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經(jīng)濟和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全球利益爭奪取決于擁有國際權力份額的多寡。各國都企圖借助匯率工具,采取以鄰為壑的方式在權力的庇護下,為解決國內(nèi)問題爭相獲得更多利益。國內(nèi)外學者通過:權力:利益實現(xiàn)的保障;權力:匯率決定的因素;利益:匯率決定的目的,美元霸權主導下的匯率決定實踐等方面對匯率決定理論進行研究。
【關鍵詞】權力 匯率決定 美國霸權 人民幣升值
一、引言
當我們回顧過去經(jīng)濟理論的發(fā)展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即經(jīng)濟學缺乏對權力的思考。隨著全球一體化,經(jīng)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政治多極化背景下匯率決定也賦予了新的特征即權力越來越多的成為匯率決定理論的重要參數(shù)。權力框架下的博弈論、政治經(jīng)濟學視角及微觀市場結構理論等引入到匯率理論研究中。本文主要對有關政治經(jīng)濟視角的權利范式下匯率決定理論的梳理。
二、權力、利益、匯率理論之間的關
美國霸權主導世界游戲規(guī)則,匯率既是權利的以推行的工具又是鞏固權利的必要手段。
(一)權力:利益實現(xiàn)的保障
這是從古到今亙古不變的權利與經(jīng)濟關系的隱性法則。韋伯認為權力意味著社會關系的不平等,權力是某社會關系中一個行為者將處于不顧反對而遵循自己意志的地位。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對國際格局的演變產(chǎn)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的背景下,貨幣金融力量演變成同傳統(tǒng)陸權和海權一樣但更重要的政治或戰(zhàn)略權力。金融歷史學家貨幣與權力的關系即金融成為戰(zhàn)爭的工具,即使在沒有戰(zhàn)爭的和平時期,政治與金融的關系也是一樣(Ferguson,2002)[1],權力的絕對地位沒有改變過。令人沮喪的世界,擁有這種金融戰(zhàn)略權力可以變相掠奪,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利益。
(二)權力:匯率決定的因素
匯率決定水平就不單一是市場因素的價值規(guī)律起作用,還必須包括權力因素。匯率即貨幣的比價,在跨越國界的貨幣交換中,購買力評價、利率評價理論甚至資產(chǎn)組合說等等都無法解釋一國貨幣購買力強反而貶值的情形,它注定還有其他因素起作用,無疑權力成為影響匯率決定的因素之一?!柏泿艧o所不是政治”,政治權力的貨幣跨越國界,帶來國與國之間的匯率問題(Kirshner,2003)[2]。因此,匯率天然具有貨幣問題所具有的政治經(jīng)濟學含義,包括各利益集團(國內(nèi))以及國家之間為爭奪與己有利的政策選擇而進行的斗爭和妥協(xié)。結果表明:各方博弈的基礎是自身的經(jīng)濟權力,經(jīng)濟權力越大,在匯率變動中越能夠爭取到有利于自身的結果,市場供求只是影響匯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張屹山、孔靈柱,2010)[3]。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運行中,強勢國家憑借經(jīng)濟權力在匯率博弈問題上往往是獅子大開口,經(jīng)濟權力干預匯率決定的水平。例如美國國內(nèi)關于人民幣升值所要求的升值幅度就很高。
(三)利益:匯率決定的目的
發(fā)達國家主導的貨幣合作損害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就中美兩國而言美元不斷走軟,預示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攀升,其他國家(歐盟)貨幣為求自保而競相貶值的嚴峻現(xiàn)實,進一步加劇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各國可能根據(jù)國際經(jīng)濟或政治上的壓力或者受到國內(nèi)利益集團的影響,故意夸大他國貨幣低估幅度,這樣就可以向他國提出可能高于實際水平的要價,相反一國有故意提高其貨幣低估程度以期在討價還價中使自己的損失達到最小。盡管美國打匯率牌有諸多動機,例如美國國內(nèi)國際政治因素,但中美匯率交鋒的本質(zhì)和核心是經(jīng)濟利益。在一國內(nèi)部,匯率是相關利益集團和擁有特定政治經(jīng)濟政策目標的政府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
三、權力范式下的匯率決定以人民幣升值為例
(一)美元霸權格局存在基礎
美元霸權主導國際貨幣關系的時代,匯率自然成為推行美元利益的“武器”。該霸權框架有如下特點:(1)這種權力來源于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2)這種權力是美國以“殺雞儆猴”的伎倆震懾石油國家時刻維護其權力的再現(xiàn)。(3)這種權力還具有強化機制,即在IMF、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借貸組織中,美國擁有話語權(涂菲,2011)[4]。美國霸權實施方式:第一,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援助提出更苛刻的援助條件或者對其違反國際經(jīng)濟秩序提出更為嚴厲的懲罰措施。第二,通過操縱美元利率或匯率的變動,無償占有他國經(jīng)濟增長的成果或者轉嫁本國危機(東南亞危機是最好的例證)。第三,美國不僅可以通過發(fā)行美鈔向全世界舉債彌補本國財政赤字,也可以通過貶值,刺激本國出口等。中美匯率平衡就是這樣被美國霸權扭曲而導致超市場平衡。形成美國利用權力成為蹺蹺板的高位,反而無端指責對方有意處于低位。
(二)美國霸權的人民幣升值謀略
