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悄然啟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著改變,教師有必要認真分析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學習。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信息技術;有效學習;高效課堂
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使得信息素養(yǎng)日益成為信息社會公民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也日益提升。新一輪課程改革悄然啟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從以前的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操作到現(xiàn)在的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再到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獲取知識的主人,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呢?
一、“學生為中心”的概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來自于美國教育家和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他特別強調(diào)尊重人類自由的天性、尊重兒童的心靈和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性。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響很大。將“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進一步運用于中學和大學教育就成為今天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了。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主動式教學方式就是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獲取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再是灌輸已有的知識,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為學生引領學習方向。學生在興趣驅使以及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有選擇地獲取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研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信息技術課內(nèi)容更新?lián)Q代很快,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雖然課堂教學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多年,但是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如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錯誤定位、課堂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受制于教材的局限性等。
二、教師的應對策略
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有必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體系出發(fā),從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出發(f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角度決定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
1.立足學生,個性化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這就是說,濃厚的學習興趣可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使學生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信息技術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整堂課的關鍵。教師的工作是引路人,真正需要實踐操作探究的是學生。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調(diào)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情境導入時就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立足學生實際,抓取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的起點。
如教學“圖像處理起步”時,作為Photoshop教學的第一課,引發(fā)學生利用PS處理圖片的學習欲望就是這一堂課的關鍵。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就要考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綜合PS圖片處理技術,引用能夠引發(fā)學習興趣的成品圖片。教師可以出示一些PS美圖,在給學生展示PS效果的同時,也對其進行美的熏陶。
2.多元設計,打造實效任務單,實行階梯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自學,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多給出一些解決的途徑,少給一點直接答案,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信息技術課堂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是,課堂任務以操作電腦為主,這樣一來,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任務時要多元化設計,打造實效任務單,讓學生既能復習舊知,又能在溫習舊知的基礎上探究新知識。
“圖像處理起步”一課中,因為是初次接觸Photoshop軟件,所以有必要教學生學習PS的窗口界面。對于軟件窗口界面,學生并不陌生,而大多數(shù)軟件窗口都有相同之處,這就給設計課堂任務帶來了新機。在學習Word、Powerpoint等軟件的窗口界面,因為它們同屬于Office系列,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出示兩種軟件的窗口界面,學生通過比較得出異同。而PS作為學生接觸的第一款稍微復雜的軟件,它的界面對于學生來說還是很特殊的。這個任務類似于填圖游戲,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更加深了學生對窗口各個部分的認識。
3.合理引導,適時點撥,迸發(fā)課堂火花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教師并不是“問題的提出者”,也不是“秩序的維護者”,更不會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應該是學生的“學習引導者”。教師可以以旁觀者的心態(tài)充當學生學習的顧問,與學生進行引導性的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產(chǎn)生爭執(zhí)時,教師應該用自己的語言及時對其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和激發(fā)學生思考。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素質,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А?/p>
“圖像處理起步”一課涉及到了用文字工具來添加文字說明。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所以在添加文字之后,很多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對文字進行了編輯。根據(jù)觀察,學生都是利用工具屬性面板進行字體、顏色方面的設置。而文字工具屬性面板除了文字這些常見設置之外,還有個“創(chuàng)建文字變形”的按鈕。教師在肯定學生對文字設置的操作后,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字屬性面板上的其他按鈕進行探究。
總之,信息技術教師需要不斷用新的教學理論充實頭腦,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時刻謹記“以生為本,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設計教學,使得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狀態(tài),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實現(xiàn)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