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是上個世紀的文學大師,也是一名享譽中外的翻譯家。晚年的梁實秋在臺灣省立師范大學教書,并擔任英語系主任。梁實秋并沒有因為自己是行政干部而放棄了教書,反而對課堂教學情有獨鐘。
梁實秋有一條規(guī)矩,那就是每逢周四晚不見客,因為第二天,梁實秋要給學生上課,他得備課!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師還要備課?恐怕很多人都不理解,但這樣的事卻是真真實實地存在的。
有一次,有朋友問梁實秋:“您教了這么多年的英詩和莎士比亞,對這些應該是如數家珍,還需要準備嗎?”梁實秋卻笑笑說:“這么多年,我上課前一晚都做準備。有時候,靠在椅子上,自個兒靜靜地想,說不定有新了解、新發(fā)現!”梁實秋教學如此嚴謹,所以他的課堂非常生動有趣。每次梁實秋講課,教室里都是擠得滿滿的??磥碚n堂的精彩全在于課堂外的準備。
梁實秋對學生學業(yè)的負責是出了名的。在師范學院時,梁實秋認為各學系一年級的“基本英語”特別重要,好的老師是教學質量的保障,因此一定要由最好的教授執(zhí)教。于是,他向院長建議,聘請兩位自己在清華大學和留美時的同學來任教。院長劉白如非常清楚梁實秋的為人,所以十分信任梁實秋,立刻準許了??墒?,第二年暑假前,梁實秋卻告訴劉院長,說下學期不要再續(xù)聘那兩位同學了。劉院長不明所以,心想人是你招過來的,論教學經驗和學識也是一流,又是你的老朋友,干嗎就不續(xù)聘了呢?梁實秋解釋說,這兩位同學學問不錯,也有很多的教學經驗,可是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負責任,一位對學生的功課漫不經心,一位在上課的時候隨隨便便。消息傳開后,兩位同學都心懷怨憤,同事也紛紛勸梁實秋不要這樣做,可梁實秋不改原意。他認為同學的飯碗事小,學生的學業(yè)事大。由此可見梁實秋對學生的學業(yè)是多么重視,一個對學生終身發(fā)展負責的老師,一個為了學生而不惜得罪朋友的老師,怎能不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這樣的老師又怎么可能在教學中馬馬虎虎?
如此看來,梁實秋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大師、翻譯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師,今天我們的老師亦當學習梁實秋的這種教學態(tài)度和對學生負責的精神。
【原載2014年2月10日《銀川日報·雜文之
聲》】
插圖/不能“缺德”/李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