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是完全統(tǒng)一的”。無論是口頭的說,還是筆頭的寫,無非都是調動大腦中儲存的語言信息源,按一定的規(guī)律組織而成的。能否聽懂別人的話,能否在朗讀的過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點,也都是以自身語言儲存作為基礎的。就連思維、審美、鑒賞等一系列心智活動,無一不是通過語言的傳遞、轉換來完成的。語言能力基礎較好的學生,不用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聽懂得別人講話,在朗讀時抓得住文章的要點;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比較吃力,聽不懂或抓不住要點。在語文的教學中,只有在不斷積累語言,不斷熟悉語言,把那些值得我們儲存的語言的精華,存放在大腦中進行“氧化”才能轉變?yōu)樽约赫Z言能力的養(yǎng)料,不斷提高語言素養(yǎng)。把語言積累作為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勢在必行的。正如古代荀子曾說“不記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蔽覀円呀虒W的重點真正轉移到引導學生多讀點書,多背點范文,多寫點文章上來,我們教師的觀念變了,學生的意志就增強了,對祖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進行積累,由少而多,聚滴水而成大海,為語文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么學生如何有效地積累語言,提高自身語文能力呢?通過多年的實際教學與成效,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多聆聽,在聆聽中積累語言
“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叭怂@得的知識,其中60%來自視覺,20%來自聽覺,15%來自觸覺,3%來自味覺。”①聽的作用僅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識,積累口語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聽話時,主體必須在一瞬間利用強化記憶儲存信息并依靠快捷靈敏的直覺思維活動,才能在接收言語聲波的同時理解語意并評判話語。由此,要有效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多聽。在課堂上,我們都能做到讓學生帶著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范讀等,使其邊聆聽邊思索,邊領悟邊積累。但對于課外的聆聽、思索則為我們平時所忽視。俗話說:身邊的一切皆學問。平時,讓學生收聽廣播,看電視,聽別人爭辯等,都能促進其邊聽邊思考,并能從中有收獲,不斷提高語文能力。如有一名初中生在家聽見別人在辯論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讀法是否正確,于是就利用工具書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這為學生的語文認識能力就得到鞏固、提高。所以,要重視教導學生邊聆聽邊思考身邊的一切“聲音”的習慣,從中獲得提高自己語文能力的信息平臺。
二、多誦讀,在誦讀中存儲語言
廣泛閱讀是積累語言經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中有課內、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基礎、是先導,課外閱讀是繼續(xù)、是擴大。在課內應該訓練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課外語文學習提供舉一反三的規(guī)律性指導。
閱讀是手、眼、腦等感官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速讀廣覽,這是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有時逐個破譯每個文字符號代碼,而利用直覺思維密切相關的預見、猜測、期待等手段簡化閱覽過程,從而迅速敏銳地把握作品實質。跳讀、翻讀、猜讀、倒讀等往往是預見、猜測、期待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活躍學生的直覺思維。有了速讀做基礎,廣覽也就好辦了。廣泛瀏覽、轉益多師,能拓展學生閱讀范圍,擴大其視野,豐富其感知對象,增加其詞匯、句式的儲備,豐厚其語感圖式。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創(chuàng)建語感橋梁。
瑯瑯成韻的誦讀,是眼、手、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與閱覽相比,更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誦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意間對語言那種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與奇特嚴謹?shù)慕Y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
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時,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魯迅先生曾有過形象的描述:“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的確,只有廣泛涉獵,遨游于書山學海之中,才能使儲備充盈豐富,使見識廣博而深刻,真正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雹?/p>
三、多練筆,在寫作中運用語言
熟讀背誦是通過語言的輸入增加大腦皮層的語言信息,作文訓練則是調動大腦中的語言信息來激發(fā)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信息回憶、交流、篩選,從而達到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層次的積累語言。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可以寫出事能感人、情能動人、理能服人的優(yōu)秀作品來,都是經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正確的嘗試不斷保留,錯誤的不停的放棄才能得到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勤奮、不斷地練習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正如許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就是說,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勤動筆,多加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語言材料的積累,而語言材料積累的過程,既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過程。③
總之,以上三點都是息息相關的,對語言積累成敗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