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和教師都會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問題。有的教師覺得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只知道玩;有的教師覺得學生總是愛看某一類的課外書籍,不喜歡閱讀與課堂知識有關的課外讀物;有的家長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很喜歡課外閱讀,而自己的孩子卻不喜歡。于是,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成了許多家長和教師的難題。筆者結合教學經歷,從“近看”“旁聽”與“細思”三個方面,摭談了一些心得。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之“近看”
“近看”學生課外閱讀,會思考到底什么是課外閱讀。顧名思義,課外閱讀就是課堂外的閱讀,是相對于課內閱讀的一種閱讀。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其本身是閱讀與學習兼?zhèn)涞囊环N行為,所以只要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教師就應該兼容并包,讓學生閱讀,允許學生去讀與課堂知識無直接關系的課外知識。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之“旁聽”
與同事、家長談起課外閱讀時,筆者常常聽到以下幾個關于課外閱讀的問題:
1.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
教育學家認為,清晰表達思想的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獲得,電視不具備培養(yǎng)人們清晰表達思想的能力。在與電視“依存”的日子里,人們養(yǎng)成了一種遠離書籍的壞習慣,就像與一位朋友在一起待久了,他的壞毛病總會沾染你一樣。在課堂外,學生除了玩耍、看電視、上網之外,很少去閱讀課外書。
為什么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呢?筆者認為,這與現(xiàn)代科技提供給學生太多可玩的東西有關,也與學生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一些學生喜歡課外閱讀,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日積月累養(yǎng)成的。我們常說:“孩子的心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描什么,他就是什么?!笨梢姡h(huán)境是影響孩子喜好的關鍵因素,而家庭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家長、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不能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孩子,更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幫助、引導以及與孩子的互動。
2.限定學生的閱讀內容
當代教育工作者陳謙在《學生課外閱讀誤區(qū)的矯正》報告中提出,課外閱讀要預防“功利性閱讀”。在現(xiàn)實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和教師都要求孩子閱讀與課文、作業(yè)、考試有關的復習資料、優(yōu)秀作文,而不允許孩子讀與它們無關的書。其實,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誤導,在書本內容積極向上、不影響孩子完成課外作業(yè)的前提下,只要孩子有能力閱讀的書、喜歡閱讀的書,教師和家長都可以讓孩子去讀。否則,就會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孩子對閱讀的逆反心理。
三、小學生課外閱讀之“細思”
細思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筆者認為家長的引導是關鍵,教師營造氛圍是輔助,而方法隱于無形則是最佳?,F(xiàn)試用三個成語來展開一談。
1.因人而異
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一定要因人而異,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水平來開展。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絕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讓他們閱讀配有圖畫的短小詩歌、寓言、故事等;對于具有一定閱讀能力的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他們選擇一些配有圖畫的中篇課外讀物;對于閱讀能力較強的高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他們選擇難度相對較大的課外讀物,甚至包括易懂的外語課外讀物。
2.言傳身教
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家長的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首先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孩子閱讀的伙伴,適時地與孩子進行閱讀互動游戲。在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初期,家長要給孩子多讀文章、多講故事。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擴大孩子的識字量,而且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促使他們自覺、自愿地去閱讀課外讀物。
3.循循善誘
我們常聽到孩子對家長說:“老師是這樣說的……”由此可見,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做到循循善誘,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采取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學生談談閱讀后的感想,或者采取同學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分享課外閱讀的快樂。
(作者單位:江西省余干縣海爾希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