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川省南充市歷史悠久,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皆為都、州、府、路、道、署的治所。自古也就有人文薈萃之地一說,公元前202年漢朝漢高祖劉邦設(shè)安漢伊始,至今建城已有2200多年,被譽為嘉陵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聞名遐邇絲綢之都,久負盛名水果之鄉(xiāng)。南充市轄順慶、高坪、嘉陵三個區(qū)和西充、南部、蓬安、營山、儀隴五個縣以及閬中市,文人騷客至于此,無不留下千古名篇。
關(guān)鍵詞:南充;閬中;陸游;杜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7-0-02
南充是歷史古城,但是名勝遺跡甚少,明人任瀚在《順慶府志序》中寫道:“順慶當劍門、白帝、夔、渝、涪、閬之中,而果州之故處也。先主下峽窺吳,出棧閣拒魏,明皇僖宗先后幸蜀,皆取到涪渝,而果以偏郡,不得蒙一見翠華皇尾,巡幸之所不及,是故無宮闕、臺榭、明堂、京觀、樓櫓之制。” 1因此,歷朝歷代古人至此,無不是因其景觀和人文興起而詠。
一、蓬安古鎮(zhèn)
蓬安,春秋系巴國地,秦屬巴郡,漢初置安漢縣,公元507年置相如縣,557的設(shè)蓬州,1913年改蓬州為蓬安。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唐代詩人元稹、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宋代大文豪蘇軾都曾在蓬安留下了顯赫的政績或?qū)氋F的墨跡。蓬安最出名的,莫過于它的古鎮(zhèn),又尤其是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蓬安周子古鎮(zhèn),更是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區(qū)內(nèi)一顆熠熠生輝璀璨耀眼的明珠。據(jù)《蓬安縣志》載,周子古鎮(zhèn)原名舟口,又稱舟鎮(zhèn),取嘉陵江上往來舟船皆停泊于此之意。宋代理學(xué)鼻祖、《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曾路過舟鎮(zhèn),轉(zhuǎn)乘船只順江而下去合川拜訪朋友,蓬安的士紳學(xué)子仰慕其學(xué)識人品,聞訊便列隊于驛馬道兩旁,歡迎并盛情挽留濂溪先生逗留舟鎮(zhèn)講學(xué)。宋朝以后,建濂溪祠,立石碑刻銘詩以作紀念。因此,舟鎮(zhèn)又稱周子鎮(zhèn)。清代詩人伍聯(lián)芳用“一條襟帶隔蓬州,數(shù)里平沙接渡頭”2詩句對它的位置作為形象的描繪。行走于其間,你會感到古鎮(zhèn)的錯落有致,遙想愛蓮人已古,光風(fēng)霽月至今留,而那些白墻黛瓦間透出的古香古色,更是情調(diào)別具。
二、閬中古鎮(zhèn)
閬中,古屬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歸于巴國,周秦伐蜀取其地設(shè)閬中縣,后為蜀漢之半,當東道要沖因避文帝之父楊忠諱,隋改縣曰閬內(nèi)三十五載,及此之外,閬中縣名沿用至今不曾廢輟,堪稱千年城名。
杜甫曾兩次游歷閬中,留下了大量詩歌?,F(xiàn)在在杜少陵祠堂墻上還分別刻有杜甫在閬州的兩首代表作:《閬山歌》、《閬水歌》。杜甫在詩中絲毫不掩飾自己對閬中的偏愛,筆端勾勒如畫,書出閬中絕佳風(fēng)水。
閬山歌3
閬州城東靈山白,閬州城北玉臺碧。松浮欲盡不盡云,江動將崩未崩石。那知根無鬼神會,已覺氣與嵩華敵。中原格斗且未歸,應(yīng)結(jié)茅齋看青壁。
閬水歌4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fù)春從沙際歸。巴童蕩漿欹側(cè)過,水雞銜魚來去飛。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閬中城中的美景盡收杜甫眼底,在杜甫的詩作中有難得一見的閑適與愜意。
杜甫于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旅居閬中期間,游覽滕王閣時,還寫有《滕王亭子二首》?!熬跖_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古墻猶如竹色,虛閣自松聲”“人到于今歌出牧,來游此地不知還”這些詩句,使閬中滕王閣而聲名大振。
遙想當年大詩人們足跡就走在這一片土地上,為之沉醉,為之謳歌,也讓人對閬中油然生出無限敬意。
乾道八年,陸游從夔州去漢中王炎興元府從閬中路過。同年秋,他因事又從蒼溪來到閬中。兩次來閬,閬中獨特的人文風(fēng)景給陸游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閬中盤桓多日,以至魂縈夢繞。他坐船渡江游了錦屏山,瞻仰了杜少陵祠堂,因此寫下《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5:
