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J089);2013陜西教育廳科研項目<詩經(jīng)“二雅”的生"/>
課題來源: 2012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陜西省藝術研究所秦腔劇本著錄與研究>(12J089);2013陜西教育廳科研項目<詩經(jīng)“二雅”的生態(tài)美——長安文化精神探源>(2013JK0267)。
摘 要:這是一本充滿了血腥與暴力的書,這是一個儈子手的舞臺?!短聪阈獭芬园藝?lián)軍侵略北京為時代背景,矛盾沖突異常激烈的年代下各種畸形的社會現(xiàn)象也隨著產(chǎn)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社會背景之下,殘酷的刑罰仿佛只是為了刺激麻木不仁的觀眾,社會價值觀也隨之產(chǎn)生了變化。
關鍵詞:暴力;八國聯(lián)軍;矛盾沖突;畸形;殘酷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3-0-02
1.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發(fā)展
《檀香刑》全部內(nèi)容分為三個板塊:鳳頭,豬肚,豹尾。各區(qū)塊的小題目也很講究。鳳頭和豹尾部分由主角的主觀視角,結(jié)合個人的性格語言特點來完成,就像戲文上的單腔。豬肚部分則基本由“記錄者”的客觀視角來完成,負責群戲部分的描畫。整部小說的形式就像一出戲文,由單腔開場,再到群戲鋪成,最后回到獨白點睛結(jié)束。
1900年前后,趙甲是京城甚至是全國最“專業(yè)”的劊子手,行刑人數(shù)近千人,執(zhí)行過“戊戌六君子”的斬首和凌遲刺殺袁世凱未遂的錢雄飛,因此而受到皇上和慈禧的嘉獎。趙甲在進京前曾生育一男,是一個半傻子,名小甲,職業(yè)屠夫,后娶了貓腔曲藝的掌門人孫丙的女兒孫媚娘,孫媚娘是東北鄉(xiāng)第一美女,因丈夫職業(yè)緣故開了狗肉店,因而也被稱為“狗肉西施”。后來縣城來了新的縣長錢丁,此人長相俊朗,一表人才,其夫人是曾國藩的外孫女,但卻相貌丑陋,無法生育。后來錢丁與孫媚娘一見鐘情,遂在一起私通,錢夫人后也默許。不久要在東北鄉(xiāng)通鐵路的德國人居然當街調(diào)戲?qū)O丙的妻小,被孫丙當街打死,氣急敗壞的德國人將包括孫丙妻小在內(nèi)的當?shù)囟呷藲⒑?,孫丙出逃,投靠義和團,誓要報仇。投靠義和團的孫丙歸來,組織鄉(xiāng)民對德國鐵路進行破壞,此事驚動朝野,德國人與袁世凱合力絞殺將孫丙抓獲,要求趙甲對孫丙實施“檀香刑”,最終良心發(fā)現(xiàn)錢丁破壞了敵人的計劃。書中人物如“冰山結(jié)構(gòu)”,站在最上面的非孫丙莫屬。趙甲、趙小甲、孫丙、錢丁這些小人物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里,我們每個人歷史的長河里確實也只是微不足道的甲乙丙丁,一個又一個的甲乙丙丁構(gòu)成了人類的命運。趙甲是朝代的劊子手,是送人到陰間的姥姥,自詡為法律的化身?!靶行谐鰻钤?,是趙甲說得最多的說話,當然他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劊子手里的狀元。劊子手的職業(yè),被萬歲接見過的經(jīng)歷,讓他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钌撵`魂,溫熱的人類軀體,在他的眼里如豬如狗,如草如木。只有職業(yè)優(yōu)越感,只有冷酷無情的靈魂,他是莫言筆下的悲劇人物。 趙小甲白天迷迷糊糊,夜晚木頭疙瘩?!皠e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典型。眾人皆醉我獨醒,眾生本相皆動物。借他之眼,看到了莫言賦予給各人的動物本相。十二生肖,中國人本有屬相。這在莫言筆下的屬相是人物的性格、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映像。
