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千百年來,人們對《詩經·大雅·生民》的討論一直都存在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大雅·生民》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此價值不僅僅包括其本身一直存在的諸多疑問(比如姜嫄的身世問題、姜嫄棄子的原因等等),還包含了它作為感生神話所具備的價值。本文就是從《大雅·生民》入手,從而進一步揭示感生神話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雅·生民》;感生神話;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蘇楠楠,女(1990-),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唐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3-0-0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的價值不言而喻。而《詩經·大雅·生民》作為周民族史詩中的重要篇章,千百年來也已被研究得很多了。比如姜嫄的身世問題、姜嫄的棄子問題、后稷的身世問題等等已經有了很多種說法了。因此本文論述的重點不在于此,而是要從《大雅·生民》中揭示感生神話的重要價值。
一、后稷感生
在《詩經·大雅·生民》中有這樣的記載:“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边@段文字清楚地說明了后稷出生的原因是“履帝武敏歆”。簡單地說就是后稷的母親姜嫄在求子祭祀之后踩了一個大腳印,然后就懷上了后稷。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是很神奇的事,因為整篇文章對于后稷父親的描寫就是一個”帝“字,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后世對“帝”的看法是不同的。第一種認為“帝”指的是帝嚳,因為在《史記·周本紀》中有著“姜嫄為帝嚳元妃”的記載。在《帝王世紀·五帝》中也有著類似的記載:“帝嚳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生契。次妃陳豐氏女,曰慶都,生放勛。次妃娵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第二種認為此“帝”指的是帝俊。因為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钡谌N就直接把這個“帝”當作了天帝。不論是帝嚳、帝俊這些傳說中上古神話人物,還是天帝這個虛幻的存在,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與天相關。所以后稷的父親也等于是天,后稷乃是感天而生。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出生方式不勝枚舉,它們也漸漸有了統(tǒng)一的名字——感生神話。
二、感生神話
所謂的感生神話,一般應是“女性與某一自然物或超自然物接觸后懷孕生育的故事”。所以我對于感生神話的理解就是感應、生育的故事。例如《帝王世紀》中記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少典正妃。游于華山之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边@說的是炎帝感神龍而生的故事?!毒晻伞ず訄D》中記載:“黃軒母曰地祇之子,名附寶,之郊野,大霓繞北斗,樞星耀,感附寶,生軒轅?!边@說的是黃帝感應星電而生的事?!妒酚洝ひ蟊炯o》中還有記載簡狄吞卵生契的故事。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無父感生”的神話貫穿始終。雖然這些神話的感生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其實質是相同的。
其一,這些因感而生的人都可以算作偉大的人,可以說他們是那個年代的英雄。只有本身具有價值的人才能得到感生的機會。例如伏羲、黃帝、炎帝等等,他們對中華民族的文明傳承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其二,這些被感生的人都可以算作無父的人。就算后世為他們安排了父親,那也不過是名義上的而已。這就為他們的感生提供了可信度,在感生神話中他們的父親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老天。比如顓頊、少昊等等。其三,這些人的出生一般都是很奇異的?!渡瘛分杏小罢Q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之句?!叭邕_”、“ 無菑無害”的生產實在很令人驚異。但是很多感天而生的人卻都有著同樣的經歷。感生神話就這樣為中國文化添上了神秘的一筆。
三、現實意義
感生神話之所以能在中國歷史中存在這么久,就是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價值。
其一,它符合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以《生民》來說,它就表現了老百姓對土地的渴望、對身體健康的渴望乃至對圣明天子的渴望。正是因為老百姓希望這樣的君主存在,所以才會在不知不覺中神化他。當時的老百姓是真的將后稷當作了神,因為他當時的所作所為真的解決了很大的問題。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后稷因“好種樹麻、菽”、“ 好耕農”而被當時的炎帝舉為農師。在生產力如此低下的原始社會,后稷對于百姓的意義可想而知。管仲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也是這個道理。
其二,它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是整個社會前進途中的一面鏡子。就以殷周兩族的始祖來說,契與棄雖都為神子,但際遇卻是完全不同的。契一出生即被當做神子,而棄則被拋棄多次。從兩個人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進步以及社會意識的轉變。商祖契是簡狄吞鳥卵而生,屬于靠天吃飯的,所以商人對天的敬畏很重,這說明了社會的落后。而周祖棄是姜嫄履跡而生,屬于靠地吃飯的,土地給予后稷生命,而后稷用土地造福萬民,這也就有了對抗天的資本,人也有了對抗天的意識,這就體現了社會的進步。
其三,它符合了君王的政治目的。此君王指的主要是后代的君王。“感生”之說為后代攝位之主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只要編造出感生的故事,那么立刻就可變身為真龍?zhí)熳?,哪怕之前有父有母也不在話下。最典型的就是劉邦了。劉邦本是有父親的,可是為了能讓自己順利登位,就稱自己為神龍之子?!妒酚洝じ咦姹炯o》對此有所記載,“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明,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弊源?,各朝的開國之君紛紛效仿,所以上天就有了很多不同姓氏的兒子。謊稱天之子漸漸就成了其愚民政策的一種。
感生神話有著特殊的價值。從感生神話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上古時期人們的社會生活,還能體味到當時百姓的精神世界。這對文化傳承來說是極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2]方韜.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2011.
[3]周振甫.詩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4]皇甫謐.帝王世紀.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5]中村璋八、安居香山.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6]武圣華.試論感生神話對神性英雄屬性確立的輿論密函.青海社會科學,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