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為渭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2014年度“漢語文學(xué)作品中人物綽號的英譯”課題(課題批準號:WZYQ201414)成果
摘 要:綽號,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現(xiàn)象,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及文學(xué)作品中。綽號的正確翻譯,不僅能使目的語讀者準確把握原文的人物形象,理解原文內(nèi)容,還有助于漢語文學(xué)、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本文通過探討漢語文學(xué)作品中綽號的來源及特點,探討綽號英譯時應(yīng)遵循的原則。
關(guān)鍵詞:綽號;英譯;原則
作者簡介:房小綿(1982-),女,陜西渭南人,渭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師范學(xué)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7--02
綽號,又叫諢號、外號。作為中國人命名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形成和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周禮·春官·大?!分芯陀小氨媪枴敝f。[1]從古至今,不僅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非正式稱呼中,而且在許多漢語文學(xué)作品中,綽號也被用來描述、評價、塑造人物形象。以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為例,人物綽號隨處可見,如《紅樓夢》中賈寶玉被稱為“混世魔王”,王熙鳳被叫做“鳳辣子”;《西游記》中孫悟空的綽號是“齊天大圣”;《三國演義》中呂布被張飛罵作“三姓家奴”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dāng)屬《水滸傳》,其中108位好漢,各個皆有綽號。漢語小說中人物綽號的來源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外貌特征
人物最好的肖像莫過于綽號。作家喜歡用綽號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其筆下人物的外貌、形體特征。如《水滸傳》中林沖因為生的豹頭環(huán)眼,人稱“豹子頭”,朱仝因有一部虎須髯,長一尺五寸,因而得名“美髯公”,劉唐因須發(fā)赤紅,因此被稱為“赤發(fā)鬼”。有的小說中還有“齙牙妹”、“長腿叔叔”、“羅鍋”、“瘦子”、“胖墩”、“眼鏡”等綽號,這些綽號的來源都是根據(jù)人物的外表、身體某個部位的特征。這些綽號就像一幅漫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的外形特征,使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同時使文本變得詼諧幽默,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性格特征
綽號能以最簡潔的方式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水滸傳》中的“拼命三郎”石秀,反映出石秀的勇敢無畏,“霹靂火”秦明,表現(xiàn)出秦明脾氣暴躁,“母夜叉”孫二娘,說明她生性潑辣、性格兇悍;《紅樓夢》中的王熙鳳,賈母在向剛?cè)胭Z府的黛玉介紹她時將其叫做“鳳辣子”, 形象地展現(xiàn)了王熙鳳為人精明,薛蟠是個只知吃喝玩樂的紈绔子弟,且愚笨蠢鈍,因此被戲謔地稱作“呆霸王”,二姑娘迎春木納少言,性格懦弱,綽號為“二木頭”;趙樹理小說《三里灣》中的人物馬多壽,人送綽號“糊涂涂”,因為他不明事理、不識大體。此外,還有一些諸如“小算盤”、“老狐貍”、“白眼狼”等綽號,無一不一陣見血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脾氣,使讀者“聞綽號而知人”。
三、職業(yè)特征
綽號也能反映出人物的職業(yè)、社會階層、身份背景等信息。如《水滸傳》中的“菜園子”張青,“神醫(yī)”安道全,“操刀鬼”曹正,“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等都反映了人物曾經(jīng)或現(xiàn)有的身份或職業(yè)。此外,類似的綽號還有“張鐵匠”、“王媒婆”、“破爛王”等。
四、特長及技能
除了表現(xiàn)人物外貌性格的綽號之外,有的綽號還直接體現(xiàn)人物的特長及技能,如《水滸傳》中的時遷能飛檐走壁,江湖人稱“鼓上蚤”,蔣敬精通書算,能布陣排兵,人稱“神算子”, 張順熟識水性,被稱作“浪里白條”;《西游記》中因善使鐵扇而得名的“鐵扇公主”,因善用火而得名的“紅孩兒”等。
此外,許多綽號都來源于歷史人物,如“賽西施”、“小李廣”、“二諸葛”等。還有一些綽號結(jié)合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如《水滸傳》中的李逵的綽號“黑旋風(fēng)”,既表現(xiàn)了李逵的膚色黑,又反映了他的性格急,還有些綽號將人物的職業(yè)與外表結(jié)合,如魯迅小說《故鄉(xiāng)》中的人物楊二嫂,她的綽號是“豆腐西施”,這個綽號不僅使讀者了解到楊二嫂以賣豆腐為生,同時作者讓讀者明白楊二嫂年輕的時候是個美人。
