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歷來堅持“以生為本”,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把營造大學生心靈的“溫馨家園”作為目標,積極探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學校組織機構完善,部門規(guī)章制度健全
1.高度重視,形成各級聯(lián)動工作局面
根據學校院黨字2004[25]號文件精神,于2004年11月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負責指導各院系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相關工作。同時,各院系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各班均成立心理健康活動工作組。
2.嚴格制定、執(zhí)行各項工作制度
為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每年進行工作計劃安排,主要包括“5.25”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詢與輔導、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等;并于年末進行全年工作總結,爭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工作的持續(xù)進行。為規(guī)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學校制定了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了心理咨詢教師的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規(guī)范咨詢流程與原則,并在工作中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改,以使規(guī)章制度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切實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教育內容豐富多彩、教育形式多種多樣
1.充分利用傳播媒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學校順應現(xiàn)代網絡信息高速、快捷傳播的趨勢,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網頁,內容豐富詳實,并特別開辟網絡論壇版塊,方便學生就心理健康相關問題進行溝通交流。此外,學校廣泛利用展板、條幅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2.充分利用學生社團組織,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學校于2004年在學生中成立了“心晴協(xié)會”社團組織,負責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相關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引導帶動廣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心理健康活動中來。
3.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學校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心理學系的專業(yè)老師承擔授課任務,并且自編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該教材在2013年榮獲“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該課程為限定選修課,理論學時34個,共2學分。
4.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學校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制定了嚴格的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都有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的心理學專業(yè)教師負責咨詢值班,多年來一直堅持為全校師生免費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電子信箱、咨詢電話,面向所有學生并向社會開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工作中,如出現(xiàn)個別學生嚴重心理障礙的案例,及時由接訪教師向相關輔導員匯報情況,集體會診,分析原因,之后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根據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方案,在咨詢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嚴重且可能威脅自身及他人安全的學生,會馬上通知其家長并轉到學校第二附屬醫(yī)院(河南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就診。同時,學校第三附屬醫(yī)院已開設心理門診,均可滿足學校嚴重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學生的救治需求。
5.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每年都要采用SCL-90、UPI、SDS、16PF等心理量表對入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對篩查結果顯示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約談,并對約談后的重點學生進行追蹤。為確保心理咨詢的效果及咨詢后續(xù)工作的開展,中心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咨詢檔案,規(guī)定值班心理咨詢教師必須對約談和咨詢情況及時進行規(guī)范的登記、整理和歸檔。對前來咨詢學生的個人信息和咨詢記錄進行嚴格保密。
6.加強學生輔導員和班級陽光使者的心理學知識培訓
為給本校學生輔導員和班級陽光使者普及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提高心理健康安全意識,學校每年都要定期安排心理健康專業(yè)知識專題培訓。
7.深入開展大學生“5.25”心理健康月宣傳活動
在校黨政領導的關懷、支持下,學校自2004年起每年5月份都要開展“5.25心理健康月教育系列活動”。該活動旨在提醒大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進而愛他人、愛社會。
迄今為止,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已經近十年沒有發(fā)生過一起因學生心理問題而引起的惡性事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了師生的身心健康,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校園的穩(wěn)定、和諧建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責編: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