懂歷史的人都十分清楚中國衰敗的近代史,封建制度的腐朽,侵略者對中國的肆意踐踏,人民生命的渺小和無價值可以看到一個落后的民族是沒有任何言語權可言的。莫言在此書中的寫作手法比較特別,從不同角色的角度和內(nèi)心獨白入手,體現(xiàn)了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內(nèi)心的復雜與矛盾,劇情悲喜交加,跌宕起伏。莫言以他樸實的文字和充滿民俗文化的寫法講述了一個包含滄桑歷史感的好故事,就像他形容自己的那樣,莫言是一個的善于講故事的人。
2.畸形的社會價值觀
書中兒女情長和曲折的故事糾結(jié)在一起讓人看到了一副當時中華衰落與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圖畫,無數(shù)個偶然當中充滿著必然性:當時清帝國衰落的必然性,資本主義帝國入侵的必然性,農(nóng)民反抗的必然性,文化映射的必然性和生命消逝的必然性。 作者讓劊子手當上了主人公,一板一眼地講述著殺自己同類時的方方面面。對于細節(jié)近乎偏執(zhí)地描繪,讓人從文字里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疼痛。劊子手把殺人當成了藝術,事業(yè),再拔高一點,可以說是信仰。各種酷刑層出不窮,隨時隨地可以花樣翻新。凌遲的時候,五百刀結(jié)果,一刀不能少,一刀不能多,每一刀要割下一樣重量的肉,最后一刀要削去心頭。還有檀香刑,難以想象為了一次行刑如此費時日地煮油,浸泡,搭臺,當然還有那一下接一下地敲擊,檀香木在內(nèi)臟間游走,最后破體而出。有時候為了表達對受刑者的敬意,或者為了自己,甚至為了臺下的看客,劊子手有時候會一刀斷頭,有時候,又會像藝術家那樣仔細地雕刻,不容得一點瑕疵。作者莫言對于酷刑的描繪,是如此地理智與清晰,甚至有些津津樂道,讓人膽寒。對于自己同胞的手段,能夠達到如此地殘忍,也不得不讓人佩服幾千年來在這個土地上生存過的人們。當死亡已經(jīng)不能威嚇住野性的時候,從施刑手段上下工夫,讓這個“三百六十行”之一的行業(yè)就這么延續(xù)了幾千年。那樣的刑法,就這樣曾經(jīng)切切實實地存在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在作者筆下,那個時代,大人物,義和拳,縣令,劊子手,農(nóng)村少婦,都帶著活靈活現(xiàn)的臉譜,在每一次的酷刑之間,上演了一出鬧劇。歷史本來就該是這么一場鬧劇。
《檀香刑》的結(jié)局,多少令人有點訝異。讀畢之時,即是你的傻眼之時。大腦一片空白,詫異到無言。大段的沉默成了讓人得以從歷史的漩渦中上升至現(xiàn)實后得以喘息的空間。生活就像這酷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讓你看到希望,又一點點磨滅你的希望。讓你經(jīng)受痛苦,溫水煮青蛙,卻不一刀結(jié)果了你的性命。生活就像閻王爺?shù)挠湾仯粋€不見底的深淵,明知道前方兇多吉少,卻又不得不前行。絕大多數(shù)人掌握不了自己的人生,就如孫丙在檀香木上掌握不了自己的生死一樣,我們唯有努力,努力演好這場大戲?!短聪阈獭肪拖褚粓鰳O其盛大的貓腔戲,開場驚艷揚調(diào),在云彩眼里織出個音花來,各種小人物的恩恩怨怨生死別離紛紛呈上舞臺,高潮迭起,驚悚不斷,殘酷的刑罰、黑暗的人性,沉痛的貓腔、混亂的社會、人的哀鳴、英雄的悲歌、良心的悸動、喑啞的死亡,這些紛亂復雜地交織在了一起,其中,貓腔的傳唱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將這些繁雜的線條縫制成一副清末民生圖——殘酷的暴政、軟弱的統(tǒng)治、強勢的侵略、無奈的反抗,成了一副悲劇藝術,而且由于參與者眾多,最終整片受難的土地都變成了悲壯的貓腔戲的戲場,就在貓王孫丙死去的升天臺上,他們從胸腔里擠出來的悲聲,和著百姓們共鳴的貓叫,匯集起來的悲鳴,連天地都為之動容。