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大力改革課堂,追求高效課堂,但是實際教學中卻存在“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很累,教學效果事倍功半”的現(xiàn)象。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备鶕?jù)這一理論,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成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策略。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等環(huán)節(jié),營造出濃厚的自主合作學習氛圍,構建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讓課堂靈動起來,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課堂中快樂地成長。筆者以“細胞呼吸的過程”這節(jié)課為例,介紹了自主合作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一、自主學習:合作的準備與基礎
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質疑、探索、實踐等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在自主學習中,學生認真地探究課本,與文本對話,進行有效預習,并在預習過程中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做好記號,以便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交流。如在教學“有氧呼吸過程”時,第一步,筆者事先要求學生繪制線粒體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思考線粒體有哪些結構與有氧呼吸相適應?學生回顧舊知,鞏固新知,更好地理解了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統(tǒng)一;第二步,課堂上,筆者用多媒體課件分步展示了有氧呼吸的過程:
第三步,完成表格后,筆者引導學生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并思考:“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H2O中的氧來自哪種原料?氫來自于哪些階段?為什么說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嘗試總結出有氧呼吸的概念?!?/p>
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延伸與拓展
小組合作探究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組通常由4~6人組成,成員之間須存在一定的互補性,以保證各小組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生生互助、師生合作,學生可以探究收集的資料,進行實驗驗證等,有效地梳理和理解教學內(nèi)容。在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學生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學習個體,而將以小組成員的角色參與到更廣泛的探究學習活動中。
三、展示交流:自主合作學習的提升與完善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充分交流,不僅能展示自主學習的情況,而且能通過探討解決問題。如在教學“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時,筆者讓各小組學生自我分工,設計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異同的比較表;然后,每組派一位代表匯報本組的設計結果;最后,參照其他小組的設計結果,各組再派一位學生提出本組的修改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把握交流的進度和廣度,又要調(diào)控交流內(nèi)容的深度,指出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還要提醒學生注意遺漏點。
展示是向全班學生匯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杜絕假問題、滿堂問,更杜絕由教師講變?yōu)閷W生講的另一種形式的“滿堂灌”。教師可以根據(jù)所教知識的重點、難點、學生的疑點選擇展示內(nèi)容,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交流。教師還可以通過當堂檢測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習題搶答、組間競賽、評析等活動,提高檢測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四、評價和反思
夸美紐斯說過:“教導別人的人就是教導了自己。”有一份調(diào)查顯示了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記憶程度:對于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記住5%;對于學生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記住10%;對于學生討論過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記住50%;對于學生實踐過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記住70%;對于學生教會別人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記住95%。合作學習能夠創(chuàng)設教與學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從而形成真正的、持久的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自主合作學習在實踐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如個別學生受學習習慣的影響,一時難以適應自主學習的模式;或因個別組員不愿合作,降低了全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率;或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有些小組一直推薦某一個同學展示,降低了其他同學的參與度。另外,如何從整體上對成員進行個別評價,還沒有形成一套適宜的評價方法,仍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探索。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