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花
就如何提高技校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本文從分析技校生的閱讀現(xiàn)狀及原因出發(fā),探討實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個性化 閱讀教學 興趣 教法
一、技校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及原因
(一)技校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
人大代表朱永新曾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國民的閱讀水平?!比欢瑩?jù)調(diào)查,我國閱讀率連續(xù)六年來持續(xù)下降。
國民不容樂觀的閱讀現(xiàn)狀不得不讓人深思,而當今的技校生的閱讀現(xiàn)狀,更是讓人擔憂,現(xiàn)今的普遍狀況是:
其一,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低。技校的校園里,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有主動閱讀的習慣,學生甚至連書本上的講讀課文都不愿花時間。其二,閱讀無選擇、盲目隨意。大多技校生無法甄別書籍的好壞,選擇的書多是網(wǎng)絡上流行小說,致使閱讀能力得不到訓練。其三,閱讀水平低,效率不高。由于學生的認讀、理解、感悟能力不夠,閱讀方法欠缺,想讀不知如何讀,無從下手,或基本看不懂,而且閱讀速度普遍較慢,效率不高。
(二)技校學生的閱讀不樂觀的原因
除了學生長期形成的不愿閱讀的習慣,以及學校、家庭的藏書不夠豐富等閱讀的客觀條件有限外,技校閱讀教學的不被重視及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局限等因素的制約也不容忽視。技校的語文處于——副科、“填空科”的尷尬境地,課堂氣氛沉悶,課外閱讀銷聲匿跡。對于語文課,學生視而不見,老師“無能為力”,學校“心不在焉”,學生的閱讀每況愈下。
二、提高技校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的方法與策略
技校生既不同于應試的中學生,又不同于有一定閱讀鑒別能力和自主閱讀水平的大學生。鑒于其知識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學習內(nèi)容的特殊性,筆者嘗試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既激發(fā)了閱讀興趣,又提高了閱讀能力和質(zhì)量,心得如下。
(一)激發(fā)興趣不遺余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個性化的閱讀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生是閱讀信息加工的主體,其主體意識越強,在學習中的自覺性就越大,從而就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動性。
1.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為學生講述一些與課堂閱讀相關(guān)的智慧故事、幽默笑話,如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課前為同學講述了兩則他與佛印和尚及王安石斗嘴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蘇軾的興趣,從而為文章的閱讀和教學做了較好的鋪墊。
2.運用豐富多樣的教法,引導發(fā)掘文本魅力。如《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讓人有激情、活力,《鴻門宴》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驚心動魄,《雨巷》的意境悠遠深邃,《娘啊,我的瘋子娘》的情感真摯感人等,以此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美的感受及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3.利用閱讀課讓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或介紹閱讀作品或書籍,發(fā)表閱讀心得,講述自己的閱讀體驗或精神收獲,交流閱讀方法等,看誰講得最生動,評得最到位,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利用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多閱讀。例如,技校學生對學習專業(yè)技術(shù)感興趣,則鼓勵多看相關(guān)的技術(shù)輔導書和相關(guān)成功人士的故事、傳記等,或多讀有關(guān)口才與交際、就業(yè)指導、陶冶性情等之類書。
(二)教法指導不拘一格
1.教學方法變化不一
教無定法,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更是如此,能吸引學生積極投入閱讀課堂、收益閱讀的快樂的課堂就是好的課堂。
基于技校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層次較低且積極性不高的實際情況,筆者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讓傳統(tǒng)的以講、讀、練為主的閱讀變?yōu)榛顫?、輕松、自由的表演課(如《鴻門宴》)、音樂課(如《不能沒有音樂》)、游戲課(如《我的五樣》)、誦讀課(如詩歌、口語單元)、活動課等,將誦、演、唱、玩巧妙地融入語文的講練課堂之中。閱讀教學的課堂不再是老師生硬的講與練,不再是單調(diào)的閱讀,而是充滿了生氣、自由、輕松、愉悅氛圍的全員參與的“盛會”或美味的精神大餐。
2.教師個性化閱讀示范
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閱讀、寫作,夯實人文底蘊,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與文化品位,形成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在教學中,要注重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個性化的閱讀心得,如學習《鴻門宴》一文分析范增的形象時,可引導學生思考:作為老謀深算的謀臣,萬人敬仰的亞父范增,為何進諫屢屢失???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范增身上的魯莽、偏激、倚老賣老等性格缺陷,并與學生分享臣子、下屬與君子、領導溝通的藝術(shù)。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1.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nèi)容
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文化修養(yǎng)、審美趣味、性格愛好等個性因素都會影響乃至制約他對文本的接受。因此,閱讀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來確定其學習方向。如借助學生習作、堂上提問、與學生談話等機會盡快充分認識所教學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水平,以確定適合他們的閱讀教育目標,同時教育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基礎和閱讀興趣自主選擇學習篇章。針對一篇課文,則鼓勵其選擇自己最喜歡或欣賞的段落精讀,例如《荷塘月色》,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2~3段來鑒賞,再與大家分享,在分享中學生感受到了文本無論是景的描寫還是情的表達都那么地讓人陶醉。
2.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
教無定法,學亦無定則。對待新課文,則鼓勵和引導學生選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式來閱讀,如默讀、速讀、邊自讀邊旁批,或分組分角色朗讀,或運用參考書、網(wǎng)上資料進行合作探究閱讀等。例如,教《黃山記》一文時,給學生布置一篇頗具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探尋旅游景點——黃山》,要求他們“運籌帷幄”(呆在學校),卻能暢游黃山。有的學生當場上網(wǎng)查資料——閱讀相關(guān)資料、下載圖片,有的甚至打電話向自己去過黃山的親朋詢問,學生一群一伙地討論,氣氛很是活躍。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收獲很多,學習也變成了享受。
3.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個人實踐和個性心理的不同,也決定了其閱讀感受和欣賞體驗的不同。因此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明白:對作品理解上,有差異才是正常的,每個人的見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專家教科書的結(jié)論并非惟一。教學中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留出一定的時間,盡可能讓他們用經(jīng)驗、情感對作品進行解讀,引導他們進行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鼓勵其暢所欲言、質(zhì)疑問難,并耐心解答學生的質(zhì)疑,哪怕是一些不正確的理解,甚至是荒謬的解讀。
綜上所述,要實現(xiàn)技校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必須從根本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統(tǒng)一要求、劃一指導的閱讀教學模式,必須從學生的閱讀實際和閱讀心理等方面出發(fā),還必須從教學內(nèi)容到教學技法等各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成巧云.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途徑:個性化閱讀\[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Z1).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G\].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8).
\[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4\]范登清.新課改下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淺探.海西教育網(wǎng)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