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岱麗
摘要:英語交際教學思想在教學界已普遍認同,但不能誤解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不是交際教學。其實,聽說讀寫都是交際,讀別人寫的文字和寫給別人讀是書面交際。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訓練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中規(guī)定: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這就要求平時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訓練。閱讀理解能力與聽、說、寫的能力是相輔相承的。
筆者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閱讀中存在一些不良習慣:
1.多余的動作。如用手、筆等指著單詞進行閱讀。
2.用眼不科學。有些學生讀一個較長的單句要停留兩三次,甚至一詞一頓。
3.碰到生詞就停。許多學生在閱讀中碰到生詞就生畏,就放棄閱讀,或求助字典,花去不少時間,仍不確定該詞是否符合它在本句中的意思。
這些不良閱讀習慣,勢必影響閱讀速度,中斷閱讀思路,影響對句子、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時,應糾正這些不良習慣,提醒學生應擴大視距,培養(yǎng)他們猜測詞義的能力,循序漸進,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可從下列方法入手。
一、精讀、泛讀并舉
精讀以教材課文為主。要求學生預習課文,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查字典了解生詞詞義;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加強詞語理解,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篇章結構等。泛讀以與教材配套的閱讀材料為輔。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閱讀一些簡易英語讀物。使學生不斷擴大知識面,鞏固和發(fā)展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二、選材適中,限時閱讀
選取閱讀材料時,應選擇生詞率不超過3%的各種體裁的文章。選擇好材料,讓學生限時閱讀。要求學生以50--60WPM的速度閱讀。每篇材料配上相應的理解檢測題,從簡單問題到涉及文章的深層含義。
三、結合閱讀材料,進行詞義、句意的猜測訓練
詞義、句意理解題主要是訓練學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對文章中的關鍵詞、短語或句子的理解能力,其訓練方式主要有以下二種:
1.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
例:(1)Reporters are then sent to cover the events.根據(jù)句子的大概意思可猜測出cover與interview同義。
(2)She read my letter slowly to the end then tore it to shreds.該句中的“shreds”是生詞,但從整句來理解,“她慢慢地看完我的信,然后把它撕…?!焙苋菀撞鲁觥皊hreds”是“碎片”之意。
2.根據(jù)構詞法、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同位、因果等)以及結合詞義(同義、反義、引申義等)進行猜測。
例:(1)Jack was thin while his wife was very obese.”一詞,通過while與thin對比,很容易猜出該詞是“胖”之意。
(2) A.轉換:如:These books are intended for the deaf and mute.形容詞加定冠詞表一類的概念,故很容易猜出句中“the deaf and mute”是“聾啞人”的意思。
B.派生:前綴改變詞義。如:important(重要的)--unimportant(不重要的);possible(可能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后綴改變詞類。如:careful(小心的)--carefully(小心地);friend(朋友)--friendly(友好的)。
C.合成:例:After having been in China for a week,Mary began to feel homesick.句中的“homesick”是合成詞,由home和sick構成,由此猜出該詞意為“思鄉(xiāng)的”。
四、訓練學生通篇閱讀,抓住中心思想
精心閱讀,掌握內容情節(jié);培養(yǎng)思維,注意邏輯推理。
閱讀文章時,教學生能抓住“中心句”,一般“中心句”設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讓學生圍繞五個Wh question(when、where、who、what、how)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以便迅速地查找需要了解的信息。讀一篇文章,決不只讀表層的東西,即對字面意思的理解,應培養(yǎng)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及邏輯分析能力,對文章中心思想,作者觀點,人物性格以及文段字里行間隱含的意思進行推理判斷。
例:The doctor gave my daughter some medicine. But it didnt change her condition.
從這句話里我們獲取的事實或信息是:
A.My daughter didnt like the medicine.
B. The medicine made my daughter sick.
C.The medicine changed her condition.
D.My daughter took the medicine.
雖然句中沒有直接提到my daughter是否吃了藥,但從后半句可以得知她顯然是吃了藥,否則怎能知道這藥不起作用呢? 故正確選擇應是D。
五、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既能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又可活潑教學氣氛。開設“英語角”、第二課堂,組建英語興趣小組等做法,會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利用這塊陣地,既可提高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又能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點撥與指導。在活動中,講給學生與近期所學課文有關的寓言、故事、背景知識、科普文章等。每學期有計劃地進行1--2次“英語閱讀理解”競賽。這樣的課外活動,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會逐漸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的。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決不僅限于以上所述,也決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恒心,并嚴格地、科學地訓練,閱讀理解能力一定能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石安石,詹人鳳,語言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威爾金斯.外語學習與教學的原理[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
[3]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