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學面臨著教學策略改革、教學綱領變化等重大挑戰(zhàn),亟需進一步的探索和研判,找尋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對于廣大中職政治教師來說,要跳出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的圈子,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有效和務實的教學思路。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對中職思想政治教學的科學化思路和策略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建議。希望借助本文的淺要分析,能夠為相關實踐活動提供啟示。
【關鍵詞】中職政治教學;思想政治;政治課堂;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政治教學要力求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教師要運用全新的教學思路和策略提升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據(jù)此,在課程改革尤其是素質教育再次被提及的大背景下,將政治教學的思路創(chuàng)新與策略優(yōu)化作為教師工作的優(yōu)先考量放心店,無疑是必然而必須的選擇。科學化的教學思路可以引導學生們更好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也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和熱愛。對于教師而言,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也是自身教學水平修煉的一個重要抓手。尤其在中職政治教學日益被重視的今天,研討上述話題更具現(xiàn)實意義。
一、政治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切實提升政治教學的“技術含量”
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政治教學中可以發(fā)揮很好的作用,這就是多媒體政治教學的優(yōu)勢。如,中職政治教師在日常備課的時候,要想方設法將多媒體課件作為教案設計出來,進行課程核心知識點的展示。要知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多媒體技術變革中職政治教學的主要手段。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洌郧‘數(shù)丶右赃\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xié)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tǒng)中職政治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興趣與職業(yè)興趣》教學中,教師首先布置讓每位學生獨立制作本節(jié)課課件,然后全班進行評比,選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這樣的話,學生學習興趣就上來了,動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把自己各方面興趣與今后職業(yè)興趣都制作在課件中。通過這次課件制作比賽,學生既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又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學生還不僅認識到多媒體與中職政治的關系,而且掌握了實踐操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中職政治教學,能夠一下子抓住學生們的眼球與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都投入到中職政治的學習中來。這樣一來,教學工作的開展就變得十分簡單,學生的學習也會更加有趣。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多媒體課件任務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們開展實踐思考和操作。
總之,新時期中職政治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雖然是一個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真正研讀起來卻仍然充滿實踐價值。多媒體與中職政治本來就存在著極為復雜緊密的聯(lián)系,二者就是相互作用而存在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輔助與提升中職政治教學,教師可選擇的思路與策略不一而足、千差萬別。但無論如何,科學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從而為中職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政治應用能力的提高貢獻力量。
二、組織、開展中職政治教學活動,提升政治教學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有時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所帶來的滿足感與體驗,就是他們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也是最好的興趣。在中職政治教學中,這一點尤為明顯。要知道,中職政治就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日常的教學更是如此。因此,廣大中職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無必要不斷引導和要求學生們開展“實踐與應用”,比如“課前一分鐘演講”、“身邊事觸動我”及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正能量”事例演講,通過多種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和應用能力。同時,中職學生的學習技能培養(yǎng)與訓練也是通過類似的方法實現(xiàn),這與政治活動的學習流程有天然的相似,正好增加了學生學習政治的“正能量”。在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政治課的感性認識可以源于學生對生活、時政新聞、重大事件的“觀察”;也可以來源于有目的的、有計劃的“認知和感受”。觀察,尤其是對時政新聞、重大事件等的觀察,真實、形象、生動、新異、可控、可重復,極易喚起學生源于本能的好奇心和諸如探究、操作、理解事物奧秘的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中職政治的興趣,產生一種積極的學習動機。
再如,中職政治課堂教學中,在講《經濟、政治、生活》中《建設政治文明》這一主題,教師首先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要求學生尋找有關人民代表及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增加學生學習政治課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一些“正能量”教育。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使用國內新聞、國際重大新聞、本地新聞等生活中的常見政治新聞和事件來開展政治教學活動。把這些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聞事件引入中職政治課,就會增加學生對政治課的親切感。在教學中,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政治目的之一在于應用;另一方面,在教學中要特別讓學生學習運用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多讓他們用政治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們在解析政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氣質,就是對政治的喜愛和依賴,這恰恰是政治教學需要的。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變政治教學思路
在現(xiàn)代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改變自己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互動交流,給予學生一個可以展示的平臺。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給予善意的鼓勵;當學生成功的時候,教師給予真摯的表揚,當學生走入誤區(qū)的時候,教師給予寬容的幫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就能夠把心真正地交給你,喜歡上你的課堂,樂于與你暢談,課堂成為了教師傳道授業(yè)的地方,學生追求夢想的天地。其中,師生互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與教師合作完成任務,從而調動學生思維。在師生互動中,教師應該抓準時機,在學生似懂非懂,希望幫助解決問題的時候給予學生恰當?shù)囊龑Ш忘c撥,從而達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例如,在《職業(yè)生涯》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本的內容進行視頻觀看,如《職來職往》,看了之后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求職簡歷以及求職目標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轉化成幾個小問題,讓學生們進行小組探討,教師在逐一檢查探討的結果并給予點評,在這樣一個互動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學習任務圓滿地完成了。
所謂“教無定法”,中職學校政治課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無固定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因環(huán)境而異,不斷地改革教學模式,努力探索與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政治課具有思想性、啟發(fā)性、趣味性、發(fā)展性和時代性。
四、以任務導學模式提振中職政治教學,促進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
任務導學模式就是一種以任務、問題為先導,帶動教學整體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在中職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尤為有效。任務導學模式的第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學生形成知識的階段,即學生在特定問題情景的帶動下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與解決,最終形成自己的知識體驗和感受。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課堂教學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
做到了這些,中職政治教師的職責基本完成,其余則要依靠學生們的悟性、思索與探究,這也是任務導學的精華所在。教師作為一個“導師角色”的存在是為了引導最關鍵的步驟,而大部分的流程都需要學生作為核心主體出現(xiàn)。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政治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同時逐步形成自己的實際能力,這也是與職業(yè)教學相呼應的。
綜上所述,中職政治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而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學生還必須是能夠發(fā)現(xiàn)和提出一些問題,并嘗試運用科學方法加以解決的人,是理解科學過程和懂得科學方法的人。正是基于這一理念,中職政治課程標準提倡以科學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經歷政治概念和規(guī)律的形成過程,即學生由單純的學習理論知識到應用政治技能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馬玉萍.如何提高中職政治教學的實效性[J].中國民族教育.2011(01)
[2]陳新霞.關于如何上好中職政治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07)
[3]曲春園.中職政治教學新方法探析[J].文學教育(中).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