漢語文學(xué)作品中的綽號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形式簡潔。作為一種命名方法,綽號在形式上非常簡潔,通常由兩到三個漢字組成,如“金剛”、“氣管炎”(妻管嚴)、“大個”等,很少有綽號是由四個以上的漢字組成的。二、結(jié)構(gòu)獨特。漢語綽號的組成主要有兩種結(jié)構(gòu),一種是名詞或名詞詞組結(jié)構(gòu),如“眼鏡”、“黃世仁”、“吉普賽”、“陳世美”等;另一種是形容詞結(jié)構(gòu),如“獨眼龍”、“墻上草”、“歪嘴”等。三、修辭手法多樣化。綽號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隱喻,如有的人面無表情,因此得綽號“木乃伊”,性格潑辣的女性被叫做“小辣椒”,機靈狡猾的人被稱為 “猴子”;借喻也是綽號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段,如將貪婪吝嗇的老板稱作“周扒皮”,將癡迷于讀書的人叫做“書蟲”;此外,反語和諧音也是綽號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如將一個一貧如洗的人叫做“百萬富翁”,將丑陋不堪的女子稱作“美人”,給那些整日坐在家中,什么也寫不出來的人取綽號為“坐家”。
綽號,既能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人物的外貌特征,又能概括地表現(xiàn)人物性格,同時還有渲染故事,折射作品的語言魅力,彰顯作者的愛恨喜好等美學(xué)功能。有些綽號還兼具著描述社會背景、反映歷史潮流等社會功能。對綽號的來源和特征進行分析研究,對正確理解綽號的含義,恰當(dāng)準確地翻譯綽號,從而使目的語讀者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原文內(nèi)容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學(xué)作品的靈魂是人物,而綽號作為對人物一種獨特的命名形式,能以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表現(xiàn)人物的特征。為了使目的語讀者準確把握人物形象,正確理解原文內(nèi)容,從而實現(xiàn)漢語文學(xué)作品的對外交流以及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根據(jù)綽號的來源及獨特的形式結(jié)構(gòu),綽號的英譯應(yīng)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明確綽號的來源,理解綽號真實的含義。如《水滸傳》中魯智深綽號“花和尚”,這里的“花”是指魯智深有一身花繡,即紋身,如果不研究該綽號的來源,而將其直譯為“Flower Monk”,就偏離了原文的含義。該綽號譯為“Tattooed Monk”比較恰當(dāng)。此外,《水滸傳》一些人物的綽號來源于人物所從事的職業(yè),如“船火兒”張衡,是指張衡的職業(yè)是船夫,在英譯時不能僅憑字面意思就翻譯成“Boat Fire”, 而應(yīng)該在了解綽號來源的前提下將其譯作“Boatman”。類似的例子還有“菜園子”張青,“操刀鬼”曹正,應(yīng)分別譯為“Gardener”和“Butcher”。
二、理解綽號中的修辭用法,準確翻譯綽號。漢語作品中的人物綽號不僅有品評人物形象的功能,同時還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物的憎惡喜好。以反語為例,如給一個特別胖的人取綽號為“瘦子”,在英譯時就不能直譯為 “Skinny”, 而應(yīng)譯為“Fatty”。對于那些怕老婆的男人取綽號為”氣管炎”,不能簡單譯為“Bronchitis”,而要譯做“Henpecked Man”。
三、凸顯綽號中蘊含的中國文化。文學(xué)作品的對外傳播其實質(zhì)就是中國漢語言文化的對外交流和傳播。綽號形式簡潔,但卻飽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這主要是指一些采用歷史人物、傳說、文學(xué)作品中人物等命名的綽號。如“豆腐西施”,如果只簡單地音譯為“Tofu Xishi”,對于那些對中國文化不是很熟悉的目的語讀者而言,就體會不到作者想要表達的人物到底有多美。面對這種綽號中的文化差異或空白,應(yīng)異化為主,再輔以注釋作為說明。[2]此處對“西施”加以注釋“One of the Four Beauties in ancient China”。類似的例子還有“二諸葛”、“玉麒麟”、“陳世美”等。通過加注釋的方法,對綽號的英譯進行補充說明,使目的語讀者準確理解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同時,使讀者對相關(guān)的文化有所了解,并激發(fā)其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的興趣。
四、綽號的英譯在形式上應(yīng)簡潔。漢語綽號作為命名的一種方式,具有形式簡潔,一般不超過四個漢字的特點。那么對綽號進行英譯時,也應(yīng)簡短,過長的譯名容易給讀者的閱讀帶來不便,同時也會使讀者喪失繼續(xù)閱讀的興趣。以《西游記》中“鐵扇公主”為例,將其譯作“Princess who is carrying an iron fan”就不如“Princess with Iron Fan”好?!凹t孩兒”可直譯為“Red Boy”,再加注釋的形式,而不宜譯作 “Red boy who is good at fighting by using fire”。
綽號,作為一種獨特的命名方法,在漢語文學(xué)作品中俯拾皆是。在對人物綽號進行英譯時,應(yīng)根據(jù)綽號的來源及特點,采取恰當(dāng)?shù)姆g策略,使目的語讀者通過人物綽號正確理解人物形象,促進漢語言文學(xué)及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參考文獻:
[1](漢)鄭玄注. 賈公彥疏(唐). 周禮注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84.
[2]王東風(fēng). 評Nida的讀者同等反應(yīng)論. 楊自儉. 《英漢語比較與翻譯》.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