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傳統(tǒng)的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已經(jīng)不能滿足,只有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進行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做到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語文 素養(yǎng) 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初中語文是小學與高中相互銜接的階段,特別是初中一年級更是從小學進行初中的最初時間,做好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就能讓其在整個初中階段有一個好開始。初中語文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個體差異等情況的實際出發(fā),特別重視對他們進行語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快樂中學習語文。下面就自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的一經(jīng)驗與大農(nóng)交流。
1豐富課堂內(nèi)容,擴大課堂容量
語文教學不僅要讓課堂充滿趣味性,更要注重教學的質(zhì)量,保證充足的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在趣味學習的情況下學到足夠的知識,只有充實的內(nèi)容的教學才是真正的課堂。比如,在講“孟母三遷”、“樂羊子妻”、“管寧割席”等故事時,不僅讓學生學習里面的知識,還要進行擴充,比如講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涉及到歷史問題,還可以講一下故事發(fā)生的地方,涉及到地理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以播放一些感興趣的電影等,這些做法正好和時下提倡的“大語文”的教學要求。
2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老教學只是教師對著課本與教案,再加一支粉筆一個黑板進行教學,這些方法讓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被動的學,沒有思維的創(chuàng)新,只是一味得從老師那里得到答案。如果能在課堂上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則能改變現(xiàn)狀,讓學生有一種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效果自然會好。比如,在《春》一課的教學時,可以放錄音讓學生跟讀,比一比誰讀得好、讀得有感情。再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時,則可以進行分角色表演故事,表演時可以不拘泥于故事的原話,學生們可以自己加上自己的語言合理發(fā)揮,讓故事更有趣。
3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快樂
學習興趣在某種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很多在語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不是一直對語文沒有興趣,而是教師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持之以恒的保持學習興趣,而是在學習時有次失,嘗到了學習語文的痛苦,導致興趣全無,從此對語文不再關心,不愿意聽老師講課,不想思維,不想語文書,對語文作業(yè)也不認真完成。學生的這種狀況,是沒有在語文學習得到快樂的原因所致,我們必須時時對他們進行鼓勵,讓學生體驗成功,比如,對于不難回答的問題,要把這個機會送給這些學生,對這些學生多布置難度不大的測驗,還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長,對針對他的特長進行一次競賽等等,這些,都可能把他們引入學習的興趣上來,來增強他們語文學習的的信心。比如,在初一上學期時,有一位叫朱沖的同學在期中考試中成績排名是16,這個成績已經(jīng)可以了,但是,對于自尊心強、追求完美的他來說還不滿足,看幾天來一直悶悶不樂,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不那么高,我及時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嚴重性,找他談習,讓他重新樹立信心,并經(jīng)常關注他的語文學習,可以看得出,這些對他的關注是非常有效的,他重新樹立起信心,接下來的語文學習非常順利,并且在小測試中取得可喜的成績,從此,他有了學習不應該的信心,語文成績一直不錯。
4多組織語文課外競賽活動
處于平常姿態(tài)的學習不能對學生激起強烈的刺激,如果在語文學習中,經(jīng)常組織一些語文課外競賽,可能讓學生的思維再次活躍起來,讓他們知道語文知識的的重要性。開展豐富的競賽活動,不但強化他們的學習,而且能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
語文競賽活動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記憶力競賽、詩詞背誦比賽、散文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再比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看誰對知識記得多、記得準,再比如,現(xiàn)場口頭作文競賽、演講比賽等,再比如,還可以進行粉筆字比賽、鋼筆字比賽等,這些,都對語文學習有刺激作用,提高他們的學習語文興趣,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5在語文學習中形成良好習慣
習慣是一種心理傾向,是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慢慢形成的。一旦學生的學良好學習習慣形成,學生就會在語文學習不自覺得使用,并加以監(jiān)控,并能保證智力活動的進行并受益終生。所以,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受到老師與家長的重視。也有研究顯示,學生學習語文的成績的好壞與學習習的好壞成正比。比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即使老師沒有布置預習的習慣,學生也會在前一天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預習,這樣,他就會在聽課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思考,如果還沒有得到解決,他就可以再次求助老師或者同伴。所以,要想有理解的語文學習效果,就要從習慣抓起。
6學會學習語文的技巧
語文學科有獨特的學習技巧,與其他學科有所區(qū)別,讓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學會學習語文。比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進行優(yōu)化,明確學習目標,合理安排學習內(nèi)容與時間,合理運用教學方,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等等。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的探究,比如模仿、比較、想象、歸納、總結等。老師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形成具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我們語文教師緊跟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從思想轉(zhuǎn)變,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他們學習主動性,形成良好的語文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這樣,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才會扎實,教學質(zhì)量才會提高。
參考文獻:
[1] 賈新國. 語文生活教學之思考[J]. 網(wǎng)絡財富. 2010(21) ,99
[2] 董安國. 新課標下如何激發(fā)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 魅力中國. 2010(02) ,102
[3] 陳永杰. 中學語文的“三維教學”[J]. 發(fā)展. 2008(06) ,34
[4] 梁春峰. 管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J]. 魅力中國. 2010(01)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