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課,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以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從而能夠發(fā)揮出英語的交際功能。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有益于學生操練語言,發(fā)揮英語的交際性功能。本文通過對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實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法進行簡要剖析,指出其實際操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小組合作法實施的可行性方案及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英語課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本質屬性之一便是具有交際性,在英語教學中,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增強學習的交際能力,教師通常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增強思維靈活性,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1]。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有效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值得深思的問題。
1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具備團隊協(xié)作共事的精神及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順應社會需求,培養(yǎng)學生學習掌握這種生存技巧。長期以來,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授課時間緊、班級人數(shù)多、教學任務重等問題,且學生往往存在性別、年齡、交際能力、心理素質等種種差異,致使師生間的交流不夠順暢,然而相比之下,同班級學生由于其年齡、知識水平、思維情感等都較為接近,更容易溝通理解,此時建立起英語課堂教學交際化模式,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學習氣氛,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從而增加外語交往的時間和機會,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運用及學習的習慣,從而更牢固地掌握英語的使用方法[2]。
2 當前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法所存在的不足
2.1 教師指導技能不足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否成功,更多地取決于教師的引導及參與,這對于教師課程設計及課堂管理有著嚴格的要求,目前,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指導不得法,缺乏引導能力及技巧,甚至部分教師僅僅完成分組工作,便隨意旁觀,并未及時點撥或糾正學生在合作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跑題、冷場甚至無關話題,使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變得空有其表,流于形式。這表明教師未能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真正內涵,從而導致教學的失敗。
2.2 忽視兩極分化問題
即使是同一班級的學生,其能力往往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率先發(fā)言,陳述觀點時充滿自信,容易控制討論的節(jié)奏及起點,而能力較差的學生面對這種局面,往往不會選擇主動發(fā)言,甚至僅僅被動傾聽,放棄發(fā)言。面對此類情況,教師若不能加以有效的引導,容易出現(xiàn)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分化局面,即使教師從小組整體角度及最終結果進行觀察,認為活動成功,也無法否認每個學生個體的學習機會并不平等,部分學生并未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獲益。
2.3 學生合作技能、合作原則缺失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信任、相互配合,廣泛互動,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互助。然而相當一部分的英語課堂中,合作小組往往可見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傾聽,對于教師提問,互動多而互助少,討論內容較為盲目,缺乏良好的交流合作,這說明教師未能使學生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原則,對合作學習時自身任務知之甚少,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影響學習成果。
2.4 討論內容過于形式化
目前,部分英語教學使用小組合作僅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任意布置討論任務,臨時提出問題并隨意分組,且討論時間較短,即便學生仍然在熱烈討論,也強制停止并開始匯報討論結果,若學生回答內容與教師思路相違背,便匆忙制止,自行公布答案,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3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構建思路
3.1合理分組,職責明確
雖然將人數(shù)較多的一個班級整體分為多個小組,使學生能夠充分交流合作,但最重要的問題是,教師必須在分組前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成績、自身素質等有充分而深入的了解,通常應根據(jù)小組成員的性別、交際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活躍程度進行均衡分配,以6-8人為一組為宜,使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定期將角色互換,使學生始終保持這參與積極性。
3.2 目標明確,定時定量
當教師依據(jù)教學大綱將整體教學目標分解成小組目標后,還應根據(jù)小組成員的知識水平及學習能力制定個人學習目標,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力求使教學內容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及生活化,學習量及深度應適宜小組學生的學習,避免出現(xiàn)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了”的情況,同時為了防止學生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還應規(guī)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學習量。
例如在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Using Language Exercise 3時,由于本課題是學習如何使用英語打電話、表示邀請和表達謝意,可先分組要求學生討論將用到哪些詞塊,并將這些詞塊綜合起來用板書展示在黑板上:打電話時常用May I speak to …? Just a moment, please.Can I ring/call back later? I' 11 ring him/her up again.?等,表達邀請時常用I wonder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I' d like to invite you to…Could/Would you please …? I' m looking forward to…等,表達謝意時常用Thank you so much.Thanks a lot. You' re most welcome. Don' t mention it.等。學生有了這些詞塊的提示,便能夠立刻分組進行會話練習,且人人都有內容可說,均能積極參與其中,且所編的對話均可以用到上述詞塊,有助于加深印象,掌握知識點。
3.3 分工合作,交流分享
在學習過程中,應引導小組成員以小組目標為基礎,致力于完成個人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積極交流,結合個人責任及以往經(jīng)驗向小組成員分享、介紹自己的觀點及分析結果,由于學生在學習時,只能學會他的接受范圍之內的知識,只能聽懂他理解能力之內的內容,因此當小組成員均以此為目標,但肩負不同任務時,才能積極參與,互通有無,努力為本小組爭取更好的成績[3]。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英語教材必修五模塊五的“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ies ”第一課時 A “Life in Sport”時,教師可提出In your view, what topics may this passage will tell us?的問題,引導學生預測文中可能涉及到話題,并展開合作討論,匯集本組預測內容,然后進行全班匯報,教師將topic sentences展示出來,從而檢驗他們的預測情況。為了能夠使本組的預測更加準確和全面,小組成員間將充分交流,提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從而加深印象,掌握知識點。
3.4 注重分享,合理評價
當各小組成員完成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各小組分享展示各自的學習陳國,例如采取模擬對話、短劇表演、板圖演示等形式,使學生產(chǎn)生集體榮譽感及學習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熱情,加強記憶,從而牢固掌握學習內容。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把握我國高中生的的性格特征,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遵循科學規(guī)律,抓住合作學習真正內涵,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心情愉悅、積極探索,在掌握學習內容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
參考文獻
[1]馮軍紅.通過師生互動激活英語課堂教學[M].中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6):18-20.
[2]張銀霞.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具體運用[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3,7(3):93-94.
[3]李麗.提高高中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措施淺析[J].價值工程,201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