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課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開頭要激發(fā)興趣,結束要讓人回味。開頭結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帶水。板書演示要清楚明了,重點關鍵要突出鮮明。堅決守時,決不拖課。上課要關心每位學生。要使絕大多數都能真懂。在讓學生思考、操作、討論時,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應有所區(qū)別,體現出“因材施教”。要使優(yōu)秀生感到一定困難,要使后進生感到在進步。
關鍵詞:初中生、生物、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要學好初中生物,光是上課聽講還是不夠的,教會學生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要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后理解”。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huán)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近幾年來,在教學中,注意了讓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yǎng)生物學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了一些創(chuàng)新的啟蒙教育,本學期仍堅持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從而爭取提高教學質量。
學習初中生物學,只聽在課堂上是不夠的,要教給學生有一個合適的學習方法,掌握基本知識點, “第一記憶力,理解力” 。生物學是身體,學習與環(huán)境主體之間(植物,動物,自然)的正確認識,也注重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知識體系。學習初中生物一定要培養(yǎng)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興趣可以多看看書,找找興趣點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積極參與生物教學的互動平臺,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發(fā)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和看法。。上課認真聽講—課后看筆記教參,做練習—對教參中課外部分多加思考,無法理解的記錄下來,問老師,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一步一個腳印。
其次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方法有兩個,一是歸納,二是做題。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的行動,結果和動機是激勵人們采取行動的權力。首先講講歸納,這是教學中最推崇的方法。平時在聽完課,做完習題后應該著重做基本知識點歸納和習題歸納,而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應該先看一邊書本,再看一遍知識歸納,一邊看一邊把重點要點寫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識歸納,最后就只看這本特殊知識歸納。如果時間允許,邊看邊把記不住的打上記號,到了最后的最后就只看有記號的。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知識點過一遍了。掌握基本知識要點,要“先記憶,后理解”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而對于生物學來說,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guī)律,既所謂“先記憶,后理解”。 其實生物看起來簡單,學起來內容多,但卻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系統(tǒng)的;生物題一般只難在設計性實驗那一塊,在于掌握實驗的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要學好生物一定要好好理解,比如有絲分裂這么一個現象,正常是個什么進程,可能在什么時候出現什么錯誤,DNA各階段狀態(tài)都要自己理解清楚后還要想象一下,就更形象了。
掌握知識的基本點,以“第一記憶,理解”與學習科學,生物學,所以學生們只有在記住這些名詞,術語很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guī)律,這就是所謂的“第一記憶,理解“ 。事實上,生物看起來簡單,學習更多的內容,但它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系統(tǒng);生物學問題一般很難設計實驗,一個是掌握基本的規(guī)則,基本的實驗方法。為了學習生物學,必須正確理解,比如有絲分裂,這樣的現象,正常的是什么樣的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DNA的狀態(tài),各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理解去想象,更多的圖像是什么錯誤。生物學教學首先是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例如,開始給學生生物課上,可以談談兩者之間的“生物科學和我們之間的關系” 。 例如,讓學生探索我們進入嚴重的糧食問題,人口增長,有效地解決了現代農業(yè)生物技術,轉基因的產品,以及最近,南方醫(yī)科大學,最新啟動的糧食問題“中國數字人男1號”教學,使學生想說談課本的內容有一個一般的理解和愿景。2.生物課堂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代替的,計算機的應用應該是有助于實驗教學,但絕對不能取代實驗教學。教學節(jié)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只有藝術地處理各種媒體呈現的頻率、速度,每次呈現時間長短、各種媒體的交叉等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種媒體的效能。例如一種媒體使用的次數不宜過多,內容較輕松與緊張的畫面應穿插進行,有張有弛才能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觀察和思考的余地。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誤認為:這堂課用多媒體課件了,板書能不寫就不寫了,完全拋棄了黑板和粉筆。其實,好的板書是一份“微型教案”,能勾畫出本節(jié)課內容的結構體系和知識要點,使教師保持清晰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任意修改板書,這一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特色功能是多媒體無法完全取代的。
最后要鞏固練習:按照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結合練習題,一邊做,一邊梳理自己的知識并記憶。做題時,應該有信心,千萬不可一味依賴于答案。在做題的過程中,同時可檢查自己的學習是否有漏洞,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爭取將每道題目相關的知識點再復習一次。錯題整理,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要善于提出恰當的問題,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時間。一堂課要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嚴肅有笑聲。每一節(jié)課的最精華之處,一定要放慢速度,讓學生能銘刻在心。教學過程的關鍵是“交流—互動”。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活動。學生的聽、說、讀、寫、議、辯、練、評要交替進行。每次上課后,要及時記下自己成功之處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學日記”,隨時總結經驗,自覺進行反思。要及時將教學經驗上升到模式建構,從個別上升到一般。
上面介紹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不僅適用于學習生物,也適用于學習其他科目,當然要根據每個學科的特點而不斷改良。學習方法,像知識歸納,是要花很多時間和心血的,每個學生都不是天生的十分聰明,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勤奮來收獲更多的知識。勤奮、付出,是每一個求學的人都必須做到的。
參考文獻:
[1]周玉平.生物學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04
[2]孫嵐.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的現狀調查與思考[D]. 揚州大學 2004
[3]陸建身、胡璽丹.新課改生物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情感的評價[J]. 生物學教學.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