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弟子李鴻章這樣評價恩師:“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梁啟超對曾國藩也有極高的評價:“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爍今而莫與京者……吾以為曾文正公今而猶壯年,中國必由其手獲救?!爆F(xiàn)如今,不少政府官員更是直言“做官當學曾國藩”。
北宋宰相寇準聰明好學,十九歲便考中進士,年紀輕輕就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他不畏強權且敢于言事。宋太宗對寇準十分贊賞,高興地說:“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征也。”宋真宗時期,大遼國南下攻宋,寇準力挽狂瀾,力諫宋真宗御駕親征,最后訂立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由此寇準被提升為宰相。當時民間流傳有“欲得天下好,無如召寇老”的說法,寇準被譽為一代名相。
曾國藩與寇準都是高官,為何曾國藩成了“三不朽的完人”,而且家族人才輩出,而寇準家族卻是“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呢?兩人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決定了不同的家族命運。
曾國藩一生認為“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持久”。他雖“忝為將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曾家人過生日,曾國藩身居高位,弟弟們也是功業(yè)有成,同事們想送點禮品喝點喜酒慶祝一下,本無可厚非,但曾國藩卻說:“生日在即,萬不可宴客稱慶。此間謀送禮者,余已力辭之矣;弟在營亦宜婉辭而嚴卻之。至囑至囑。家門大盛,常存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終之念,或可自保?!?/p>
曾國藩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也是普普通通,生活當中處處節(jié)儉,他以身作則,自然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家風。
而寇萊公呢?他的生活觀念卻是:“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艷歌!”盡管少年時代家里一貧如洗,但自從當了官,俸祿高了,生活也就越來越奢侈了。據(jù)《宋史寇準傳》中記載:“準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辈饺胧送镜目軠氏埠酶栉?,經(jīng)常在家中大吃大喝招待朋友,并下令在其豪宅中到處都點上蠟燭,即使廁所、馬廄也不放過。
寇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又喜歡鋪張浪費。正所謂“有樣看樣”,寇準家族的后輩們也養(yǎng)成了奢侈之風。司馬光在教子的《訓儉示康》中說:“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yè)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余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shù)?!?/p>
如此看來,曾國藩與寇準兩人不同的生活作風影響了兩個家族。國人有“富不過三代”之說,寇準家沒有跳出這個宿命,是因為養(yǎng)成了奢侈的生活風氣,而曾家能跳出這個宿命,全仰仗曾國藩所說的“居家之道,惟勤儉可持久”!
【原載2014年5月15日《牛
城晚報·晚茶》】
插圖/儉與奢/張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