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做好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對策,期望為讀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21世紀的教育是全面創(chuàng)新的教育,創(chuàng)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創(chuàng)新教育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閱讀文本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個人的生命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觸摸世間的真情,從而使生命變得豐盈、滋潤、靈動起來,讓它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意義
閱讀是通過視覺系統(tǒng)接受書面語言傳遞的信息,解書面語言的意義、思想感情的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對于小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了從識字教學向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轉換,從而轉換為知識 理解運用的具體過程,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閱讀是人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通過閱讀不同材料獲得各種有效信息。另外,閱讀也為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獲得信息從而進行思想交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方法。但是,不論是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還是新課改提倡的閱讀創(chuàng)新教育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在大力提倡創(chuàng)新教育的新時期,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推陳出新,真正達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是時代賦予語文閱讀教學的重任和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重要內(nèi)容,只有正確認識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把閱讀創(chuàng)新教育落到實處才能順應創(chuàng)新時代要求。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1、激發(fā)閱讀興趣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chǎn)生、期待實現(xiàn),同時又產(chǎn)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 閱讀期待是一種教育理念,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tài),是通過懸念的制造。對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設置懸念 。增強學生的閱讀欲望,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層次較低,閱讀能力有限、教師要巧設懸念、抓住學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理,讓學生的期待視野與作品之間構成一定的美學距離,能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此外,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善于找準感情基調(diào),將學生沉睡的情感醒,積極營造充滿真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課文的激情,從而為閱讀提供強大的動力;2)教學程序陌生化。用耳目一新的課堂教學吸引學生,喜新厭舊,喜歡游戲,爭強好勝等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喜歡新奇的小學生來說。固定的教學程序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容易使他們厭煩,而陌生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會使他們不斷產(chǎn)生新的期待心理。教師根據(jù)這些特點來進行閱讀教學,做到常中有變,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學生的閱讀期待就會很快被喚起。
2、 強化朗讀
閱讀,顧名思義,就是看和讀。朗讀是有感情地讀出聲音來。人教版第4冊有篇文章叫《找春天》,讀出喜迎春天的感覺多好。再如人教版第八冊中的《桂林山水》一文通過朗讀感覺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那種沁人心脾的味道。所以,朗讀要加強。怎么加強朗讀呢?要堅持早讀。常言道“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讀就是晨讀。在新鮮的空氣被吸人我們肺部,學生們精神抖擻的時候讀書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角色朗讀是又一種效果較好的朗讀形式。分角色合作朗讀,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小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梢哉f,朗讀才能真正體會漢語的魅力。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這說明朗讀在語文閱讀課堂上至關重要。
3、強化探究閱讀
所謂探究閱讀,是指以小學生為中心倡導自主學習的一種閱讀?!白灾魈骄啃詫W習,是為適應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科學地把握現(xiàn)代學習的本質,以自主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以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的學習活動。從個人的學習活動來看,自主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認識、生活和實踐活動過程中,有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能動性,” 而“以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探究學習?!?可見,探究學習已經(jīng)成為大勢所趨。
4、引導閱讀領悟
閱讀。不光是看和讀,還需要學生們動腦筋。我們教育工作者倡導理論與實踐結合。把課堂學到的東西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理。這不是更好的方法嗎?閱讀完一篇課文后,小學生感到有什么收獲,得到了什么啟示?比如,學生帶來了一篇材料,名為《最后的閱讀》。讓語文課代表朗讀完后請同學們談感想。有人說感受很深。有人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死囚臨刑前把自己的腎臟和存款捐獻給患尿毒癥的女大學生,挽救了她的生命,我們應該寬恕那個死囚犯。—個女生站起來說“愛可以拯救一顆罪惡的心靈?!弊鳛橐幻處?,聽到小學生們的議論紛紛,感到這樣的讀書悟理活動很重要,要堅持下去。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積極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成效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中,通過強化朗讀、探究閱讀與閱讀悟理活動,語文課堂效率提升了,小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興趣增加了,知識面開闊了,知識視野拓展了,小學生的學習樂趣增多了。今后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將在課堂教學模式與實效方面下些功夫,力爭在閱讀教學方式方法與教學效率上進行動態(tài)研究,使小學生更加喜歡閱讀、喜歡語文,從而為后續(xù)語文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潘春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對策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9):165.
[2] 余梅.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與教材的有機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4(5):115.
[3] 韋芳.小學語文教師文本解讀的誤區(qū)、歸因及對策[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4(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