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第13批學生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對危險駕駛罪的再認識”(項目編號:13C238)研究成果。
摘要:汽車的存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便利的同時,交通事故也正在成為人類的殺手,本文結合《刑法修正案(八)》,對危險駕駛罪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論說。關注危險駕駛在國內外的立法規(guī)定,提出了現(xiàn)階段危險駕駛罪在立法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針對前述問題進行了相應的解決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危險駕駛罪;立法缺陷;立法完善
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后增加的一條,規(guī)定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兩種危險駕駛罪的情形。 危險駕駛罪的客體是不特定或者多數(shù)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司財產的安全;主體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在實踐中,主要是指具體操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包括飛機、火車、船舶及汽車等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其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其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危險駕駛,足以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具體包括兩種情形:醉酒駕駛與追逐競駛。
一、危險駕駛罪在國內外立法現(xiàn)狀
1.我國危險駕駛罪的立法情況。全國政協(xié)委員、“孫偉銘案”二審辯護律師施杰,在2010年全國“兩會”上提出《關于增加危險駕 酒后駕駛——危險駛罪的建議》,建議刑法增設“危險駕駛罪”。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在第133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133條之一,自此,危險駕駛正式入罪。
2.危險駕駛罪在國外的立法情況。德國刑法典還具體區(qū)分了故意和過失犯本罪所當處的刑罰。德國對醉酒和嗑藥駕駛“零容忍”的規(guī)則是嚴厲打擊危險駕駛的歐洲多國的通例;英國是對道路交通犯罪立法比較完善的國家,在 1972 年的道路交通條例就規(guī)定了危險駕駛罪的有關內容。英國 2004 年修訂的道路交通法規(guī)定了“危險駕駛罪”和“危險駕駛致人死亡罪”兩種罪名,除此之外,還規(guī)定了一個類罪名的“酒后駕駛罪”;在美國,法律規(guī)定酗酒后、吸毒后駕車,或駕車行駛闖紅燈、超速的行為是故意犯罪,給予比較嚴厲的刑事處罰,同時肇事后將面臨高額的賠償。
二、危險駕駛罪的立法缺陷
(一)構成要件的立法缺陷。首先,犯罪行為的類型過于單一。危險駕駛罪只有兩種情形,即醉酒架駛和追逐競駛。立法者規(guī)定的上述類型顯然滯后于現(xiàn)實生活,無法真正解決實踐中旳危險駕駛問題。事實上,危險駕駛行為在生活中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嚴重超載、吸毒駕駛、駕駛拼裝改裝車輛、無證駕駛等等,導致危險駕駛罪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次,量刑過低,刑種簡單。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是拘役,并處罰金。作為短期自由型,拘役對行為人的震懾力較低,不能有效起到預防作用。
(二)法定刑設置的立法缺陷。第一,“拘役并處罰金”的刑罰設置并不科學,罰金刑沒有規(guī)定數(shù)額也沒有規(guī)定額度范圍,它容易導致各地危險駕駛行為同罪不同判現(xiàn)象。而且“拘役,并處罰金”這一法定刑設置過輕,有違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不利于實現(xiàn)與交通肇事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法定刑設置上的銜接。第二,沒有設置資格刑?!兜缆方煌ò踩ā穬H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危險駕駛行為做出了剝奪相關駕駛資格權利的規(guī)定,但是并沒有對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的危險駕駛行為做出;
