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在學生學習語文的整個過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將會影響到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將來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課堂提問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小學沒有注意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沒有看到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價值,筆者在本文中對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價值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教學;價值;探討
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 (C)-0000-00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系非常密切,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更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目前課堂提問在很多的小學都能夠得到應用,但課堂提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學校和老師對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價值認識不夠準確,不能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教學作用。
1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價值
1.1課堂提問的督促作用
很多學生剛開始并不喜歡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因為從小學生就有自尊心,如果回答不出老師提問的問題,他們會覺得很丟人、很沒有面子。所以,如果老師能夠適當?shù)倪\用課堂提問,可以很好的督促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從而掌握老師提問的內(nèi)容。例如老師提問學生對《畫》的背誦??赡苡泻芏鄬W生不喜歡去記憶,但如果老師說下節(jié)課要提問《畫》的背誦,那么這些學生就會努力的去背誦,這樣老師的課堂提問就對學生背誦《畫》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對《畫》的理解。
1.2課堂提問的激勵作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整個教學只是一個知識傳遞的過程,學生大多是被動的學習,不能充分的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喪失了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采用課堂提問可以有效的額活躍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開動腦筋主動的思考問題,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積極的學習語文。
1.3課堂提問的強化作用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記憶力非常好,但是他們的注意力卻大多都不在課堂上或是不能在課堂上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采用課堂提問,可以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力。另外課堂提問對課程的要點和難點具有針對性,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的重點,并強化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記憶。如剛上課時的復習性提問或?qū)胄蕴釂?,就可以幫助學生收攏思想,溫故知新,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學過程中的及時提問,可以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發(fā)現(xiàn)并彌補學生對知識掌握得程度和遺漏。更重要的是,這種委婉提醒式的提問,有利于師生之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風氣,使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完成。
1.4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功能。
語文教學不但要訓練學生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能力,謀篇布局的寫作能力,更要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能領會知識和用語言把所學知識表達出來,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理解水平。學生清晰的語言表達,反映了其內(nèi)部思維的流暢性和連貫性。通過豐富多變的提問,可以強化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遵循原則
2.1 課堂提問要遵循民主性原則
簡單的說,課堂提問就是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對話,如果沒有平等、民主,那么對話的效果就不會好,甚至就沒有對話。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把學生作為和自己平等的角色去提問,并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在生活上,老師也要把學生當作朋友,增強師生間的關系,這樣在課堂提問時,學生能夠有種親切感,更加活躍了課堂氣氛。
2.2 課堂提問要遵循階梯形原則
很多小學老師在課堂提問中都不遵循階梯性原則,不考慮提出的問題是否適合學生。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由簡單的開始,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使學生掌握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還可以讓學生更牢的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一文中,如果老師直接提問“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可能很多同學都回答不出,因為他們還不具備那種思考和總結(jié)的能力。但是老師可以循序漸進,先提問“魯迅先生是如何對待民眾和敵人的?”這樣學生可以先從課本上找出答案,等學生提升了一個階段之后再提問較難的問題,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和總結(jié)能力。
3.日常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提問方式
3.1.直接式提問
顧名思義就是正面提問,促使學生直接面對問題。例如,例如:文章發(fā)表的背景?如此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勢?文章的中心議題?等等。這種提問,雖然簡單點,但如果能提問到關鍵處,也同樣可以啟發(fā)思維,起到強化教學效果的作用。 3.2比較式提問。即用比較的方式提問。可以是詞的比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較,還可以是不同觀點、不同方法、不同風格的比較。這種提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擴展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
3.3拓展式提問
以教學疑點、難點為基點,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把已理解的與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拓展思路,融會貫通,深化主題。
4結(jié)語
語文是人類思維的工具,交流的手段。文化的積累,科學的進步,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英華,匯聚著人類智慧的精髓。實踐證明,影響學生小學語文的因素很多,課堂提問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不能形式化,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有廣泛性的進行課堂提問,不能只提問回答好的學生而放棄對回答不好學生的提問,應該平等、民主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課堂提問的價值,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王光龍.語文學習方式的選擇和運用[J].中學語文,2012(6):88-89.
[2] 葛炯.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組織與問題的構(gòu)建[J].現(xiàn)代教學,2011(7):169-170.
[3] 徐云,曹森曉. 學生課堂學習行為——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A]. 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 2011.
[4] 余標局. 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再思考[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2)[C].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