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錢有閑并且開始講究生活品位的人漸漸多了。有位做地產(chǎn)生意的成功人士,講到富人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時說:苦孩子賺第一桶金的階段把時間當生產(chǎn)資料;發(fā)財后學會了把時間當消耗品,懂得休閑,懂得漫不經(jīng)心。
一位經(jīng)濟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之所以出不了奢侈品,蓋源于中國人怕吃虧,故產(chǎn)品廣告寫的多是使用功能,以適應此心理;西方奢侈品廣告講歷史,例如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和獵豹胸針的曲折情感之類,給你制造夢幻。
一位中國富人的皮鞋,是一個歐洲大品牌創(chuàng)始人專門給他打電話定做的:先是老師傅到家量足,幾個月后老師傅送貨,一試覺得還有沒處理好的細節(jié),當場把那雙鞋毀了,數(shù)月后又快遞來一雙完美的皮鞋。這位成功人士于是感嘆:“聰明的中國人”對時間的極端攫取,造就了一種非建設性的態(tài)度,一種在根本上與幸福背道而馳的態(tài)度。
說白了,就是活得沒有品位。
這些,當然都很讓人艷羨。問題是對于我們這些囊中羞澀,整天為假冒偽劣產(chǎn)品提心吊膽,有點時間最多只能在地攤街瞎逛的人,甚或為了有房子安身、為了養(yǎng)家糊口灰頭土臉擠公交、騎單車、挖地溝、砌高墻,連逛地攤的時間也沒有的人,哪能消費得起那樣的時間、那樣的價錢?不“對時間極端攫取”、不“與幸福背道而馳”又能怎樣呢?
問題的另一面是,這樣活是不是就一定沒有品位?
很多年前在鄉(xiāng)下插隊,麥收時節(jié)從早到晚在麥地,中午把兩個麥捆拼攏,艷陽天下身子一攤,睡得像死人。鄉(xiāng)人說:“這城里狗崽真會享福?!编l(xiāng)人講你“享福”就是講你有品位,比安徒生筆下那個幾層被子底下有顆豌豆就睡不著的公主一點不差。
有一年在京開會,與一位農(nóng)民企業(yè)家同住一間客房。他睡不慣席夢思,只好拿掉睡硬板;坐不慣抽水馬桶,只好掀起馬桶蓋,在馬桶沿上蹲便;進京前,家人給他買了一雙昂貴得我根本不敢問津的意大利皮鞋,在家里試著挺好,到京后上街,腳一發(fā)脹就渾身不自在,只好當街把鞋帶抽了,鞋后幫窩下去,當拖鞋趿拉著?;貋恚s緊換上老婆納的老布鞋。自然就有人訕笑他“老土”、“沒品位”。他聽到風言風語,心有不服,私下對我說:與其受洋罪,不如沒品位。
我說,這話有對有錯。對就對在不為狗屁不如的品位受洋罪,錯就錯在“老土”的實在并不等于“沒品位”,正如假洋鬼子的虛榮并不等于有品位。只要不妨礙別人,你想怎樣活就怎樣活。一個人活得自信自在,樸樸實實,就是最高的品位。他聽著直點頭,說,這我就踏實了。
【原載2014年5月9日《廣
州日報·每日閑情》】
插圖/有品位/乖 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