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試圖從解構主義視角,對菲茨杰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進行解讀,發(fā)現小說作者在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顛覆了幾個主要的二元對立概念,如浮華的年代與墮落的人性、璀璨的愛情與破碎的美夢。
關鍵詞:《了不起的蓋茨比》;解構主義;二元對立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7-0-02
解構主義批評是一種極具破壞力和革命性的批評思潮。它以大膽的懷疑精神,堅持反傳統和反權威,旨在摧毀西方的形而上學機器。解構批評推崇變化,它不會走向虛無主義,而是要揭示萬物在自我結構中的延續(xù)和變換,是萬物在變化中共存而不是泯滅。它認為二元的真正關系是互補中的對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你我又是有差異的。以解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對菲茨杰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進行解讀,發(fā)現小說作者在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顛覆了兩個主要的二元對立概念,即浮華的年代與墮落的人性、璀璨的愛情與破碎的美夢。解構主義顛覆文本中不對稱的二元對立概念或價值上的等級秩序,但這種顛覆是闡明作為對前項的否定、邊緣和補充的第二項是第一項可能存在的先決條件,并不是簡單地以被壓抑的后者替代前者的本源地位?!皭矍椤薄皦粝搿笔菃渭兠篮玫氖挛铮档酶桧?;而“墮落”“破碎”則是鞭笞唾罵的對象,值得反省。
一、浮華的年代與墮落的人性
1922年,整個紐約城市都彌漫著名利與金錢的味道,典型的物欲橫流、紙醉金迷。尼克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在華爾街工作的年輕人,面對滿街的華府不禁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國夢”。黛西是尼克的表妹,長得分外美麗, 美國“富二代” 湯姆娶了她。他們住的是豪華莊園,臨近大海,而隔海相望的卻是尼克寒酸的小屋。黛西雖然住這樣奢華的豪宅里,生活無比富裕,但是感覺不到一絲快樂。
黛西的身上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迷人氣質,柔弱不乏堅忍,快樂中略含悲傷,著實讓人憐憫疼愛,仿佛天上宮闕中的絕色仙女,雖處美輪美奐之境,可卻異??仗摷拍y耐。與之相反,湯姆成天風花雪月夜夜笙歌,甚至還帶著尼克尋花問柳,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用不夜城來形容紐約絕不為過,從午后直到凌晨,狂野派對在這個奢靡的世界里一直延續(xù)著。在酒精和尼古丁刺激下,尼克醉眼迷蒙,呼吸到整個紐約城充斥著的物欲橫流的氣息。相對于奢華樓宇里的富人,他曾經就是一個“路人甲”,無時無刻向往著進入。而當他置身于此進行肆意狂歡時,卻陡然迷離了,甚至出現了幻覺,紙醉金迷的逍遙產生了莫名的空虛。當一名作家,是的,他曾經有過這樣的夢想,可眼下卻在荒淫的王國中墮落與沉淪。恍惚渾噩中,他分不清到底是自己還是這個世界需要拯救。
蓋茨比是“美國夢”最忠實的追尋者和繼承者。從一定程度上講,社會大環(huán)境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享樂至上和金錢至上的當時社會背景下,蓋茨比的“美國夢”由此產生了根本變化。在他的價值觀里,錢、物至上,認為純真愛情、美滿婚姻、和諧家庭完全靠金錢、地位和財富便可輕易擁有。蓋茨比饑渴地、不擇手段地在短短五年時間里便獲取了巨額財富,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富家小姐黛西的芳心。他如愿以償地脫貧致富,一下子從無產階級進入了上流社會。暴發(fā)后的蓋茨比在黛西小姐的莊園對面豪擲萬金買下了一棟高檔別墅,不時舉辦奢華派對,大宴賓客也是隔三差五,要的是他那夢中情人黛西看過來。夜夜守望她家門前的那盞綠燈更是入木三分地刻畫出蓋茨比的一片癡心。
二、絢爛的愛情與破裂的美夢
蓋茨比的精神支柱是他昔日的戀人黛西,他的愛情世界也便成了他的幻想世界。在蓋茨比的幻想世界里,美國上流社會婦女一定具有高尚、純潔的美德,包括他的如花般美麗的、近乎理想化完美的黛西,甚至把她作為自己一生不惜獻身追求的理想化身。雖然蓋茨比和黛西初識時,他不過是個不起眼的下級軍官,但是愛情的動力給予了他勇氣,門當戶對觀念促使了他必須追逐“美國夢”。在他的世界觀里,金錢是掃清時間障礙的唯一條件,擁有了金錢,與黛西的愛情便能水到渠成。于是,他不遠千里來到這片土地,追逐他伸手便能觸摸的夢想,似乎近在咫尺。
