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中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眴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心臟。教師出色的提問能夠引導學生去探索所要達到目標的途徑,獲得知識智慧,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同時也能較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目前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某個重要的語段就能列舉幾個或十幾個問題,更不用說一篇文章,知識點“沙化”現(xiàn)象嚴重,抓不住文章的重點,突不破文章的難點,品不透文章的妙點,沒有圍繞文章的重難點精妙點進行必要的精當?shù)闹鲉栴}設計。因而盡管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和熱烈,但對文本卻是走馬觀花,所得甚少,根本無法高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若要高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汲取文本語言的養(yǎng)分,就必須對每一篇課文每一節(jié)課作一個精當?shù)闹鲉栴}設計。
什么是教學的主問題呢?教學的主問題就是指從教學內(nèi)容整體的角度或?qū)W生的整體參與性上引發(fā)思考、討論、理解、探究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問題。主問題的設計要深,要以一馭十,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學習,要能奮力攪動學生的思維。那么如何進行閱讀教學的主問題設計呢?我在平時教學中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扣住教學的重、難點設計主問題
教師在確定每一篇課文及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時,就要明確其中的教學重點,要把解決教學重點作為教學的主體任務。緊扣教材重點施問,才能切中肯綮,把握教材要旨。如若巨細不捐,就會隔靴搔癢,抓不住要害而喧賓奪主。教師只有在上課時抓住重點來設問,才能減少設問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而從文章的主旨入手設計主問題卻是緊扣教學重點的捷徑。如《鄧稼先》一文是表現(xiàn)鄧稼先作為“兩彈元勛”如何為祖國核武器事業(yè)做貢獻的傳記性文章,此文用六個小標題提起全文,脈絡清晰,條理分明。每一個標題均能起到概括本部分內(nèi)容的作用。于是,在解題和充滿深情的朗讀及點評后,我設計了一個主問題:“文中哪個地方最讓你感動,你為什么感動?可以是一個事例,也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詞?!边@一主問題的設計,從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對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感受、學習,到對本文在寫法上的收獲,對語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來了。
就語文課來說,所謂難點是課文本身的難點,指對突出課文中心起關(guān)鍵作用的內(nèi)容和學生不易理解的一些內(nèi)容。在課文難點處設疑,有利于學生突破難點,快速地理解關(guān)鍵詞句和課文的深層意思。如在教《孔乙己》一文時,我也學于漪老師那樣,設計了一個主問題:“孔乙己姓甚名誰?”由此引導學生去認真研讀教材,教師在學生交流回答中引導,學生從中認識到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社會意義,明白了孔乙己在當時社會中可有可無的地位,從而解決了本文的難點。
二、抓住文章的“兩眼”設計主問題
作為教科書中的任何一篇課文,可圈可點之處勢必不止一處,教師必須做到“任它萬瓢水,我只取一瓢飲”。緊扣課文重點,抓住課文難點,慧眼尋找突破口,巧妙設計兩三個能以點帶面、牽動一隅而提挈全篇的主問題,讓學生通過這個問題的思考快捷而全面地掌握課文。而文章的“兩眼”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我這里所言的“兩眼”指的是題眼和文眼。首先,以“題眼”來設計主問題。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靈魂的再現(xiàn)。一篇文章的標題往往體現(xiàn)了作者別具匠心的構(gòu)思。抓住標題,尤其是標題中的關(guān)鍵詞(題眼),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線,串起全文。這種提綱挈領(lǐng)的主問題設計,對提高教學效率顯現(xiàn)了重要作用。
其次,以“文眼”來設計主問題。“文眼”是文章的“窗戶”與靈魂,對于有“文眼”的文章,只要慧眼識“窗”,破“窗”而入,設計主問題找到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陋室銘》時,抓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句中的“德馨”兩字提問:“作者的德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由此引發(fā)學生整體思考,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把握文章的關(guān)鍵處設計主問題
有些教師認為課堂提問越多越好,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與思考,課堂氣氛活躍。實際上漫無目的的“滿堂問”只是追求了表面的熱鬧,只會影響壓抑學生的思維,反而淹沒了教學重點。很多時候,我們教師只要把握課文的某些關(guān)鍵處,諸如一個關(guān)鍵詞,一個中心句,甚至是一處細節(jié)、某條線索,并圍繞這些關(guān)鍵處去探究,對于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本,訓練思維能力,掌握讀書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依據(jù)學生的學情設計主問題
語文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就告訴我們,要換位思考,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把自己的閱讀思路轉(zhuǎn)化為學生的閱讀過程,把自己的閱讀感悟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內(nèi)化體會。因此教師必須將閱讀策略轉(zhuǎn)化為閱讀教學策略,讓學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感受言語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五、巧借作家的“創(chuàng)作談”和其他作家的評析設計主問題
作家的“創(chuàng)作談”可以幫助我們原生態(tài)地了解作品;其他作家對作品的評析,往往結(jié)合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獨特的見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例如在教學魯迅的《故鄉(xiāng)》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主問題:“茅盾在評析《故鄉(xiāng)》一文的主題時,曾說:‘著者的本意,卻是在表出人生是一氣的(聲氣相通),后來卻隔離了(主要是指思想感情上的不相通)?!埻瑢W們在課文中對‘我’和閏土以及楊二嫂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作些圈點勾畫,在文中分別找出他們‘一氣’和‘隔離’的表現(xiàn)?!苯又謷伋鰞蓚€主問題:“造成他們隔離的原因是什么?面對著這種隔離,‘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愿望?”這堂課以茅盾的評點作為處理教材的切口和激活學生思維的發(fā)軔點,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力。
在日常教學中,只要我們不斷去總結(jié)和挖掘,設計主問題的方法就有萬千種,這里所言也只是滄海一粟,個人淺見而已??偟膩碚f,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就是用精、少、實、活的問題激活課堂,有效地簡化教學頭緒,使教學內(nèi)容于單純之中表現(xiàn)出豐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細膩,這種高屋建瓴的設計風格直指教學目標,有利于達到高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