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922.68"文獻標識碼:A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中包含大量的有毒氣體,對大氣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都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本文通過分析機動車尾氣產生的原因,來發(fā)掘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從立法、政府監(jiān)督、主體責任以及公眾參與這四個角度來提出防治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法律對策。
關鍵詞:機動車尾氣;大氣環(huán)境;污染防治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進程的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機動車輛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里,尤其是近年來汽車的大規(guī)模普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據公安部統(tǒng)計,至2013年底,全國機動車數量突破2.5億輛。其中,汽車達1.37億輛,是2003年汽車數量的5.7倍,扣除報廢量,增加1651萬輛,增長了13.7%。隨著機動車需求量的增加,其帶來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我國城市逐呈現煤煙型與機動車尾氣型的復合污染,對大氣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機動車排放所產生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醛、鉛等更是對人體致害的化合物。研究表明,機動車排放的尾氣是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2011年秋冬以來,我國北方地區(qū)出現的強霾現象與機動車尾氣污染密不可分。
一、機動車尾氣污染產生的原因
(一)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但城市的道路建設卻未跟上步伐。擁堵的交通、低速行駛的汽車,導致機動車尾氣污染物排放量大,也使得我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機動車尾氣污染已經成為我國大氣污染最主要的來源之一,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環(huán)境保護部近日發(fā)布的《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我國已經連續(xù)四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201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2382.8萬輛,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7.8%。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4612.1萬噸,其中氮氧化物(NOx)640.0萬噸,顆粒物(PM)62.2萬噸,碳氫化合物(HC)438.2萬噸,一氧化碳(CO)3471.7萬噸。近年來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PM2.5就屬于固體顆粒物的范疇。
(二)機動車油品質量差,排放標準低
我國雖然已經實行機動車國IV的標準,但根據我國環(huán)保部《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達到國Ⅳ及以上標準的汽車只占10.1%,即未達國Ⅳ標準的汽車占82.1%,其余7.8%的汽車甚至達不到國Ⅰ標準。2013年9月23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的《關于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有關意見的通知》中指出,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油品質量升級時間表,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過渡期至2013年底,第四階段車用柴油標準過渡期至2014年底;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和柴油標準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而截止到目前為止,珠三角、上海、江蘇等地已實施國Ⅳ標準油品。其他地區(qū)仍處在國III到國IV的過渡期。
(三)公眾環(huán)保意識薄弱
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嚴重,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薄弱。部分人還在使用黃標車以及老舊車,所謂黃標車,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國I標準的汽油車和國III標準的柴油車;所謂老舊車是指使用時間較長,未達到國家第四階段排放標準的車輛。相當一部分人的車輛存在使用油品劣質、保養(yǎng)差等問題,加重了大氣污染的危害,因此,只有加強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才能減輕機動車尾氣污染的負擔。
二、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一)立法原則性過強,缺乏專門的機動車排污防治法
我國《憲法》第"26"條規(guī)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瑸闄C動車排污防治提供了憲法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大氣污染防治法》,規(guī)定了對機動車污染以及管理機關的監(jiān)督工作,但實際只有四條內容,且只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并無相適應的具體措施,可操作性差。
由此可見,我國現有的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的立法主要以原則性、概括性為主,條款諸多,但大多職能模糊,責任主體也不明確。因此,亟需一部專門的機動車排污防治法來明確各部門職能。
(二)政府監(jiān)管不力,處罰力度偏輕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8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和地方規(guī)定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所謂限期治理,是指對污染嚴重的污染源,由法定國家機關依法限定責任人在一定期限內治理并完成治理任務,達到治理目標的行政行為。換言之,限期治理期間是可以繼續(xù)排污的。面對如此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狀況,限期治理無疑為排污者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排污機會,作為一種污染環(huán)境的違法行為,本應即令即止。限期治理如此輕的責任,亦成為責任主體規(guī)避責任的“外衣”,責任過輕,而對于大氣污染防治也是不利。
(三)城市交通規(guī)劃不當
如前文所述,我國經濟發(fā)展飛速,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開始使用機動車作為交通工具,雖然便利,但也危害重重。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xù)增加,與城市交通規(guī)劃建設不成比例,造成交通擁堵、癱瘓。雖然我省在道路建設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依然無法改變高峰期車輛擁堵、機動車低速前進,導致大量的機動車尾氣污染物排放。
國家環(huán)保部相關專家曾表示,北京市PM2.5主要的構成是VOC(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即證明PM2.5最大的“貢獻”者之一在于汽車尾氣排放,當車輛速度從每小時40公里降到每小時15公里時,尾氣排放平均增加250%,汽車尾氣除直接排放炭黑會形成PM2.5外,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總碳氫和氮氧化物分別占到全市排放總量的86%、40%和56%,而氮氧化物和揮發(fā)性有機物通過化學反應也會形成PM2.5。
三、完善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的法律手段
(一)建立完善的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法律體系
建議出臺一部專門的《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法》,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的基礎上可以細化各職能,通過專章專節(jié)來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從而在責任主體、責任承擔以及執(zhí)行過程都可以相互結合,有條不絮。強化環(huán)保部門在各職能部門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形成以環(huán)保部門為主,以交通部、公安部為輔的明確清晰的管理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政府監(jiān)管體制
政府作為監(jiān)管主體,應當加大監(jiān)管力度。政府各部門應當相互配合、積極開展防治工作。各部門應分工明確,如環(huán)保部應當按照《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與檢測技術》,負責對機動車進行專業(yè)化的檢測;交通部應對超標排放以及駕駛黃標車、老舊車等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公安部則負責對超標排放以及不符合檢測結果的車輛進行扣押,并強令其采取相應措施。
(三)加強城市管理與道路規(guī)劃,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建設
第一,修建環(huán)城公路。城市道路擁堵已經成為現代化城市經濟發(fā)展評比的一個諷刺性“標志”,通過修建環(huán)城公路,可以有效的減少因交通擁堵而造成的城市道路壓力,減輕機動車尾氣污染的危害。
第二,健全城市干道網。我省2014年雖然修建了環(huán)城公路,但主要的干道高峰期依然擁堵,因此,不僅要修建環(huán)城公路,更應該建寬主干道路面,打通常堵路面,提高城市道路的暢通能力,減少因機動車低速行駛排放的尾氣。
第三,加強公民的法律意識。行動源于意識,因此,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尤其重要。開展普法行動,讓公民能深刻的意識到尾氣污染的危害,倡導綠色出行,堅決抵制黃標車以及老舊車的使用,積極配合各部門人員的檢測工作,做到有法必依。倡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遵守交通法規(guī),減少因人為因素導致的道路擁堵,緩解汽車尾氣所造成的城市空氣污染,為公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
作者簡介:
李鑫,女,漢族,山西財經大學,12級法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