其實,黛西和湯姆也曾經有過一段相似的過往,在黛西的人生之中并不缺乏愛情與富有。然而黛西的真愛還是敗給了湯姆的放蕩,即使她駐顏有術,不輸時光荏苒。愛情還是不期而至,是如此突然,貌似虛幻般發(fā)生了,黛西從蓋茨比身上找回了幾乎傷逝的激情。他關注她的一切,甚至整理成冊,心肝寶貝似的夜夜翻閱,期間更是不惜重金為她買下許多華麗的服飾。然而,黛西心有所觸想起破裂的婚姻、逝去的年華,為曾經的美好不由抱起那堆名貴的服飾抽泣起來,也許她在恐懼和迷茫于未來。
蓋茨比的美夢實現了——金錢、愛情、理想。面對初戀情人,沉浸在幻想之中的蓋茨比儼然失去了判斷力,變得毫無理智。在他腦海里,此時的黛西已被他幻化為傳奇的美麗故事,甚至把她的生命都同他不可理喻的理想完全黏合在一起了。他企圖與她共同來完成自己的夢想,因為他的初戀情人是那么現實地就在他眼前。然而,他卻內心空虛,感覺那失而復得的愛人和握在手中的美夢就像彌漫在大海之上的層層迷霧遮蓋住了綠燈的光芒,特別奇異,即便是懷抱著心愛的女人。也許追夢的過程遠比美夢的實現更加迷人。然而他不懂,這個夢早已丟在他身后,丟在一望無際、黑夜漫漫的山野之中。
真實的黛西與蓋茨比幻想中的黛西存在的差距就是萬惡不變的現實與他理想的差距。黛西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高尚純潔,她只不過是一個資產階級富家小姐的典型代表,人生最高目標就是享樂。黛西的冷酷無知、自私貪婪、金玉其表預示著美國夢的撲朔迷離。蓋茨比終其一生的精力構造了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如此的海市蜃樓又怎能叫他分得清現實與夢境?盡管蓋茨比聽出了黛西充滿銅臭的貪婪之聲,卻依然未能幡然覺醒地看到他們不屬于同一世界。明知黛西早已分情破愛,他依舊一往情深,執(zhí)著地尋求破鏡重圓。一廂情愿的浪漫注定了他追夢行動的失敗。蓋茨比的夢想猶如肥皂泡般美麗,殊不知早已種下自己人生悲劇的惡果,畢竟黛西作為他理想的化身,卻根本不具備理想的真實。
由于蓋茨比對“美國夢” 的盲目追求,到頭來自己卻成了“美國夢”的犧牲品,從而導致他以悲劇終結生命。蓋茨比終日沉溺于撲朔迷離的幻想之中,其實他的“夢”早已被現實摧毀,而他仍然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從現實意義上講,他的死亡就是一場“美國夢”的幻滅。在蓋茨比的內心深處,認為只要努力、勤奮、有志,一切便可擁有。讓人悲催的是他臨死也沒懂得,美國殘忍的階級現實才是悲劇釀成的主因。
三、結語
對于尼克而言,他親身體驗了奢靡,親眼看到了世態(tài)炎涼,也感觸到了富貴之下的丑陋與狡黠。至少他還是清醒地認識到,他的理想不可能在那里實現,也走不進那繁華世界,只會消磨他的意志,吞沒他的靈魂,最好的選擇便是遠離。離開紐約的前夜,尼克只身來到蓋茨比的豪宅,主人的死一改往日輝煌的場面,剩下的只有破敗、冰冷、陰森?;厥淄?,歷歷在目,所有璀璨都化成眼前的冷清,對岸黛西門前的那道綠光卻依然閃爍,有如夢的碎片。尼克突然發(fā)現蓋茨比的天真美夢難能可貴。雖然蓋茨比用罪惡的途徑不擇手段地實現了這個美夢,終究是歌舞升平的繁華都化作枯葉,連同幻象一起破滅了,但是尼克堅信,人們總有一天會回歸純真。蓋茨比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感染了尼克,也讓他看清了繁華表象下的虛幻,他也誓將永不放棄對美夢的追求。
總之,菲茨杰拉德以其特有的敏銳目光為人們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腐朽墮落、人情淡薄、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風貌。蓋茨比的美夢破碎就是“美國夢”的幻滅,他的人生悲劇就是那個時代美國悲劇的代表。許多人和蓋茨比一樣,窮盡一生都在追求“美國夢”,馬不停蹄地獵取代表價值和身份的金錢、財富和地位。但是冷酷的現實又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聚集財富和享樂主義的毀滅作用,因此作品凸顯了悲劇性的時代破滅感,迸射出具有現實意義的藝術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散步的魚.了不起的蓋茨比:繁華夢碎[M].新東方英語(大學版),2013,11.
[2]菲茨杰拉德著,王晉華等譯.了不起的蓋茨比[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3]劉安海,孫文憲.文學理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李晶晶.曲終人散事更哀—析《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悲劇人物蓋茨比[J]. 科技信息,2010,7.
[5]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