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頭等大事。當代小學生從入學起就接受了政治方向、個人修養(yǎng)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諸如熱愛祖國、文明禮貌、、尊重他人、誠實守信、遵守公共規(guī)則及公共秩序等,這些思想教育深入持久,為學生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小學生道德品質形成受到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經(jīng)驗的缺失及現(xiàn)代社會不良信息的蔓延等,削弱了學校德育的力量,使小學生思想受到種種負面影響,出現(xiàn)了思想道德及行為方面的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律性差,不能自覺遵守紀律
自律性較差在學校表現(xiàn)比較明顯,與10年前相比,所有的學校都加強了學生在校生活管理的力度,下課或活動課期間,在走廊校園內需要派多人協(xié)調組織,監(jiān)督站隊,提醒衛(wèi)生等,在家里很多學生需要家長看管,才能完成作業(yè),早上需要家長叫醒起床,晚上需要家長督促才去休息。
2.自私自利,不懂感恩
由于獨生子女的原因,學生適應群體生活的能力差,遇事不能從大局出發(fā),也不能從別人的角度出發(fā),只是為自己著想,不愿意幫助別人,也不能做到互相幫助,在家中不懂感恩,無視家長的辛勤付出,還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蠻不講理。
3.不懂勤儉節(jié)約,浪費現(xiàn)象嚴重
這一點也是很令人擔憂的,學生浪費學習用品的情況很嚴重,低年級小學生常常是每天早晨帶著十幾只鉛筆去上學,到放學回來所剩無幾,生活上攀比現(xiàn)象嚴重,比吃比穿,吃的一旦不可口即丟掉,穿的一旦發(fā)現(xiàn)新款式就要求家長購買。沒有節(jié)約意識,隨意花錢。
4.動手能力差,勞動意識淡漠
很多小學生自理能力差,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才能完成穿衣、洗臉、刷牙的日?;顒?。一些小學生不會自己系鞋帶,自己不愿意背書包,由于不會勞動,也不愿意勞動,所以出現(xiàn)很多家長代替學生來校值日的現(xiàn)象。
5.意志不堅定,辨別是非能力差
開放的時代,言論自由,科技發(fā)展,但是也難免泥沙俱下,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隨處可見。小學生思想活躍,有熱情,好奇心強,對各種誘惑疏于防范,如:玩網(wǎng)絡游戲,過分追星等,雖經(jīng)學校家長教育,明知有害,但由于意志不夠堅定,一旦步入難以自拔。
以上這些道德品質方面的缺失,勢必會影響到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也為他們以后的個人發(fā)展設下了障礙。如何對這些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呢?進行傳統(tǒng)道德經(jīng)典學教育就是一項有效的手段。
傳統(tǒng)道德教育經(jīng)典教材,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等,涵蓋了以上教育問題的對策,教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知禮儀守規(guī)矩的人。如:《弟子規(guī)》教育人懂人倫、守禮法、明事理、重德行、會做人、做好人,讓自己在眾多的思想行為規(guī)范指導下成為一個具有良好修養(yǎng)的、對社會有益的人。通過誦讀原文,講道德故事,讓學生懂得做人的根本,學習古圣先賢的人生智慧,道德修養(yǎng),讓學生懂得規(guī)范,言行有依,效法學習,不斷進步。僅以《弟子規(guī)》為例,這本不到3000字的小書,分為“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8個部分,涵蓋了學生日?;顒拥姆椒矫婷嬉?,教導細致,通俗全面,在指導學生誦讀的同時,鼓勵學生搜集相關人物事例,讓學生能從別人的言行中獲得正確的行為導向,反思自己的差距,悟出自己的正確做法。 我校自去年初組織全校學生學習誦讀《弟子規(guī)》,每日由一名同學在校園廣播中講讀,并結合原文內容講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如在講“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醒 昏則定”這四句話時,主講的同學講了《黃香溫席》的故事,聽到幾百年來“江夏黃香,天下無雙”的贊譽,思想上受到了強烈的感染與震撼,許多學生對黃香的做法表達了敬佩之情。在這一段學習誦讀之后,很多家長反映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有了變化: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替爺爺、奶奶洗衣送藥等。在《弟子規(guī)》講讀活動進行半年后,一位三年級的學生家長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寄到教育局,表揚我校學習傳統(tǒng)道德文化經(jīng)典這一做法,感謝這一教育活動讓他的孫子改掉了思想渙散、做事不負責任,學習得有家長陪同,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等壞習慣。隨著《弟子規(guī)》講讀的深入,遵守日常生活規(guī)范、孝親敬長、團結禮讓、努力學習等良好思想意識深入學生的心中,學生能夠做到認真聽講,較好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課間活動秩序井然、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教育功效日益顯現(xiàn)出來。
學習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如開展誦讀競賽、寫學習體會、記錄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等等。我校開展的《弟子規(guī)》誦讀比賽活動,以各個班級為單位,自編自演,在誦讀中插入了各種節(jié)目,如講故事、歌唱、舞蹈等,形式喜聞樂見,學生參與熱情高漲,比賽進行的激烈緊張,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競賽中選出的優(yōu)秀節(jié)目還代表教育系統(tǒng)參加了“望奎之夏”的匯報演出,取得了更大范圍的教育成效。
我校以傳承道德經(jīng)典培育道德新人的成功實踐,證明了進行傳統(tǒng)道德文化教育的作用,這項教育能夠啟迪心靈、去除乖戾,涵養(yǎng)品性,將會對小學生的道德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堅持這一做法,將為小學德育工作開創(chuàng)一條快捷、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