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主要以人數(shù)眾多的大班教學為主,由于大班人數(shù)眾多,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認識程度各不相同,對語文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不均等問題。本著提高全體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策略
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意提高小學語文教堂教學的有效性,重視學生的差異,使教學能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
一、實行小班化課堂分層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行分層教學策略,就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只有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全面了解,才能保證小班化課堂分層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將學生分成優(yōu)、良、中、差四個層次,再將學生分成A、B、C、D四組,這樣的分組分層,能讓學習能力相同的學生在同組,這不但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在分層之后,可以實施以下教學策略。
第一,制訂分層教學目標。教學的出發(fā)點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制訂相關的教學目標是十分必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準備教學方案的時候,就要根據(jù)學生層次上的差異制訂相應的分層教學目標。
第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到分層備課。分層備課對分層教學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準備基礎的教材教具,還要對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仔細研究,全面考慮教學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從各個方面鼓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互動中來,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真正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地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第三,小學語文教師要掌握互動式教學方法。大多數(shù)教師能認識到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對相應的教學方式卻不是很了解。分層教學不單單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理念,但不論用任何教學方法都必須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然后才能進行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能促進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實現(xiàn)學生間的取長補短,進而實現(xiàn)共同提高。
二、創(chuàng)立“單元模塊教學”體制
“單元模塊教學”是將一個單元作為一個“知識模塊”,從單元模塊結(jié)構(gòu)整體銜接出發(fā)設計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緊扣單元訓練項目,把課文相關知識聯(lián)為一條教學線索,融聽寫讀練為一體,使單元模塊整體運轉(zhuǎn)。例如:教師將單元通讀,整體感知之后進行分課時、分階段、分層次教授,以其中某篇課文作為“范文”進行詳細化、具體化教授,對其余幾篇則是通過引導式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能動性,以學生提問、教師回答的方式進行教授,這就是一次“單元模塊教學”體制的運用。
三、應用主題教學策略
主題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jīng)驗,通過與具有共同主題的多個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復中生成學生自己的感悟,實現(xiàn)開放式語文教學。主題教學的操作框架一般為:話題切入—探究文本—比較拓展—鏈接生活—升華自我。這是個開放的框架,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提供的不同主題的特點,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比如將四年級語文課本中《白鵝》和《白公鵝》一起進行比較教學,先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白鵝》一文中白鵝的特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再從行為結(jié)構(gòu)描寫方法上進行總結(jié),對比學習《白公鵝》一文,總結(jié)出它們的異同點,這就是主題教學模式的應用。
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實施策略是很有必要的,筆者通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出以下方法策略:
第一,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合理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識字,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比如新詞認知中,學生跟隨教師時而來到“駿馬”“秋風”的“塞北”,時而踏入“杏花”“春雨”的“江南”,時而感受“海島”的“椰樹”與“驕陽”,時而趕到“高原”看“牦?!保p“冰雪”……生動的場景加深了師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使想象、理解、體驗、感悟、積累等有機結(jié)合,較為全面地發(fā)展了學生的能力。
第二,把有效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總之,語文教學是互動性極強的課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文水平是所有小學語文教師的夙愿。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掌握學生的身心狀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曾倩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2]馬國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分析的案例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3.
[3]馬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策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