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語言能力與語言的實踐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語言教學如果脫離了語言的實踐活動,語言本身就必然被肢解,語言教學也不可能成功。語境實踐教學就是遵循語言教學的實踐性原則,設置情境,在語言交流活動中組織教學,真正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語境 課堂 詞匯 語法 語言應用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5(c)-0000-00
“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是指通過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語言氛圍,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潛能,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它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突出了環(huán)境對人的心智活動的正遷移作用。
1創(chuàng)設語境,形成英語課堂氛圍
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陣地。情境化的課堂語境的創(chuàng)設,指教師根據教科書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實物、圖片、簡筆畫、音樂等進行情境教學。在教學時,教師可結合教材,模擬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給學生創(chuàng)造貼近生活的語言活動環(huán)境,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課堂氛圍。
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音語調和一定的詞匯量,還必須熟悉并掌握英語語法及英語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還應具備較高的聽、說、讀、寫基本技能。在教學時,教師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引導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境中正確理解、掌握知識,講故事,巧模仿,把課堂搞得有聲有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由于多媒體有圖像播放、聲音再現、操作性強和處理文字能力等優(yōu)勢,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許多枯燥的、機械的文字理解或者語法問題可以變得有趣而生動。
2創(chuàng)設語境,進行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與語境是相分離的,學生需要在語境之外對單詞進行理解,正確發(fā)音、理解單詞含義、拼寫。當學生進行初步理解后,教師又會對詞匯進行詳細的講解,而每一個單詞與其他單詞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學生只能對這些內容進行枯燥的記憶。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背記單詞,但是事倍功半,也影響了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對詞義進行單獨理解,其效果遠不如將詞匯放入語境當中。在語境的輔助下,學生們才能夠更加精準的理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所以,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不能將它與語境分離,應該放在語境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進而讓學生在語境當中,通過閱讀語境、分析和感受詞義。教師可以按照一些步驟進行:第一,瀏覽課文,挑選出不認識的生詞,而且該生詞對課文的理解有著重要作用。第二,閱讀課文,學生對文章大義進行理解,通過課文中的語境對生詞詞義、磁性以及固定搭配進行感受。第三,揣測詞義,通過閱讀課文后,根據語境中生詞段落的具體內容,判斷生詞詞義。學生對詞義進行猜測的過程,就是對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處理水平越深,就能記憶更加持久,為今后運用該生詞奠定基礎。第四,展示生詞,學生對于詞義的猜測可能不夠準確,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句子進行展示,學生進一步對生詞含義進行揣摩和領悟。
3創(chuàng)設語境,進行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不能簡單地予以淡化,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優(yōu)化而不是淡化語法教學”的原則。優(yōu)化即采用“精講精練、借助語境”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引導學生主動獲取語法知識。借助語境,通過大量專項和綜合的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作好準備。正確做法應該是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順帶觸及到本模塊的語法問題,并利用設置的練習來加以鞏固。這樣整個教學流程順暢自然,在課文語境前提下學生掌握語法不再是枯燥無味,甚至有抵觸情緒了。
如以形容詞比較等級的教學為例,課本上以農村中動物們的爭吵為媒介展開教學,充滿了童趣,句型又相對簡單,在這樣的語境下,學生們很容易就理解了比較等級的含義。然后,再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句子,并找出其中規(guī)律,再要求學生根據實物展開造句的練習,比如跟同學比身高等。從課文再到真實的場景,學生興趣高,掌握的也很快。
4創(chuàng)設語境,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設計語境時,要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活化對話、課文等材料內容,進行開放性延伸,增強課堂交際活動的真實感和實用性,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實用價值,獲得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
課前5分鐘的演講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既鍛煉了口語,又有助于英語課堂語境的創(chuàng)設。內容自選,如日常生活、興趣、愛好、對某事或某人的看法、家庭、經歷、對環(huán)境的感受都可以。教師對內容的理解等進行提問或對話。以考驗聽的同學是否掌握大意。初中英語課程有許多對話,這些對話是很好的口語訓練的語言材料。比如有關購物的對話,教師先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新單詞,引入新課,然后引導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在小組合作編寫新對話并表演。這樣全班同學都動起來,把機械的背課文變成主動的圍繞重點句型來設置場景并表演出來,表演的好的贏得陣陣的掌聲,他們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復述”是我課堂口語訓練任務中的一個“重頭戲”。復述是一種最基本、最廣泛的口語表達方式。它需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已知材料中的主要語句,將材料的內容有條理,有重點地表述出來。 由于在教學課文的過程中,我根據課文創(chuàng)設了語境,從詞匯到句型到語篇,學生對課文已經很熟悉了,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復述對他們大部分來說,已經不是那么困難了。
復述的方法也要因人而異,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依據不同的訓練篇目,選擇合適的復述方法,最終實現訓練口語的目的。同時,復述也有多種方法,比如抓住關鍵詞進行復述、根據重點情節(jié)復述、詳細復述、簡要復述以及創(chuàng)造性復述。另外,在訓練時,要根據篇目通過板書、畫面以及語言等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讓學生說的成竹在胸。
五、總結
要想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分析外語學習中的規(guī)律,以此來調整教學的行為。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借助具體語境,采用動態(tài)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要關注語境語義教學,語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趣,讓學生通過語境學習,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與新的語境相結合。只有這樣,外語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負擔才會減少,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1] 王建群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語境教學的有效途徑[J].基礎教育研究, 2009,02
[2] 于俊芳 如何設置初中英語語境,《中小學教育》2012年11月總第116期
[3] 黃曉萍 淺析語境與英語詞匯教學《魅力中國》》2010年9月第1期20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