fā)英文字母“F”,吸力和緩,不可過猛,以免嗆到喉嚨。)
三、葡萄酒對中國的影響
1、葡萄酒行業(yè)收入增速放緩
受到國外葡萄酒對市場的沖擊的影響,國內2006年葡萄酒行業(yè)收入增長幅度由2005年的37.8%大幅降至28.8%。目前我國葡萄酒標準尚不健全,多數(shù)葡萄酒企業(yè)規(guī)模過小,產品在品牌和質量上缺乏競爭力,仍存在著企業(yè)運作不規(guī)范,釀酒葡萄基地建設跟不上行業(yè)發(fā)展步伐,產品同類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葡萄酒文化建設缺失等問題。
2、中高端產品市場影響有限
國外葡萄酒大量涌入,目前更多的是“國家品牌”強大,而“產品品牌”的影響力較小,除了“拉斐”等部分超高檔的葡萄酒外,在中高端市場國外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有限。張裕、長城、王朝在中檔產品上品牌和渠道的優(yōu)勢都較洋葡萄酒明顯,增長態(tài)勢較好。
目前進口葡萄酒受制于價格和渠道的影響,在中國的市場銷售還僅處于打開局面階段,由于葡萄酒銷售并非是渠道決定一切,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認知,隨著進口成本的下降,以及進口品種的增加,國外葡萄酒憑借其深厚的文化氣息在國內的市場競爭力逐步提高,國內葡萄酒業(yè)的成本和渠道優(yōu)勢將會弱化。從葡萄酒的進口可以看出,國外高端產品向中國輸出的比例在不斷擴大,其中品牌酒輸出的比例逐步提升,進口葡萄酒憑借其技術和品質的國際影響力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中外葡萄酒高端產品市場份額的爭奪將日趨激烈,國內葡萄酒企業(yè)不可掉以輕心。
四、結束語
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fā)展起來的。葡萄酒文化已滲透進法國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世界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大國,法國葡萄酒文化也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情趣。了解法國葡萄酒文化將有助于我們對法國文化的整體認識。
參考文獻:
[1]楊柳.淺談法國葡萄酒文化[J].文化論壇,2012,(6).
[2]法國旅游局.品味法蘭西醇香美酒[J].生活,2010,(2).
[3]許峰.法國葡萄酒VS中國茶文化[J].尚酒,2012,(5).
[4]王仕佐,黃平.論中國的葡萄酒文化[J].釀酒科技,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