(三)危險駕駛入罪會降低司法效率。在行政處罰時由于是當場查處、當場處罰,效率極高,酒駕入罪之后當然要遵守司法程序、遵行司法規(guī)律,處理案件的時間花費、人力物力花費當然會更多,司法成本的加大自不待言,行為人因受到刑事制裁而失去工作或機遇、其家屬因此而遭受物質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折磨、行為人在拘役所期間很可能被交叉感染并且對社會產生仇視心理、出獄后復歸社會的艱難等,也會使社會成本大幅度增加,效率的價值必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徹底喪失。
三、危險駕駛罪的立法完善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也改變了以往交通肇事罪的事后處罰模式,將危險駕駛行為直接入罪,更有利于預防和打擊危險駕駛行為。通過借鑒各國及地區(qū)有關危險駕駛罪的立法,有利于彌補我國法律在這方面的欠缺,進一步完善有關危險駕駛罪的刑法規(guī)范。
(一)構成要件的立法完善。第一,擴大危險駕駛罪的行為類型,增設兜底條款,進一步厘清成立危險駕駛罪之危險駕駛行為的范圍和種類。適當擴張危險駕駛罪的適用范圍;第二,出臺司法解釋細化與完善危險駕駛罪入罪標準。一方面明確解釋“情節(jié)惡劣”;另一方面,細化完善關于醉駕的相關問題。本文此單列為一點進行闡述;第三,關于醉駕的進一步細化。醉駕的認定應堅持主客觀標準相統(tǒng)一。在認定“醉酒”的判斷標準時,不僅應當考慮到“醉酒”標準在適用上的統(tǒng)一性,還應當考慮到“醉酒”所屬的危險駕駛罪本身的犯罪性質。
(二)法定刑設置的立法完善。第一,設立罰金刑。首先,危險駕駛罪之醉酒駕駛行為在很多情況下并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如果具有行為人在人流稀少的道路上醉酒駕駛等情節(jié),可以認為其犯罪情節(jié)較輕。其次對于醉酒駕駛的初犯且具有悔罪態(tài)度的行為人,對其適用單處罰金,足以預防其再犯本罪,可以在危險駕駛罪之醉酒駕駛的附加刑中,增設單處罰金,從而使對情節(jié)輕微的危險駕駛罪之醉酒駕駛的量刑更加趨于合理。第二,加重法定刑,增加有期徒刑。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是“拘役并處罰金”,罰金往往受到犯罪人經濟條件的制約,執(zhí)行能否到位、能否完全起到懲罰震懾作用存在疑問。第三,完善醉駕懲罰階梯檔次。第四,設置新的資格刑。我國刑法有關危險駕駛罪的附加刑中卻僅僅規(guī)定了罰金刑而沒有規(guī)定相應的資格刑。在完善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時,應當設置新的限制或者剝奪行為人駕駛權利的資格刑,加大刑罰的威懾力。
(三)完善與危險駕駛行為相關的機制以及切實可行的社會措施。構建諸如代駕行業(yè)等社會配套機制。在酒駕入刑的客觀背景下,亟需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配套機制,從而在根本上抑制酒駕的出現(xiàn)。代駕這一新興服務性行業(yè)就是這種社會配套機制的有效組成部分。加大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力度。針對非公職人員、青壯年、轎車駕駛員犯罪率較高的部分人群,加大對他們禁酒駕駛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他們在自覺實踐和主動參與中學習道德和法律知識,從而約束自身行為,進而減少醉酒駕駛行為,同時建立起相關的開展警示教育、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確保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此外,還有明定酒類銷售政策、健全汽機車保險制度、加強執(zhí)勤執(zhí)法,保持高壓姿態(tài)等。
四、結語
貝卡里亞說:“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標尺,即犯罪對社會的危害”。危險駕駛罪與公民生活、安全息息相關,其設立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作為刑法上一種新的罪名,《刑法修正案(八)》關于危險駕駛罪的規(guī)定在構成要件和法定刑設置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立法缺陷,需要法律做出更加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波.當前我國危險駕駛罪考察與批判[J].犯罪研究,2012(01):12-13.
[2]魏東.刑法修正案吧若干新規(guī)的解釋與適用[J].法治研究,2011(05):6-8.
[3]葉良芳.危險駕駛罪的立法證成與規(guī)范構造[J].《法學》,2011(02):3-4.
[4]趙秉志.英美刑法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36-337.
[5][意]切薩雷·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黃風譯[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25.
作者簡介:
武曉瀟(1992.02-),女,山西平遙人,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社會法學。
陳旭(1992.01-),女,天津人,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社會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