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剛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習方法、抽象思維以及動手能力還沒有形成,因而,教師應從全方位參與實驗,采用各種手段,加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驗,使之通曉實驗過程,主動獲取知識,這有利于培養(yǎng)實驗技能和技巧,培養(yǎng)他們學習物理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
[關鍵字]實驗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操作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使學生獲得理解知識的感性材料,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現(xiàn)象的認識,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和實驗操作技能以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獲得正確的體驗,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1、學生實驗習慣較差 我國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他今后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但對我們農村的學生來說,家長不重視,在小學接觸過的實驗很少,動手的能力差,沒有探究問題的愛好和欲望,因此,教師布置實驗探究任務,學生卻不知道從哪里入手,也不知道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實驗原理是什么,如何去觀察實驗現(xiàn)象,如何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何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等等。學生對實驗很感興趣,但多數(shù)是抱著玩的心態(tài)走進實驗室的。
2、教學時間的不充足
通過物理實驗要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加強演示和學生探究實驗,這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十分有效地途徑,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重要幫助,可以為以后的學習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這樣的教學就需要把學生當做時間的主人,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探究發(fā)現(xiàn),這就要求實驗探究活動必須要有充足的時間作保證。但是在初中階段每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有45 分鐘,而且物理每周只有兩課時,科學探究課雖然才11 節(jié),但是一節(jié)課的內容一般需要3 課時才能完成。這些因素制約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我們該怎樣去面對現(xiàn)實,如何提高探究實驗的效率,適應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重知識的傳授、輕實驗的教學。不少教師習慣將主要精力放在書本知識的傳授上,而對于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卻不予重視。 2教師準備不充分,沒有做好示范。有些教師在備課時,不親自動手試做,不了解實驗操作的全過程,對儀器性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有的教師,用視頻代替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不讓學生動手操作。 教師只注重實驗的數(shù)量,不注重實驗質量。有的學生因受教師重知識、輕實驗操作的影響,在實驗課中,將實驗課的學習當成任務完成,敷衍了事;有的學生因平時教師沒有嚴格要求和正確指導,或未觀察到規(guī)范操作,致使實驗操作能力很差。 班級容量大、難以保證學生人人動手進行實驗,導致有些同學不愿意動手實驗,只看著別的同學實驗。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初中生對那些新奇的物理現(xiàn)象、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演示實驗可以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增強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獲得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在實驗前必須精心準備,確保實驗成功,力求實驗帶有示范性,實驗現(xiàn)象清楚、有趣。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歸納總結。此外對于不同的實驗,還可結合其他觀察方法,比如對比觀察法、反復觀察法和重點觀察法等。最后對觀察到的物理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現(xiàn)條件,要求學生作記錄。還可設計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不失時機的提問學生,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注意整個現(xiàn)象發(fā)生的過程、產生條件和特征等。
例如在電阻的測量實驗時,引導學生把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再次記錄數(shù)據(jù),通過比較得出小燈泡的電阻受溫度的影響,阻值越來越大。
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對比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學生自己可順利得出定值電阻不會隨電壓、電流的變化而變化,而小燈泡卻受溫度的影響。這不僅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學生學會觀察物理實驗現(xiàn)象和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養(yǎng)成勤于觀察的習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
2、突出小組合作學習
初二學生剛學物理知識,對物理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強,并且喜歡動手做實驗,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全員參與,在有限的時間內爭取讓每個成員都能參與,我在上實驗課時,選出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在實驗過程中組長要組織好本組成員實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3、關注身邊小實驗,提高學習興趣
有不少教師認為教材中的“小實驗”是課外知識,與考試無關,因此常被視為可有可無,或被棄之不理。然而這些小實驗卻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貼近生活、直觀明了、便于操作的特點,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發(fā)展智力。
4、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改進實驗
沒有哪一種興趣比成功更有誘惑力。在日常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制自備器材,甚至可以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有物。例如“溫度”一節(jié)中自制溫度計,我讓學生課前利用身邊的器材自制一個溫度計,并提出問題,自制的溫度計如何給溫度計標上刻度?溫度計內的管是越細越好還是越粗越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解決農村學校器材不足的問題。
5、正確看待多媒體技術在物理實驗中的創(chuàng)新
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能以其靈活、生動、形象的圖形和動畫表現(xiàn)形式及強大模擬功能而使物理實驗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宏觀,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引發(fā)興趣,進而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和提高素質,通過人機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多媒體這種優(yōu)勢,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獨具特色。但多媒體模擬實驗無法讓學生感到實驗事實的真實性,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實驗本身,如果不根據(jù)實驗的具體情況過多地用多媒體 “動畫”實驗來替代實際實驗,剝奪學生的實驗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限制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的發(fā)展,所以有條件可以做的實驗我還是讓學生親自去做。
總之教師應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教師要善于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探究,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fā)起學生不理解其中道理不肯罷休的求知欲,努力使物理實驗教學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天地。