美國依靠其美元的霸權地位,大量印刷紙幣,當國內(nèi)經(jīng)濟持續(xù)低迷時,為了防止主導地位的逐漸丟失,美國就開始用美元貶值作為威脅來捍衛(wèi)自己的霸權地位。從目前趨勢上看,美國政府之所以迫切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其背后主要原因,還在于美國對人民幣施壓只是其針對中國日益崛起的經(jīng)濟實力和影響力實施的整體攻擊的一個側面。利用匯率壁壘達到政治防御的目的,其實匯率問題根本不是經(jīng)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白欽先、劉剛,2010)[5]。美國政府使人民幣升值,從而削弱中國出口美國市場的競爭力。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是治療美國國內(nèi)政治傷口的手段(Gerald P.ODriscoll,2004)[6]。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并不能真正解決中美貿(mào)易失衡,表面來看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對美國貿(mào)易逆差,美國達到了擴大出口的目的,實際等于封閉了美元輸出的重要通道,導致美元霸權全球范圍獲得鑄幣稅受阻,失去更多利益,以致“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美國霸權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手段
美國霸權總是把國內(nèi)政策國際化,加強美國霸權的國際地位,美國國內(nèi)實施多方位手段來達到目的。無論是威脅中國將成為匯率操縱國是在國際舞臺上“鼓吹”人民幣升值等手段,都顯示了美國霸權的肆無忌憚。
1.匯率操縱國威脅。美國財政部決定是否給中國貼上貨幣操縱國標簽在本質(zhì)上不可避免地會具有政治性。美國一些激進分子以一個三方的多邊行動方案以迫使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給中國貼上貨幣操縱國標簽(Fred Bergsten,2010)[7]。美國施壓人民幣匯率升值真正目的是為國內(nèi)經(jīng)濟問題尋找替罪羊,轉移視線。匯率牌成為美國從中國攫取經(jīng)濟利益的工具。白欽先等認為其實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匯率操縱國,它以美元霸權為手段,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實現(xiàn)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白欽先、劉剛,2010)[5]。
2.關稅逼迫。美國貿(mào)易保護主義的慣用做法就是設置關稅壁壘,通過關稅壁壘施壓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妥協(xié)。2005年舒默的追隨者格雷厄姆加入舒默“陣營”,二人聯(lián)名發(fā)起逼迫人民幣升值的議案。但是此法案未必能對中國貿(mào)易政策制定者產(chǎn)生效果(Simon Evenett,2010)[8]。事實證明好多美國公民也很清楚,關稅制裁并不能為美國公民帶來益處。
3.國際政治游說。中國的匯率政策應由該國政府根據(jù)國內(nèi)的經(jīng)濟的具體情況采取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改革匯率形成機制。但總有美國一些政治家在公開場合指點人民幣匯率低估。2009年美國財長蓋特納拋出了“操縱匯率論”,施壓人民幣升值。2010年10月美國將在G20會議上繼續(xù)對人民幣施壓,促使人民幣升值。這些事例足以說明人民幣升值承受很多來自美國霸權的壓力。
四、結論性評述
美元霸權的優(yōu)勢,是美國不斷獲得更多利益??傊?,權力格局的動態(tài)變化,決定著利益分配的可獲得性隨之改變,權力施壓下的匯率決定也會不斷調(diào)整。首先,2011年4月份以來,美國債券信用評級的下調(diào),給這個霸權國家“當頭一棒”。其次,順應越來越高要求提升人民幣話語權呼聲的趨勢,中國積極推行人民幣走出去的戰(zhàn)略:再次,世界經(jīng)濟的再平衡需要中國進行社會、醫(yī)療保障改革以及提高家庭消費率,而不是人民幣升值。當然面對這些有利于中國人民幣匯率逐步擺脫美國霸權籠罩的曙光,還不能太過于樂觀,要想人民幣匯率決定徹底不受制于美國霸權,還需多方更多努力。
參考文獻
[1]Niall Ferguson,Cash Nexus:Mone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World 1700-2000,Pengu in Books Ltd,2002.
[2]Jonathan Kirshnered,Monetary Orders:Ambiguous Economics,Ubiquitous Politics,Cornell University,Cornell,2003.
[3]張屹山,孔靈柱.基于權力范式的匯率決定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10,(3).
[4]涂菲.美元利益格局及其發(fā)展趨勢美元沒落?[J].經(jīng)濟學家,2011,(1).
[5]白欽先,劉剛.中美匯率博弈的根源過程與影響[J].武漢金融,2010,(9).
[6]GeraldP.ODriscollJr and Lee Hoskins“China:Just Say Noto Monetary Protectionism”,F(xiàn)ree Trade Bulletin No.6,January 15.2004.
[7]Fred Bergsten.Correcting the Chinese Exchange Rate:an Action Plan,The US-Sino Currency Dispute:New Insights from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aw[G].Edited by Simon Evenett,AVox EU.org Publication.2010.
[8]Simon Evenett,is the 1971 Import Surcharge a Useful Precedent,The US-Sino Currency Dispute:New Insights from Economic,Politics and Law[G].Edited by Simon Evenett,AVox EU,org Publication.2010.
作者簡介:王梅霞(1985-),女,漢族,陜西咸陽,陜西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金融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