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學分制背景下以人為本教育教學的開展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會直接影響到高校課程教育改革的質量和效率,尤其是以以人為本理念對學生的管理進行有效改革這一方面。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教改的背景以及目前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高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用以人為本理念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展開具體的論述,并且其有效開展措施作出了一些詳盡的建議和意見,希望對于高校今后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來說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學分制;以人為本;高校學生管理;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3--02
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和進行,對學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展開來說,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個人素質的綜合發(fā)展,同時對于整個高校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現(xiàn)階段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現(xiàn)狀
課程教育改革進行已經(jīng)開始一段時間了,就學分制背景下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來說,從上文的相關論述中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它的重要性的,但是就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似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程度不夠
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對高校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過程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落實課程教育改革要求的過程中可能將絕大多數(shù)的重心都放到了具體課程的教學上,而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進入到中高學習階段的時候,不管是心理還是性格方面都會產(chǎn)生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具體的學習生活中都會反映出來,針對這樣一種現(xiàn)狀,如果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沒有對這一問題進行關注,并且利用學生階段獨特的心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的話,那么,不管是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還是對于課程教育改革來說也好,都會產(chǎn)生一定問題,最終阻礙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高校課程教育改革事業(yè)的推進。
(二)管理方式的陳舊
高校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不管是在教學模式還是在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上,都已經(jīng)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式。比如就高校的德育教育來說,由于學校的不同,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可能力度以及范圍方面都有所不同,有的學校雪峰較濃,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養(yǎng)成比較良好,因此不需要學校在這一方面采取什么措施進行細致的管理;但是對于某些學風并不濃郁,并且學生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都較差的高校來說,如果德育管理工作開展不夠細致的話,是根本無法發(fā)揮相應管理功能的。就現(xiàn)階段一些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來說,似乎就是存在這些方面的問題,院校的管理措施過于陳舊,與學生的階段發(fā)展已經(jīng)產(chǎn)生嚴重的脫節(jié),根本無法發(fā)揮相應的管理作用。
二、以人為本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通過上文的相關論述,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情況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來說,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融入,不僅能夠對現(xiàn)階段學生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進行有效的改善,同時也是促進目前課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學分制背景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究竟有什么樣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呢?
(一)課程教育改革人文教育的客觀要求
通過上文的相關論述,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現(xiàn)狀和問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融入除了能對現(xiàn)階段管理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階段之外,它也是課程教育改革條件下對人文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以人為本理念實際上是指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應從學生的角度對具體的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措施進行有效的設計,從而在對學生學習生活以及學習狀態(tài)進行有效管理的基礎上,全面提高高校課程教育改革的最終質量和效果。
(二)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就高校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來說,除了學科的成績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個人素質。日常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的專業(yè)課程知識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個人素養(yǎng)的形成就離不開相應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了。學生在性格發(fā)展階段很有可能會收到社會各界各種信息的影響,學生在進行價值觀以及世界掛樹立的過程中可能就會面臨一系列的障礙和難題,同時在進行人格塑造的過程中會通過一些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如果對以人為本的理念加以應用,運用到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去,不僅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對學生的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進行有效影響的必要途徑。
(三)為課程教育改革進行有效鋪墊的重要保障
就高校的課程教育改革來說,除了依靠教師的努力和學生的配合之外,同時也離不開以人為本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學分制背景下對課程具體教學過程的質量要求較高,而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如果但是依靠學生的自覺事實和自制力就想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學生在接受課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有些科目雖然感到有興趣,并且也會樂意去接受教師的管理和要求,但是一個班級中,學生的人數(shù)過多,教師不可能關照到每一位學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就應發(fā)揮相應的保障作用了。學分制背景下,銅鼓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作用,有效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能夠最大限度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校方的距離,同時還能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積極的影響,轉變學生在接受課程教學過程中一些存在偏差的想法,從而提高整個高校課程教育改革過程中的教學質量,從而為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推進提供相應的保障。
三、學分制背景下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措施
通過上文的相關論述,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現(xiàn)階段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時結合目前高校課程教育改革的進度來看,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及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了。鑒于此,高校在利用以人為本理念開展具體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究竟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從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呢?筆者結合自身的一些看法,并且根據(jù)一些高校管理工作開展的成功經(jīng)驗,給出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把握學生的階段發(fā)展特點
以人為本,顧名思義就是從人的角度來開展相應工作。學分制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上的“以人為本”,實際上就是將學生放在中心位置,對整個管理工作開展的目的以及方式方法進行有效的設計。在理解到這一層面意思的基礎上,針對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現(xiàn)狀來說,學分制背景下如果要對學生展開有效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當務之急是對學生的具體發(fā)展狀況進行有效精準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在了解現(xiàn)階段學生發(fā)展實質的基礎上,才有可能保證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能夠直奔主題。在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建議對以往的了解方式以及了解手段進行更改,如果采用傳統(tǒng)比較生硬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接受起來的時候可能會產(chǎn)生叛逆或者逆反的心理或者是行為。鑒于這種情況,建議高校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對一些社團活動或者是講座進行有效的利用,爭取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以及講座進行的過程中,利用一些提問或者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去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進行有效的把握。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同時也能保證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內(nèi)容世界以及發(fā)展趨向進行有效的把握,從而為接下來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相應的基礎。
(二)分類整理的有效進行
學分制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在開展起來實際上是存在巨大難度,在對管理過程中以及管理方式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實際會有很多繁瑣的工作和準備。比如就上文提到的內(nèi)容來說,除了通過活動的方式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以及心理行走趨勢進行有效的了解之外,在收到相應信息以及數(shù)據(jù)的前提下,還應對收集的相關結果進行有效的分類和整理。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對信息和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中,應根據(jù)收集的具體內(nèi)容,對所有學生遇到的問題或者是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類。分類處理的好處就是既能保證工作開展的精準性和針對性,也能提高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效率。這樣一來,高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對整個管理措施進行不同的設定,不僅可以提現(xiàn)學生信息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能極大的提高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最終質量。
(三)了解學生的需求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給予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空間也越來越大,就學分制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來說,與傳統(tǒng)的管理工作相比,不管是在管理理念還是管理宗旨方面都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具體的變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實質應該是通過對學生的影響來達到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管理工作者應該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對學生的心理期待進行預測,從而設置好合理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措施。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學分制背景下高校學生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管理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充分把握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了解學生的內(nèi)在期望,不僅是以人為本管理工作開展的必要前提,同時也是課程教育改革過程中整個高校進行革新的必然措施。因此,我們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管理的出發(fā)點,從而提高整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根本質量,為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吳誠. 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09.
[2]徐鋒. 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
[3]楊嵐嵐. 淺談“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 教育與職業(yè),2013,02:161-162.
[4]管清華. 新形勢下基于以人為本觀念的高校學生管理之我見[J]. 中國校外教育,2013,06:42.
[5]施起富,陳建和.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學生管理模式研究[J]. 理論導報,2013,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