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掌握地理圖像是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部分,但現(xiàn)行教學模式偏向課本知識的傳授,忽略了中學生對地理圖像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且未能將中學地理教學內(nèi)容和中學生素質培養(yǎng)進行有機融合,從而不能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建立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靈活運用地圖和地理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均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
一、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和概念簡介
1.多種理論支持。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由多種理論共同支持而形成,相關理論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地理教學的發(fā)展,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種:(1)結構主義理論,主要指個人決定對世界的認識,學習者主動學習知識,重視小組合作;(2)信息加工理論,其認為學習模式要說明學習的結構和過程,應重視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的理解;(3)有意義學習,該理論提出學習要有實際意義,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已有知識相聯(lián)系;(4)以人為本,強調(diào)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學習和發(fā)展;(5)最優(yōu)化教學理論,要求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最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每個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發(fā)展。
2.以地圖為導線,引導地理教學。采用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首先要重視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充分使用各類地圖信息引導地理教學。其次要重視地理圖像的應用,要求教師以地圖為載體和工具,傳授地理知識,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要注意完成以下教學目標:(1)運用地圖學習和運用地理知識;(2)利用地圖突破難點、重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3)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全面發(fā)展;(4)鍛煉教師的授課能力,促進教師成長。
二、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和主要特點
1.教學過程。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以圖導課,要求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讀圖并嘗試識記它的基本內(nèi)容,然后多方面地分析和總結地圖信息和地理規(guī)律。其次是按圖學文,這是課堂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要求教師在以圖導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分析、綜合和總結課堂知識,并嘗試解決問題。最后是用圖歸納,這一部分主要是用來檢驗課堂學習的效果。重點是讓學生進行繪圖識圖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鍛煉用圖的能力。
2.主要特點。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特點鮮明,主要由以下幾點:(1)實用性強,該教學模式幾乎適用所有初中地理教材的教學,其內(nèi)容包括基礎的地理知識以及地理基本技能;(2)綜合性強,該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能夠通過識圖和用途,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并促進教師的發(fā)展;(3)手段多樣化,以圖導學不僅可以運用課本中的圖片,還可以通過地圖冊或網(wǎng)絡圖片等進行教學活動,并且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步驟
1.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思維。施教之功,貴在引導。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清晰簡潔、輕松明快的引導,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比如在講述黃河水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黃河“地上河”的奇異景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向學生更加深入地講解黃河水系的整個特點。
2.讀圖分析,自主思考。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有目的、有重點地讀圖有助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準確理解。比如:在讀“中國人口分布圖”時,教師應該先引導學生分析圖例,明白圖中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人口密度,進而讓其觀察中國東西部的人口密度差異,找出中國人口最多的區(qū)域,通過一步步的引導讓學生了解我國人口分布的特征。因此,讀圖時要注意分析:(1)識別地圖的類型,明確地圖的作用;(2)明確圖例,知道方向和比例;(3)分析問題,交流結果;(4)師生配合,檢查并得出結論。
3.引導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步驟中,教師應該營造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運用讀圖和析圖得到的信息,進行整合、歸納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給學生講述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及特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找出歐洲西部的主要島嶼和周圍的海洋,并要求其分析海洋給歐洲西部帶去的有利條件,進而引導學生得出“半島、島嶼海岸線曲折漫長,歐洲西部航運較為便利”的結論,加深學生對歐洲西部地理位置和特點的理解。為此,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探討,并引導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當然,學生自主探究出的結果不一定與課本相同,甚至可能是錯誤的,不過這終究是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成果,只要教師加以總結和修正,它將深化學生的思維,加倍提高學習效率。
4.評價和升華。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關鍵步驟是評價和升華教學成果,即通過讓學生繪圖識圖的練習,提高學生手、腦和眼并用的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檢驗課堂學習的效果,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地圖的記憶和理解。對于學生課堂練習的成果,教師應及時做出評價,并對疏漏之處進行糾正,然后加以完善。在修正的過程中,教師應到對教學成果進行反思,查缺補漏,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易瑜.中國地理學案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2]章碧艷.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實踐探究[J].高考,2013(12).
[3]趙華.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