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教師、學生以及教學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授課,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的要領。因此,想要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并對學習有自覺性,就需要一種新式的教學方法——“題訓式”教學法。本文將論述“題訓式”教學法在自讀課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題訓式;自主學習
“題訓式”教學法對許多人來說還很陌生,因為它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產物,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這種新式的教學方法存在許多優(yōu)越性?!邦}訓式”教學法也不難理解?!邦}訓題訓”,意思就是通過做題的方式對學生加強訓練,使他們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那么“題訓式”教學法在自讀課文教學中有什么作用呢?這就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
一、改革教學方式的原因
1.教師備課離不開教學方法
教師在備課時,如何把教學材料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如何將教學內容同學生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些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尤其是符合教學活動特點以及要求的教學方法。
2.教學的實施離不開教學方法
完成教學任務不僅需要教師自己熟練掌握教學內容,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學生也掌握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靈活多樣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3.教學方法對學生影響很大
教學方法影響著學生的精神面貌,制約著學生個性心理的發(fā)展;教學方法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法,制約著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教學方法決定著學生學習負擔的大小,制約著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改革教學方式對教師以及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作用,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改革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家長存在的錯誤觀念
有些家長覺得學生上學就是要聽教師授課,而教師要求學生自習,家長就會認為教師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在這些家長的心中,只有天天給學生講課甚至壓堂的教師才是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教師。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就來個“滿堂灌”,不給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思考的時間,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另一些家長則覺得學生已經很累了,他們還要學習其他的科目,做題對他們來說只是沉重的負擔,并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因此,當教師讓學生做題時,他們就會找教師“談判”,覺得教師給學生太大的壓力,這就會使教師左右為難。一方面,教師想通過題訓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又擔心家長不理解。這就會導致教師在授課中不能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全身心地傾囊相授。
三、“題訓式”教學法在自讀課文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
1.“題訓式”教學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首先,通過對題目的了解,我們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從而更好地了解課文的內容與實質,以及在這篇自讀課文中學生應該注意并掌握哪些問題。因為拿到一篇課文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這篇課文的主旨,也就是說理解課文的內容以及確立本課內容的重點。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只要對照課后的問題就能夠了解每篇課文的重點,因為一篇課文需要我們掌握的內容大都隱含在課后練習中。
可以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如《錢學森》這篇自選課文,課后題是這樣的:3.畫出課文中錢學森的話,體會這些話表達他怎樣的思想感情。4.按時間的先后順序,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應放在哪里?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開頭呢?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需要學生掌握錢學森的思想感情,還要掌握首段對于文章的好處,最后還要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了解了這些之后,學生就可以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錢學森》這篇文章,就會發(fā)現(xiàn)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更有利于對文章的了解。因此,“題訓式”教學法,也就是通過學生做練習題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自讀課文。
2.“題訓式”教學法能夠為教學設計打開思路
課文內容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依據(jù),是教學內容的載體。那么課后練習則是出題者想要通過題訓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知識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依據(jù)課后的問題深究教材,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難點,從而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將自主學習與課后題訓緊密地連接起來。教師應把課后練習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根主線,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有了課后題的指引,學生就可以有計劃、有步驟、有側重地對課文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題訓式”教學法在自讀課文教學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可以總結為依據(jù)課后練習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這篇課文的寫作目的以及文章主旨??傊邦}訓式教學法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具有豐富的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只有用敏銳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課后練習的價值,并且能夠用好,才能更好地掌握出題者的意圖,從而更好地掌握所要自學的文章。
參考文獻:
[1]羅三桂.我國當代教學方法改革的特點[J].高等建筑教育,2010,5(18):110-105.
[2]吳文侃.國外中小學教學方法改革現(xiàn)狀[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2,12(11):59-68.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