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音樂教學中,對于學生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良好的樂感和鑒賞能力可以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并尊重學生的需求,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更好地欣賞與享受音樂,在欣賞音樂魅力的同時提高樂感以及音樂鑒賞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樂感;鑒賞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 (C)-0000-00
樂感指的是一個人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樂感可以幫助人們對音樂有更好的理解,并更好地辨別音樂元素。初中音樂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樂感及鑒賞能力,需要學校與教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學校要加強音樂課的重視程度,教師要努力探究科學的教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綜合音樂水平得到提高。
1培養(yǎng)中學生樂感的策略
1.1強化基礎訓練,多進行視唱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內(nèi)容形式。良好的音樂理論基礎是培養(yǎng)樂感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學生音樂基礎的訓練,然后再進一步深入地學習音樂知識。要鼓勵學生平時多進行聽覺訓練以及視唱。良好的聽覺能力是培養(yǎng)樂感的基礎,有了良好的聽覺才能更好地對音樂進行感知。在聽覺訓練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視唱,先進行旋律的視唱,在對旋律有了良好的理解后再唱歌詞。要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音樂基礎提高。
1.2利用豐富的音樂形式,培養(yǎng)學生樂感
音樂是高低、長短、強弱不同以及音色有的差異的聲音有序排列組織而形成的藝術,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選擇音樂形式,挑選不同風格形式的音樂來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充分的刺激,誘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來辨別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表現(xiàn)手法。學生在欣賞音樂時要全身心投入,建立起心中的聽覺。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勵。例如在聽完《怒放的生命》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音樂中表達的意境做出感想,體會到音樂中對旺盛生命力的表現(xiàn)。再通過不同風格的作品來突出這一特征,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3鼓勵學生自主演唱,以鞏固樂感
培養(yǎng)樂感是提高學生綜合音樂素養(yǎng)的手段,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要多鼓勵學生進行歌曲的演唱,并從中了解到歌曲的情感以及歌詞中所表達的意思。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2初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
音樂鑒賞能力是對音樂作品進行綜合分析領悟的能力。目前初中音樂教學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呢?
2.1建立良好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興趣有著直接影響。教師在上課時要對座位、音樂家畫像以及背景音樂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氣氛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以便充分地提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可以在課余時間以校園廣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音樂的熏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2.2提高學生主體地位,豐富音樂教學方式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音樂課堂也應不失時機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解為主的課堂形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xiàn)狀,反客為主,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音樂進行欣賞與理解。在課堂上要注意師生的角色轉換,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一旁以向導的形式進行引導。例如在鑒賞《梁?!窌r,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欣賞,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音樂中包含的主題進行分析討論,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感受到樂曲中描繪的唯美愛情故事,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進行音樂鑒賞的能力。
2.3運用對比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常常引入對比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在分析音樂時在各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學生可以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對不同的音樂中的創(chuàng)作、演奏技巧等多方面的不同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充分地理解音樂中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針對同一作品進行不同演繹形式的對比,引導學生對不同演繹形式的優(yōu)點與不同進行分析總結,并從不同角度來對作品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最終的結論。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不同作品之間的對比。由于作品的不同,在演繹方式、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都有著一些不同之處,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些不同點進行認真的對比分析與總結。例如在對《春江花月夜》與《野蜂飛舞》兩個作品進行對比時,可以從主體形式、演奏方式等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再引導學生找出兩者共同點,即都是對作者心情的表現(xiàn)。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地思考,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分析總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2.4有效地利用多媒體,在感官上刺激學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校中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基本普及。音樂教學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相比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多媒體課件有著更加直觀的視覺沖擊力以及更好的影音體驗,可以更好地使學生融入到音樂當中,學生可以在完整的音樂情境之下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從而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更全面的提升效果。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對音樂教學有著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3結語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和鑒賞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并尊重學生的需求,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更好地欣賞與享受音樂,在欣賞音樂魅力的同時提高樂感以及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利鋒.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雜志, 2012(12):122-122.
[2] 任安莉.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 2013(9):196-196.
[3] 吳疆.培養(yǎng)音樂樂感,增強鑒賞能力[J].藝術教育與美育, 2012(6):20-20.
[4] 尹紅紅. “四只蝴蝶”的飛舞——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音樂評析能力的培養(yǎng)[A]. 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