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錦屏。
涉江親到錦屏上,卻望城郭如丹青。
虛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來磨滅知幾人?此老至今原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搖落壯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義凜然令人思。
夜歸沙頭雨如注,北風(fēng)吹船橫半渡。
亦知此老恨未平,萬竅爭號泄悲怒。
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很精彩,把個山圍四面、水繞三方的閬中城用短短28個字描畫得活靈活現(xiàn)。后半段融入家國之恨,讓人為之嘆息。
杜甫、陸游兩位詩人是歷史上難得的具有崇高愛國情懷的詩人,他們的詩中常見到對祖國山河破碎、人民生活疾苦的關(guān)注和憤慨,從這個意義上說,兩人是跨時空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閬中,陸游因見著名的南池廢為平陸,特地去察看,并嘆道:“數(shù)莖白發(fā)愁無那,萬頃蒼池事已空。陂復(fù)豈唯民食足,渠成終助霸圖雄。”6在《南池新亭碑》詩中他也嘆道:“文章綺靡雖非古,今代詞人不辦渠”,7尖銳批評當政者忽視興修水利。陸游一生酷愛梅,兩次旅閬,他都特地邀友到城南觀賞。陸游還游了滕王亭,在奪錦軒飲酒題詩。
陸游在閬中寫詩十余首,他贊美閬中山水,熱愛閬中風(fēng)物,如:“三疊凄涼渭城曲,數(shù)枝閑淡閬中花”,“挽住征衣為濯塵,閬州齋釀絕芳醇”。8他對閬中的一切,都感到十分親切和美好,甚至產(chǎn)生了故舊之情:“蔦花舊識非生客,山水曾游是故人”。9
歌詠閬中最有心的詩人,莫過于明代宰相楊博的父親楊瞻了。明嘉靖十二年,楊瞻升任右寺副四川按察司僉事,分巡川北道,駐保寧。
楊瞻任職閬中期間,修舉廢墜,整飭文學(xué),政績卓著。重建新建錦屏山、大佛寺、將相堂、三陳書院、玉臺觀、云臺觀、靈山寺、觀音寺、懷陳館等。在他主持下,編修嘉靖《保寧府志》。凡閬中名勝古跡,都題詩一一詠贊。特別是經(jīng)過他的考察研究,定出了閬中十大景觀,依次是“錦屏春色”、“嘉陵秋水”、“云臺仙風(fēng)”、“頤神古洞”、“書巖遺跡”、“盤龍池館”、“南池曉波”、“西津晚渡”、“傘蓋凌云”、“梁山戴雪”。他對這十大景觀,一景一詠,極表傾心陶醉之情。
錦屏山,地處閬中的南面、嘉陵江邊,古名閬中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稱。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即以錦屏山為軸心。杜甫詩云,“閬中城南天下稀”。楊瞻題詩曰:“古閬城南別有天,幽奇端不類人間。風(fēng)光環(huán)繞讀書洞,云霧遙連傘蓋山。爛漫百花春乘云,翱翔雙鶴夜邀還。沖天松柏直摩日,我欲凌空信手攀?!?將錦屏山的花木錯雜似錦,兩峰連列如屏寫得惟妙惟肖。
三、鳳埡山
鳳埡山位于天府之國東北部,地處南充市嘉陵區(qū)城郊,是鑲嵌在嘉陵江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里“春天有花、夏秋有果、四季有綠、常年有景”,是南充近幾年來熱門的旅游休閑之地?;咎m一直以來是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須眉的典范,而鳳埡山的都尉娘娘的傳說,卻是古巴國貞潔烈女的真實寫照,清人王培荀在《聽雨樓隨筆》中記載到“《碧梧雜錄》載,四川西充女子,代父從征,以功授都尉,歷官數(shù)載而歸。嫂見其腰軀肥大,疑而嘲之。女置酒邀親里會飲,割腹以示無他。葬順慶鳳丫山,翁仲猶存名都尉冢,至今呼為都尉娘娘墓?!司憔Y以詩。詞雖不工,特以韻語紀事?!边@其中提到的順慶,即順慶府,明清時期南充縣隸屬順慶府治。鳳丫山亦是今天的鳳埡山。“都尉古冢草肅肅,林深月黑風(fēng)怒號。鬼火青紅耀涼宵,火光閃爍隱嬈嬌?!睍r至今日,都尉娘娘的墳?zāi)?,依舊閃耀著當年的光輝,散發(fā)著當年無畏的氣概!
注釋:
[1]《南充市志》四川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1944年11月 617頁
[2]《蓬安縣志》第十二卷17—18頁
[3]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年8月版
[4]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年8月版
[5]陸堅:《陸游詩詞賞析集》 巴蜀書社,1990-01版
[6]陸堅:《陸游詩詞賞析集》 巴蜀書社,1990-01版
[7]陸堅:《陸游詩詞賞析集》 巴蜀書社,1990-01版
[8]陸堅:《陸游詩詞賞析集》 巴蜀書社,1990-01版
[9]陸堅:《陸游詩詞賞析集》 巴蜀書社,199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