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有著其特殊的規(guī)律性,它不同于兒童舞蹈的啟蒙訓練、也不同于專業(yè)院校的舞蹈教育,更不同于師范類的舞蹈教育專業(yè),它是將三者為一體、同時又具有自身文化特質的一種舞蹈教育。中專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較薄弱,音樂、舞蹈等藝術方面的知識更是弱之又弱。因此,如何借鑒幼師教育的理論與經驗,遵循舞蹈教育強調性與實踐性的教學規(guī)律,根據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實際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條真正具有職校特色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體系勢在必行。
一、生本教育及其特點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在祖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100多所中小學、職業(yè)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獲得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生本教育同時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生本教育課堂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突出學生。從矛盾論的關點來分析,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依據,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發(fā)揮作用。按照這個觀點,在教與學這對矛盾關系之中,學是內因,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依據;教是外因,必須通過學這個內因才能發(fā)揮作用,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突出學習。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過程、基本規(guī)律。生本教育的基本過程是:(1)課前的學習準備;(2)上課時的小組討論;(3)課后的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比如上網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文字或圖例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上學會聆聽老師、同學的講話、上講臺用口頭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觀點提出質疑、對別人的質疑回答自己的見解。
突出合作。學會合作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生本教育的第三個特點是強調學生小組學習,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4-6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強調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老師在認真傾聽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點火”,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揮與拓展。
二、生本教育課堂實踐
本學期,我上了一堂舞蹈生本實驗課,對象是我校幼師專業(yè)二年級的學生,內容是創(chuàng)編幼兒舞蹈《洗手絹》的一段舞蹈,比較準確地表達出音樂形象和幼兒情趣。
(一)遵循教學原則,改進教學方法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先布置學生自學5種幼兒舞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她們的信任。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帶領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這5種步伐,而是讓一個學生帶領全體同學集體練習課前自學的這五個幼兒基本舞步。結果發(fā)現,學生自學基本步伐的效果非常好。因為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的舞蹈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個別步伐不夠整齊、規(guī)范,教師馬上給予指點和糾正,其印象會尤為深刻。這樣真正體現了生本教育的方法論:先做后學,先學后教。打破了以往跟著老師“依葫蘆畫瓢”的模式,充分建立起了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充分體現出人具有學習的天性,我們教學要依靠、信任學生。
(二)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更新教學觀念和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感受音樂,表達音樂作品的本體。那么,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正確地用舞蹈動作來表現音樂,教師該起什么樣的作用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要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會創(chuàng)編幼兒舞蹈,音樂有了,舞步也會了,學生要如何正確地表現呢?作為一個學習者,學生在表達作品時自然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在舞蹈教學里,我認為“欣賞”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導。因為視覺和聽覺的直觀感受是獲得審美體驗和發(fā)展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創(chuàng)編課程里,我就先表演了幼兒舞蹈《洗手絹》的第1段讓學生觀看并思考兩個問題:1、分析舞蹈運用了哪些基本步伐。2、體會音樂所表達的音樂情緒和內容。這種方式實際上就是在無形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幼兒舞蹈的表達方式。教師是怎樣利用這些舞蹈編排的,讓她們去品味這種音樂情緒,欣賞生動、形象的舞步,然后去運用和創(chuàng)造。學生觀看后的回答證實了她們對這首音樂作品的正確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三)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綜合能力訓練
這節(jié)課的核心部分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舞蹈的第2段音樂并小組交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再一次體現生本教育的方法論中以學定教,不教而教。學生學習的核心部分是感悟。感悟不僅上一學習的重要過程而且是重要的結果。生本教育的方法基本是強調充分調動和利用學生資源,強調把學生的學習盡早地交付給學生,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把可以托付的教學托付給學生。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及時地深入到各個小組與學生一起交流,挖掘她們創(chuàng)編中的閃光點。學生創(chuàng)編過程氣氛很活躍,大家集思廣益,動作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氣息。創(chuàng)編結束后,小組展示創(chuàng)編結果,并展開小組之間的互評,讓學生通過展示和評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這個評價的環(huán)節(jié)里,老師對每一組的突出特點和閃光點加以點評和提煉,更加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編智慧的生成。最后教師再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在這樣的評價體制下,評價結果可以使學生自主調節(jié),不斷改進。
三、實施后的幾點思考
舞蹈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恰當的整合教材,構建模塊式的教學內容,采用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有效地開展舞蹈教學,提高學生的表演水平和創(chuàng)編能力。開展舞蹈生本課堂教學實驗以來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由于把學習的權利交還給了學生,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學習更加自覺、主動、熱情空前高漲,借助學生生命的神奇,舞蹈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這節(jié)課從傳統的舞蹈教學角度看,我并沒有把知識點一個個的手把手地傳授給學生,但學生所表達出來的素質和積極性卻讓我驚喜的發(fā)現,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她們人人可以創(chuàng)新。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她們自己。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我們要依靠學生的內部自然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天性,釋放學生的能量。
生本教育理論的產生、發(fā)展是社會經濟進步和學生豐富多彩生存狀態(tài)的反映。如今,它正在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并逐漸完善發(fā)展成為一種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和特色的教育方式。當然,由于生本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模式研究的時間還不算太長,人們對它的認識、熟悉和研究還需要一個過程。正如郭思樂教授所說的“從師本教育到生本教育,有許多新的問題要處理,而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最激動人心的挑戰(zhàn)?!痹谶@個過程中,大家對生本教育所取得的顯著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最后,讓我們共同走進生本,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2]陳德華.《成功教育理論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