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禮 王朋榮
作文教學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模塊”之一。作文,作為學生的一項比較獨特的作業(yè),是他的所有作業(yè)中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個。可是有創(chuàng)新、有新意的作文卻為數(shù)不多。由此我從眼光求新、材料求新、角度求新、布局求新及立意求新五方面去研究,引導學生作文“求新”,改變了學生作文目前所存在的現(xiàn)狀,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
學生 作文 指導 求新
在我們的實際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少作文寫來寫去總就是圍繞著那么幾件不變的事,那么幾句常說的話,材料總是翻過來倒過去,格式一成不變,結構死板,有個別學生甚至還停留在低年級學生水平上停滯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我們的部分學生太懶惰,不善于觀察和動腦。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對如何“求新”問題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一、眼光求新
以往學生作文,常喊“沒東西可寫”。我告訴學生:生活猶如萬花筒,處處留心皆學問,關鍵在于多看、多聽、多想。之后,學生雖然開始注意觀察發(fā)生在身邊的人和事,可以寫的東西逐漸多起來了,但是作文里寫的盡是日常生活瑣事,反反復復,沒有一點新意。為改變這種狀況,我決心以我校所處特定環(huán)境入手。我校位于鎮(zhèn)政府所在地,每月每隔5天便是一個趕集日,逢集時,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上街任務是觀察、傾聽、思索,回校后進行匯報。這樣,學生情緒高漲,課堂上紛紛陳述于集市上的所見所聞。然而,學生談的大多是些客觀的浮光掠影的材料,只關注了集市上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小店門庭若市,各種各樣的貨物琳瑯滿目,學生只看到了集市上的繁榮,其他就沒有了。我就以此為指導,多方位啟發(fā)誘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這是黨的政策的正確體現(xiàn),是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變化,是人民富足的縮影。這樣,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觀察生活要用新眼光,挖掘主題才能深刻。后來,我布置學生寫《上學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習作就反映了學生的新眼光。比如,一個學生寫《上學路上》,說他天天上學,都要經(jīng)過鎮(zhèn)里中心路。聽人說,過去的街道坑坑洼洼,雨天泥濘難走,現(xiàn)在街面鋪了平展展的水泥路。不管是否集市,也不管陰天晴雨,中心路上都是人來人往,賣青菜的、賣肉的、叫賣聲不斷,飯店旅館眾多,光在中心路上超市就有七八家,店鋪生意紅紅火火。作者感嘆:“通過中心路,我看到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今天,我沿著中心路去上學;明天,我將用知識把中學路裝飾得更加美麗!”通過講評這類作文,學生自然從中悟出了“眼光新”的重要性。
為使學生眼光新、思路新,提高敏銳的捕捉新事物的能力,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黨的方針政策,介紹報刊上、電視里和網(wǎng)上、當?shù)匾恍┬氯诵率?,開拓學生視野,啟發(fā)學生用新的眼光去挖掘、對待農(nóng)村的新人新事新貌。
二、材料求新
學生用新的眼光觀察后,可見材料豐富了一些,但是習作中,堆砌素材,不加選擇的情況多起來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引導學生在占有材料的條件下,立足“新”字,對材料進行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作,力求材料的新穎、生動、典型。我逐步要求學生努力寫別人沒有寫過的事情,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作文漸漸不一般化了。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寫《我的××》,這類題目要寫出新意是不容易的。有個同學寫《我的媽媽》,文中寫媽媽勤勞善良,給我做飯、洗衣服、帶我去醫(yī)院看病,幫助鄰居,面面俱到。我看后啟發(fā)他:你媽媽有什么新鮮事?他馬上說起了媽媽學電腦,從網(wǎng)上發(fā)廣告,銷售了積壓好久的粉條的事情。這不能不使人眼前一亮,在我們這樣的農(nóng)村小鎮(zhèn)確實是件新鮮事,有力地說明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習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作文質(zhì)量大大提高了。
三、角度求新
材料做到了“新”,那我們在作文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選取最適合的角度,即作者在寫作時如何著眼、如何側重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使手中的材料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即使是一些人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材料,由于選取的角度恰到好處,同樣也會給人新鮮之感,新穎之意。比如,一次以“錢”為話題的作文,其中一位學生寫了我鎮(zhèn)一個真實的故事:我鎮(zhèn)有一個青年農(nóng)民,開始不務正業(yè),游手好閑,借了上千元的賭債,結果輸了干干凈凈。然后又去借,再輸。后來才覺醒了,借錢幾萬元,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和種植業(yè),從南方買回了幾只烏蘇里貉,精心喂養(yǎng)。還養(yǎng)了三千只鵝,細心配兌飼料,搞好免疫。非??上玻瑳]有用上幾年的光景,他不但還清了所有的借款,而且還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最近又貸款投資幾十萬開了砂石場,買裝載機、汽車、石料粉碎機,鉆井機,經(jīng)濟效益非常好,收入非常可觀,成為遠近聞名的企業(yè)家。這些材料,學生反映出來,寫的較亂,我引導他從新的角度寫。于是,他抓住“三借大本錢”,從黨的政策使浪子回頭的新的角度作文,反映了市場經(jīng)濟的現(xiàn)實,文章內(nèi)容集中了,主題也鮮明了。
四、布局求新
有了好的材料,好的角度,還不能稱作是一篇好的文章,還必須要有好的布局。學生如今的作文,非常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便是習慣于平鋪直敘,這樣的作文如想吸引讀者,那是很難的事情。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刻意在布局上下功夫,引導學生在布局上著重求新,努力去改變以往的那種枯燥無味的布局結構,呈現(xiàn)跌宕起伏、石激浪花之效果。我指導學生采用設疑、鋪設懸念、倒敘等法,將學生的寫作達到具有鮮明的個性,習作質(zhì)量明顯地提高。
五、立意求新
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更為重要,我們學生的習作還要寫出新意,以此來吸引讀者。如何去做,就要將學生的求異思維進行引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勤于思考,不依賴于書本所講授的規(guī)矩、方法,要有對事物敢做深層次的剖析,敢于逆向思維,追求立意求新。
另外,我們還可以依據(jù)學生思維非常流暢之特點,將學生的想象空間進行拓展。比如出現(xiàn)同一個命題,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盡可能地多設幾個論點,盡可能地去挖掘思維的多義性,以此來拓寬選擇的范圍。還要鼓勵我們的學生張揚個性,寫出屬于自己風格的作文來。
作文是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要在眼光、材料、角度、布局、立意等方面求“新”,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李艷.作文就要創(chuàng)新\[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3,(10).
\[2\]張禪那,路亞琴.作文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J\].文學教育(上),2010,(02).
\[3\]王浩.作文創(chuàng)新教育管見\[J\].語文學刊,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