人物的生命和大歷史交織在一起,那就是一段傳奇。《檀香刑》的傳奇,帶著貓腔的韻味,悲壯鏗鏘。莫言把“鳳頭”“豬肚”“豹尾”和貓腔這一地方劇中帶進了作品之中。女主人公媚娘和父親孫丙都是唱貓腔的好手。貓腔里帶著媚娘的復雜情感,有情有恨。愛恨為她譜寫成了一曲熱血和與柔情交互而成的哀歌。高密縣人的靈魂,都浸淫在貓腔之中。劊子手趙甲的冰冷的低語,也從貓腔的咿呀中再現(xiàn)。 《檀香刑》給予人最廣大的想象空間,調(diào)動視覺與聽覺的復合體驗。你所見到的和你所聽見的,都存在你大腦里因文字而呈現(xiàn)的布景之中。作者之景,未必是你心中的景。你心中的景,不是再現(xiàn),而是一種通過閱讀體驗而形成的新創(chuàng)造。
3.獨樹一幟的寫作模式
莫言在敘述這本小說時可以說既有以小說家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不直接地、戲劇性地戰(zhàn)線事件和對話,而是主觀地將故事講述出來。
單從技法說,多人稱轉(zhuǎn)換、前后時空穿插以及限知全知限知的結(jié)構(gòu)都張力十足;描述大俗大雅大膽,收放自如,畫面感也很強。再就是其給人酣暢淋漓的美學享受。單挑出一點,即作者自己分出鳳頭豬肚豹尾三部,似乎有點流于矯揉刻意,當然也許人家就是想借以強調(diào)作品意圖吧~文字上面,剛開始讀的感覺瘋瘋癲癲的,不過一節(jié)下來就改觀了。莫言確實很會講故事,描寫也很具功力尤其是凌遲一節(jié)——我完全是用右手緊緊扣住喉嚨才將它讀完。但似乎他只是陶醉在自己對血肉屎尿橫飛的暴烈場景的描寫中,我仍懷疑他的思想性以及文學手法上的現(xiàn)代性,比如全書描寫最猛最讓人呼吸急促臉色蒼白心跳加速的凌遲一節(jié)恰恰與整體結(jié)構(gòu)頗不緊湊雖然它的確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關系。這其中似乎透露了不少東西。又比如人物性格普遍單一,缺乏發(fā)展,仿佛他們在一個諾大的舞臺上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初次亮相時的體態(tài)、語言風格、心理等等,歌哭笑泣直至死亡。貫穿始終的是非常神奇的當?shù)貞颉埱?。與秦腔類比一下,天下戲曲本是一家,大悲腔、娃娃腔、醉調(diào)、鬼調(diào)像模像樣,莫言在文中借孫丙與山子死牢中交心之口交待了貓腔的歷史,后來查證了一下,指代的確實是山東一帶的茂腔,莫言變之于一個貓字,是否有意將其幻化,用貓這種神秘而詭異的動物作為圖騰,也不得而知了。
4.結(jié)論
《檀香刑》的功力無疑是爐火純青的,即便是在別的中國當代作家手里很容易流于形式游戲的多視角交替敘述、打亂時間順序重組敘述等等手法,也在莫言手里變得圓融而不露痕跡?!跋蠕h文學”的“先鋒性”也脫下了實驗的外衣,不再以自己為吸引眼球的中心,而是與主體天衣無縫地結(jié)合之后悄悄退出了聚光燈的照耀?!短聪阈獭烦殡x了態(tài)度,也抽離了情感,于是我們看到了一段其實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時代的情節(jié),無論敘述本身多么精彩而宏大,也無法支撐一個缺乏態(tài)度和情感投入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單繼偉,劉瑞蘭.反叛的英姿 皈依的執(zhí)著——莫言小說中藝術形象共時建構(gòu)的文化“砥柱”[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王西強;張笛聲.“舊譜新詞”:眾語喧嘩的狂歡化敘事范本——《檀香刑》的敘事視角讀解[J].當代小說(下).201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