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在說,購房窗口期到來了,這其中喊得最大聲的,一定是渴望大賣的樓盤。
事實果真如此嗎?從宏觀政策層面上看,全國限購版圖基本土崩瓦解,僅剩北上廣深等幾個城市仍堅守限購令。關于房貸松綁的風聲也在頻傳,盡管未坐實,但對剛需購房者傾斜是必然。
下半年樓市雖無明顯好轉,重點城市庫存仍繼續(xù)攀高,但速度已經(jīng)放緩。7月和8月,30個城市的交易量實現(xiàn)了小幅環(huán)比上漲,北京等一線城市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一些新盤日光和二手房回暖的跡象。
在北京,諸多剛需項目在做打折促銷的活動,而此前價格較為堅挺的高端項目,也有部分加入了降價促銷的陣營。隨著“金九銀十”的傳統(tǒng)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各家房企必然使出渾身解數(shù),希望可以利用這兩個月的時間沖刺全年銷售任務,而降價無疑是最佳利器。
從這些角度來說,對于部分一二線城市,新一輪購房窗口期確實已經(jīng)開啟。而且從九十月到年底,必然會比六七月份的促銷力度大,可選擇范圍也更大。
但不能因此所有購房人都認為抄底時機已到來,因為具體到每個城市差別懸殊可能很大。購房者密切關注所在城市的市場供求關系、存貨變化、政策刺激力度等因素。
現(xiàn)在的房子一套動輒上百萬元,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如果想要抄底入市,應該更為清醒和理智地做出判斷。
首先自己所處的城市,市場供求關系如何,一般來說,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人口導入快,住房需求大,供求相對平衡,抗風險能力也強,三四線城市購房者更要理智。其次看地段,好地段價值必然高。三看產(chǎn)品,不同產(chǎn)品差異明顯,應該要多進行比較。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房子是商業(yè)產(chǎn)品,不可能只漲不跌,購房者應有心理準備,并尊重契約精神。尤其處于當前樓市窗口期,即便在北京買房都有可能出現(xiàn)短期下跌的情況。此時建議選擇大品牌開發(fā)商,不但質量更有保障,違約風險也比較低。
對購房者個人來說,是否是入市時機,關鍵看是否選到合適的房子。從價格上看,由于二手房對市場反應更快,目前北京市場在售的一些二手房房源價格已經(jīng)基本到底,相較之下,新房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
但對于自住需求來說,只要合適就可以出手,不應該寄希望于抄到最底部,也沒有人能真正看到最底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