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剛
【摘要】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它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運用。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各科學習的基礎,只有提高語文成績,才能促進其他學科的進步。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現(xiàn)狀的分析,總結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以及實現(xiàn)的途徑。
【關鍵字】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運用 措施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現(xiàn)狀
(一)合作學習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模式有十分明顯的優(yōu)勢,第一,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傳統(tǒng)的課堂過于注重教師的講授,如果教師對課堂的設計不合理則會影響教學的效果。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都十分關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的進步才是老師教學的成功,因此,隨著新課堂標準的普及,使得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第二,合作學習為小學生給予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從中得到滿足,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主要是教師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很少有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有些學生甚至上課很少舉手發(fā)言,讓他們不僅對學習失去興趣,也變得沉默寡言?,F(xiàn)今的小學語文課充滿了激烈的爭論,小學生們都是充滿熱情的群體,只有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機會進行表演展示,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才能讓小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才能成為學習的動力。
(二)合作學習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消極影響
首先,合作學習缺乏有力的監(jiān)督體系和評價標準。合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迎合新課改,全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但是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要制定相關的指導和監(jiān)督機制,教師也應該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其次,很多小學語文教學很少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有的甚至以錯誤的形式在運用。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提出的新的教學模式,面對這種新事物,往往會呈現(xiàn)出少用或者濫用的現(xiàn)象。很多教師認為教學的工作量大,教學任務繁忙,沒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合作學習的設計,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方面和省事,這些客觀因素嚴重影響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最后,我國小學一班都是大班額,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難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我國是人口大國,對教育的投資每個地區(qū)都不一樣,學校的師資以及教學的硬件都相差甚遠,這就造成了生源的比例失衡。有的小學班級人數(shù)過多,管理和組織都是相當困難的,因此推行合作學習就使教師非??鄲?,在我國的國情下,如何在大班額運用合作學習,是值得教師研究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意義
第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是新課改的要求以及時代的呼喚。2001年的新課改提出了通過課程的改革構建出具有符合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的要求。新課改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同時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注重對學生的關懷。同時在教育部頒布的關于教育語文標準中提出,要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角,對小學生提出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等要求。根據(jù)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要求,合作學習就是新課改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教學模式。
第二,合作學習的模式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生還處于兒童的發(fā)展階段,是祖國的花朵,只有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因此,只有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長期以來,成年人都沒有深入地了解兒童,走入兒童內心,他們認為兒童幼稚,一直以家長或者長輩的權威命令他們應該遵守規(guī)則,應該聽話,尤其對教師,對小學生來說是不敢侵犯的,所以,小學生極喜歡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兒童玩耍,他們之間既是同學,又是玩伴,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利用玩伴之間的關系來促進雙方共同的身心發(fā)展。
第三,合作學習對提高小學教師的素養(yǎng)以及對提高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模式,教師要不斷地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能力。合作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更新原有的知識體系,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同時,合作學習為小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是教師和學生互相成長的過程,通過長期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觀念。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經常需要很多的課外資料,做一些調查,向成人請教問題等,這么多的事情一個同學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小組成員的分工配合,在分工的過程中,可以讓小學生鍛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的能力。
三、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措施
首先,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教師是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直接參與者,其參與合作學習的設計和實施,因此,教師的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成敗。教師需要從提高理論水平開始,對合作學習進行研究,認識它并接受它,只有教師對合作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能夠接受,才能在小學語文實施的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教師還應該樹立正確的師生觀,轉變傳統(tǒng)的師生觀,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協(xié)調者,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其次,提高小學生對合作學習的了解和認識,并支持合作學習。沒有學生的參與,合作學習無從談起,因此,學生也是決定合作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直接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要在運用合作學習之前給學生仔細地講述合作學習的方法與意義,幫助學生樹立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的觀念。
最后,合作學習需要得到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學校方面的支持就是提倡在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家庭的支持就是家長對兒童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是學校的教育所不能代替的。除此之外,還需要社會各界對合作學習的關注,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柳菊興.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張隆華.中國語文教育史綱[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3]王坦.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簡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